正文 第8章(3 / 3)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

在3月這個文明禮貌月,全中國都彌漫著文明禮貌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於各種花朵,你,便是他們中的一分子,相信自己,我們一定能行。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謝謝大家!

3.知榮恥,學做人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知榮恥,學做人》。

我們都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成為祖國的驕傲,成為父母的驕傲!

我們應當學習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悠久曆史文化,我們應當時刻銘記:“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可是,當二十一世紀祖國的花朵綻放的時候,榮恥卻被倒寫著。同學們,看看自己周圍吧,當每次水平測試試卷發下來的時候,多少人為低分歡呼,多少張愚昧無知的麵孔在嘲笑成績優秀的同學。大家再看看,在自己周圍又有多少不思學習,成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的愚昧之徒!

當我們的花朵開放時,很大一批都是黑色的。而當那黑色的花朵開遍祖國花園的那一刻,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將在我們這一代手上成為文化的沙漠,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光輝曆史將在我們這一代身上被埋葬得一幹二淨!

看,這就是未來之星,這就是未來之花!

未來之星的光芒正在渺茫,正在淡無;未來之花的鮮豔正在退去,正在衰敗!

星啊,花啊,那就是我們啊!

讓我們一起動手,鏟除這些黑色的花朵,摘掉那些暗淡的罪惡之星。愚昧無知的他們必將被社會所淘汰,他們最終將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知榮辱,學做人,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紅色的花朵在二十一世紀驕傲的綻放!

謝謝大家!

4.熱愛勞動,爭做知榮明恥優秀少年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熱愛勞動,爭做知榮明恥優秀少年》。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從前,一戶人家有兄弟倆,父母去世後,哥哥隻給了弟弟一把鋤頭,就把弟弟趕出了家門。弟弟拿著鋤頭,來到一座山上,搭了間草棚,開始了辛勤的勞動。哥哥霸占了所有家產,整日遊手好閑、大吃大喝,沒過幾年,就把家產賣光了,成了靠要飯過日子的乞丐。一天,哥哥走到一座山前,看到半山腰有戶人家,便上前敲門,想要點飯充饑。誰知開門的竟是弟弟。哥哥見弟弟生活相當幸福,便問:“你離家時隻拿了把鋤頭,怎麼現在有這麼多家產?是不是爸媽生前給了你很多錢?”弟弟笑著說:“是啊,爸媽給了我兩棵搖錢樹。”哥哥忙問:“搖錢樹?在哪兒?”弟弟伸出手說“這就是——每棵樹上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長芽,隻要不怕勞累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原來弟弟的幸福生活來自於辛勤的勞動。哥哥羞愧地低下了頭。講到這裏,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我要說的是: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我們每一位少先隊員都應牢記“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積極參加勞動,倍加熱愛勞動,爭當知榮明恥、尚榮拒恥的好少年。

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愛勞動、不珍惜勞動的小朋友還真不少:

有的同學在家裏不愛勞動,早上起床後要爺爺奶奶為他擠牙膏,上學放學時要爸爸媽媽給他背書包,吃飯也要長輩給他盛飯端碗,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是名副其實的“寄生蟲”。

有的同學在學校裏也不愛勞動,遇到班級大掃除就往後躲,碰到同學有困難就假裝沒看見,輪到自己有難處,就總想著別人來幫忙,是名副其實的“小懶蟲”。

有的同學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媽媽辛辛苦苦洗幹淨的衣服,穿不了幾天就麵目全非;老師語重心長的教導,也常忘到九霄雲外;同學們剛把教室打掃幹淨,他丟起廢紙來就好比“天女散花”,是名副其實的“小害蟲”。

這些都是好逸惡勞的表現。也許有同學會說,爸爸媽媽說,我的任務是認真學習,沒有時間去勞動;也許有同學會說,我爸爸媽媽能掙很多錢,不需要我勞動。可你們明白嗎,丟掉了勤勞的美德,即使長著漂亮的雙手,也隻能是“行動的矮子”;隻會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而不願勞動,遲早會與我故事中的那位哥哥一樣,淪為生活的低能兒。

從現在就行動起來,用我們的雙手創造屬於我們的生活!

謝謝大家!

5.養成良好習慣,爭當四好少年

尊敬的各位校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年級一班的學生龐大海,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習慣,爭當四好少年》。

在這個生機勃勃、萬物複蘇的季節裏,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爭做“四好少年”活動,這是胡錦濤爺爺在給少先隊的一封信中提到的爭當“四好少年”的要求。胡爺爺的號召,不僅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心,也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愛。他要求少先隊員們人人努力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誓做合格接班人。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這次我校開展爭當“四個好少年”主題活動,全校同學都要積極參加這項活動。爭當“四個好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一個社會群體,團結友愛是它的精髓所在,而優良品德則是這個群體的推動力量。我們在同一片天地讀書,在同一片天地生活!我們作為第一實驗小學的學生,又作為少先隊員,我們必須做出行動。彎下腰,撿起腳下的紙片,拿起布,擦掉牆上的汙跡,擦淨飯桌上的米粒;停住腳,收回踩踏草坪的步伐,拉起摔倒的同學;伸出手,擰緊滴水的龍頭,攙扶蹣跚的老人;張開口,講出溫馨的話語,喊出正義的聲音;站出來,製止不文明的行為,指責不禮貌的舉動。一起建設一個整潔、和諧、美麗的家園!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當今少年要朝氣蓬勃,活潑開朗,文武雙全!每天早晨,操場上總能見到我們奔跑的身影!冬季運動會上,賽出我們高超的水平!為校園,為社會的服務,盡管交給我們吧!健壯的體格與堅強的毅力將永遠屬於我們!

6.隻有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同學們: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們往往重視的隻是外表,而忽略了內心,其實隻有純潔的心靈才是真正的美。

心靈美是一種美德。大哲學家弗朗西斯 培根曾作過這樣一個比喻: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顯美麗。是的,其實每一種美德都是出自善良的內心,它讓人們肅然起敬。無論一個人的形體和容貌是否美,人們都會為他心靈的閃光點而感到自豪。

你瞧!抗洪英雄高建成,在滔滔洪水中與洪魔展開激烈的搏鬥,毫不退縮。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自己卻犧牲了。他雖然沒有動人的外表,然而他有一顆善良的心,有光彩照人的品質,這些又使多少生來就花容月貌,而內心卻肮髒的人們黯然失色。

你看!那平凡的花生,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蘋果、石榴那樣,把鮮紅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它矮矮地長在地上,可它卻用自己的果實默默地為人們奉獻著。這就是美!

你再看!那田裏的捕蟲能手——青蛙,它也沒有迷人的外表,然而它卻任勞任怨為人類服務。這也是美!

正如古人說的“曇花一現”、“人老珠黃”,外表美是容易凋謝的,因此隻有內在美才是永久的。科爾頓說過,美麗的身材可以吸引傾慕者,但是要永遠地吸引他們,需要美麗的靈魂。

記得曾有人這樣說過:“美是純潔的代名詞,是奉獻的代名詞,是創造的代名詞。”然而時至今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繡花枕頭一包草”者仍大有人在,他們就隻有外表上的美,腹中空空,沒有真才實學,隻不過是供人觀賞的花瓶而已。

我曾目睹這樣一幕: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上了一輛公交車,站在一位年輕小姐的座位旁,打量是否有空座位。那位花枝招展的小姐不但不讓座,反而還露出厭惡的神色,嫌棄老人靠髒了她的衣服。這時,一位衣著樸素的姑娘從她身旁站了起來,主動為老人讓座,頓時全車廂的人們都向這位姑娘投去了讚許的目光。看到這一幕,我明白了:心靈之美勝於形體之美。

同學們,讓我們把美麗的形貌與閃光的美德結合為一體,讓美放射出真正的光彩,成為21世紀合格的接班人!

7.美好的心靈,閃光的思想

同學們好: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可貴?有的說珍珠,有的說黃金,這都不對!請聽聽我尋找答案的一段經曆吧!

那還是前年“六一”節前的一天,我們的班主任閔老師領著一位女孩來到我們班裏,她穿著不合體的花褂、灰褲,顯得怯生生的。通過閔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她叫徐雲麗,剛9歲,是我縣北部貧困山區華桂鄉黃泥畈村小學的學生。一年前,她的父親因病去世,可是禍不單行,母親又在一家磚瓦廠做工時,不慎右腳滑進製磚機中軋成殘廢,家裏還有一個剛滿兩歲的妹妹。徐雲麗家裏的不幸引起了全班同學的同情,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讓徐雲麗幸福地生活下去。當天,徐雲麗就換上了新衣服、新鞋襪。從此,我們班的同學與徐雲麗書信往來,相互鼓勵,交流思想。三年來,同學們節約每一分零用錢,源源不斷地供應徐雲麗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開支。

這不,前幾天,我們班又舉行了一次為徐雲麗的捐款活動。媽媽給我八元錢去買涼鞋,我想,我的舊涼鞋還可以穿,我毫不猶豫地把八元錢投進了捐款箱;王康同學那天剛好過生日,把爸爸給他買飲料的五元錢也捐獻了;就連我們班有名的吝嗇鬼王淵,捐款剛開始,他就從書包裏掏出一個泥豬儲蓄罐,“嘩——”地把儲蓄罐砸了,撿起滿滿的一捧硬幣、紙幣,數也沒數就塞進了捐款箱……最後,閔老師數了數同學們捐的錢,哇,579元4角!

第二天,我帶著同學們捐的錢和物,帶著全班同學的情和意去鄉村看望徐雲麗同學。她見了我們,快活得像一隻小鳥。我這次還了解到:徐雲麗家裏的責任田是鄉親們幫著耕種的,她要一邊讀書,一邊照料媽媽和妹妹,做一些必要的家務活。我與她說悄悄話時,她眼神裏充滿了智慧,洋溢著幸福。她說:感謝我們對她的鼓勵和援助,她是鄉裏參加市語數聯賽的選手,她要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在今年的市語數競賽中用優異的成績報答我們。

她還邀請我,長大後到她們鄉村小學去和她一起當一名好老師哩!臨走時,她搬出一隻木箱子說:“聽說你們班辦起了圖書角,書沒地方收撿,這隻箱子就帶回去裝圖書吧。還有箱子裏的土豆和黃瓜,是我自己種的,帶回去你們嚐嚐吧!”

此時,我的聲音哽咽,視線模糊,但我又仿佛看到,看到了若幹年後,徐雲麗站在講台上,向孩子們奉獻著情和愛哩!我感受到,感受到了我們周圍生活的人們是多麼的高尚,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美好!我深深地懂得,懂得世界上最可貴的是人們美好的心靈,是人們閃光的思想!

8.用文明禮貌促進社會進步

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文明禮貌促進社會進步》。

如果我問同學們:“文明禮貌究竟是什麼?”或許有的同學會說,那是在得到別人幫助時說一聲“謝謝”,在打擾別人工作時說一聲“對不起”。然而,我認為,文明禮貌決不僅僅是這一聲“謝謝”、“對不起”,更應該包括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熱愛集體,關心社會。

對個人,文明禮貌反映著一個人的素質;對集體,文明禮貌程度意味著集體的凝聚力;對社會,文明禮貌更體現著社會的進步。

同學們不難體會,每天早晨當你背著書包走進教室,聽到同學的一聲問“早”,看見同桌的一個微笑,僅僅這一聲問候、一個微笑,或許能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同時,潛移默化中,你會更加熱愛關心這個班集體,如果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形成的凝聚力量必將促使我們在德智體各方麵共同進步。

不僅如此,文明禮貌更直接或間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社會是人與人相互聯係的紐帶,社會財富靠的是人們的創造,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更需要人與人的溝通、協作,講文明、講禮貌正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必不可少的條件,文明禮貌將人與人拉得更近。

十月初,天氣轉冷,下起了大雨。在雨中,南京近30家商場的營業員熱情地向未帶傘的行人送出了一把又一把文明傘。雖然天氣寒冷,可南京人的心頭卻因此溫暖了許多。很多借傘的外地人,他們意識到改革中的南京不僅高樓多了,馬路寬了,人的心靈也更美了,這送傘本身不正體現著社會主義社會之美嗎?

社會由人組成,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努力。作為學生,我們在學校注重講文明講禮貌,更應該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不光要說“老師您好”、“老師再見”,難道不包括認真聽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嗎?這樣,我們將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強的本領,從而在將來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我們是未來的主人,讓我們從小、從現在做起,講文明、講禮貌,在不久的將來,讓社會大家庭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