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車,老遠就看見了門兩側的大紅囍字。
大伯把我們領進一間房子,我仔細數了數,這間房子裏擺了六桌酒席,屋子裏擁擠不堪。我和媽媽到了樓上,誰知樓上更是水泄不通。瞎,怎麼不擠呢,樓上擺了十桌酒席呢!“啪啪啪……”樓下響起了爆竹聲,有人喊了一聲,“新娘子來啦!”我拉著媽媽跑下樓。隻見新娘子從一輛紅色豪華型小轎車裏走下來她穿著一身紅呢子套裙,嘴上塗著鮮紅的唇膏,胸前的金項鏈、耳垂上的金耳環閃閃發光,一雙高跟鞋踏得地板噔噔響。她身旁走的是大哥,大哥身穿白麵料西服,係著真絲領帶,手上戴著金戒指,腳穿一雙黑得發亮的皮鞋。真是一對漂亮的新婚夫婦啊!
大哥招呼人們去就餐,頃刻間,上了十四菜一湯,本來很大的桌子突然變小了,盤子擺放了兩層。我吃著這可口的飯菜,心想:這美味佳肴出自哪位高手呢?後來,才知道是按每人每天50元的高薪聘請的兩名二級廚師。
吃完飯,我們又去看新房。新房裏簇絨地毯、大吊燈,金碧輝煌,組合家具、彩電、冰箱、洗衣機、錄放機、高級席夢思,應有盡有。我不禁驚歎道:“哎呀,我的媽呀,這要花多少錢哪!要是全國每對新婚夫婦的婚禮都辦成這樣,那要浪費多少財富呀!”
等我們再到客廳時,客人已經走光了,我們便幫著收拾碗筷。擦桌子時,我發現盤子裏剩了很多菜,有的菜甚至一口也沒吃,多可惜呀!我又來到廚房,不由得大吃一驚,剩下的菜足有三大盆。聽大媽說,這次婚禮共花去了兩萬多元,還欠下了幾千元錢的債。我想:國家曾三令五申,不許大操大辦婚喪嫁娶這類事,大操大辦既害國,又誤民,可現在還有人鋪張揮霍……
回家的路上,婚禮時酒席宴上的情景時時浮現在眼前。我想:現在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怎能盲目地追求高消費呢?我們要把富日子當窮日子過,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謝謝大家!
10.我們的熱點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們的熱點》。
如今上海灘上刮起的“旋風”一陣比一陣猛,從“追星族”一直到“股票熱”。就連我們小學生也難免會卷入“旋風”。
幾個月前,電視台播放的日本動畫片《聖鬥土星矢》占據了我們熱點的最高峰。別說男同學下課後會忍不住模仿片中的動作露一手,就是在女同學中也留下了講不完的美好話題。
不久,“幸運星”熱又替代了“星矢”、“紫龍”、“冰河”。它是在台灣影片《幸運星》和香港電視連續劇《義不容情》中伴著浪漫的故事情節而來的。一條亮晶晶的包裝帶,經過女孩子們靈巧的手三折兩彎,就成了一隻小巧玲瓏的幸運星。有一次爸爸坐飛機去大連出差,我挑了一顆最大的幸運星悄悄放進他的包裏…爸爸回家後告訴我:飛機歸來途中遇到氣流,不過很快就脫險了。沒準兒是幸運星起了作用呢!從此,幸運星在我的心裏有了一種特殊的魅力。
現在,同學們又加入了“發燒友”的行列。你隻要一提周慧敏、郭富城、張學友,他們就能眉飛色舞地從身高、體重、年齡到最喜愛的飾物,從出生年月到出道年份,滔滔不絕地說出一大串兒來。就說我姐姐吧,為了見到心目中的偶像,不惜用壓歲錢買價值幾百元的演唱會入場券,然後從浦東趕到萬人體育運動館,享受一下那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感覺……回來還連聲說:“值得!值得!”
那麼,下一個等待著我們的熱點又會是什麼樣呢?風刮來是會刮走的,我們不應沉迷在熱點之中,應該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東西,來充實自己的生活,不要因為那些“熱點”而忘了——我們的主旋律仍然是學習。這才是一種對熱點現象可取的態度。
謝謝大家!
四熱愛科學
1.我為什麼熱愛科學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有幸站在學科學動員會的講台上。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為什麼熱愛科學》。
我熱愛科學,首先因為我熱愛真理。世上探索真理的途徑有許多,科學之路是其中讓我信服的一個。科學的方法嚴謹完備,理論科學自有嚴格的邏輯框架,實驗科學也對各種現象有著精確的定義。科學講究客觀,推導總結出來的各種定理規律在一定範圍內廣泛的、重複的適用。科學公正無私,任何做科學的人休想欺訛瞞騙,投機取巧。
我熱愛科學,還因為科學對人類社會貢獻巨大。橫觀當今世界,可以說人類生活處處受益於科學。沒有科學,我們不能日行千裏;沒有科學,我們不能眼觀世界;沒有科學,我們不知道星星為什麼發光;沒有科學,我們不知道花朵為什麼凋謝。科學今日能夠造福於人,是數不清的致力科學研究的前輩畢生辛勤的結果。我願意做一顆科學的鋪路石,為發展科學貢獻出我自己的力量。
我熱愛科學,也因為科學具有極強的挑戰性。現代科學越研究越深,越研究越細,各種學科之間交叉交流也日益廣泛。要想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必須有淵博的知識、敏捷的頭腦、冷靜的態度,這就對科學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天生愛曆險,愛接受挑戰,自然也愛科學對我的挑戰。
我這樣深深的熱愛著科學。正是我對科學,和對其它一些美好事物的熱愛,讓我知道,在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上,我是一個幸福的人。
謝謝大家!
2.做熱愛科學的新一代
同學們:
大家好!
當你們看著可愛的動畫片,玩著迷人的電腦遊戲,坐上快速的列車,接聽著越洋電話的時候……你可曾意識到科學的力量,科學不僅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翻開20世紀的壯麗篇章,我們發現人類在這百年中不僅經曆了血與火的洗禮,更創造了無數科學奇跡。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虛構,當時讓人不可思議,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飛機、遠射程炮等,在20世紀都一一成為現實。在21世紀的今天,高科技更是無處不在。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新世紀,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呢?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隻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於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參加科技“五小”比賽、閱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虛擬的足球賽,高科技信息的傳送等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現象,激起了我探索科學的願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
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可視電視、電腦上網、心髒起搏器,已經不算新鮮了。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裏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不久的一天,也許就在你的餐桌上,會出現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同學們,我們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小學生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在課餘多閱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無論是美國的挑戰者號爆炸,還是全球計算機病毒的升級,從來都不能阻止人類的科技進步。“知識就是力量”,培根這句膾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勵了多少渴求知識的人。如今,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
謝謝大家。
3.熱愛祖國熱愛科學
大家好:
我是五(6)班的陳婉儀,我這次演講的題目是——《熱愛祖國熱愛科學》。
同學們,當你們聽到耳邊響起的莊嚴國歌,當你瞻仰著飄揚上空的五星國旗,你想起什麼?你的心頭是否和我一樣湧起了對祖國的壯誌豪情。
我們從呱呱落地起,似乎都產生了一個信念,那信念——就是愛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喝著黃河水,踏著黃土地,說著中國話,我們不允許任何人損害祖國的利益,侮辱國家的尊嚴。我們熱愛祖國,熱愛這一身黃皮膚,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熟讀八榮八恥,我們熱愛這個如日中天、沸騰向上的祖國。
隻是空有一腔愛國情懷是不夠的,這是一個科學發達的時代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隻有不斷開拓創新,隻有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將來投身科學,為祖國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才能使我們祖國強大起來,才能使我們祖國不再受欺淩。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棟梁,中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是最好,但我們會盡力做到更好。
鄧小平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為我們祖國的插上了翅膀。毛澤東主席曾對青年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句話,飽含了長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如果說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那麼,我們就應該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
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我們能有今時今日的幸福生活,全靠前人的努力耕耘。古有詩人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現有毛主席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風流人物數當代,大好春光看今朝。我們要發憤圖強,為國爭光,成為第二個“貝多芬”“愛迪生”,隻要努力,我相信,新一代“諾貝爾獎”一定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囊中之物。
美國前總統曾告誡過他的子民:“你們要問的不是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你能為國家做什麼。”我們無時無刻不索取著祖國的資源,享受著祖國的福利,而隻要我們做好自己的那份職責,就是在愛祖國。愛國並不難,並非一定要為國拋頭顱,灑熱血。從小事做起,更能體現我們對祖國的熱愛。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4.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各位教師,全體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科學是人們奮鬥的高峰!”的確,“科學”這兩個字雖然平凡、渺小,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卻是頭等重要的。可有人對科學卻視而不見,寧願相信鬼神,相信謠言。其實,像“法輪功”組織以及近期出現的一些謠言,這些都是邪教組織或迷信活動,都是妖言惑眾,捉弄人們的把戲,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堅決反對。如今,我們有這麼美滿的生活,都是靠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黨的執政領導有方,不是靠神仙而獲得的。如果神仙有用,我們還需要如此努力地去奮鬥嗎?
我們應該牢記:迷信是毒害人們心靈的鴉片,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屠刀,相信迷信是愚昧無知的表現。“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才。”知識是我們的力量,科學是消毀迷信最好的武器。我們應該學好知識,用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堅決反對迷信,堅決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我們隻有發憤學習,相信科學,長大後才能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讓我們共同努力,緊踏科學的步伐,走向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