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族研究概述
家族一直是人類學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成果。日本滿鐵對華北宗族進行調查與研究並出版《中國農民慣行調查》一書。隨後,許多學者利用《慣行調查》的資料,寫出一些較有影響的著作。如黃宗智的《華北的小農經濟和社會變遷》,該書指出,在華北的村落中,族政和村政是分離的,但村政的建立,又離不開各族的支持;杜讚奇的《文化、權力與國家》,從文化、權力與國家的視角,探討村落中的各種社會關係與權力的文化網絡,進而闡明村落與國家的關係。
此外,弗裏德曼關於中國人的宗族組織問題研究留下兩部主要著作,即《東南部中國的宗族組織》和《中國的宗族與社會:福建與廣東》。弗裏德曼認為,“構成漢人傳統社會的基層單位就是地域化宗族”。“他根據曆史文獻及田野報告勾畫出東南地區特別是廣東、福建兩省宗族組織的基本特征,試圖通過對地域化宗族組織的結構認識,重構漢人傳統社會的構成法則”。英國人類學家埃文思·普裏查德在蘇丹努爾人的研究中發現了宗族組織,出版了《努爾人》,最終形成了世係理論。
中國學者對家族的研究也是碩果累累。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從家開始推及到社會經濟生活等許多方麵,最後“將以家為基礎的社會結構,和以家為基礎的各種經濟關係,在土地上結合了起來”。他的《生育製度》是關於家及世代關係的論著,通過研究,他道出了人類社會的生物性與社會性的關係。鄭振滿在《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一書中考察了明清時期福建的家族組織,從血緣關係、地緣關係和利益關係的角度將明清時期福建的家族組織劃分為繼承式宗族組織、合同式宗族組織等三種類型。
徐揚傑在《宋明家族製度史》一書中指出,自宋明以來,家族是在中國社會中起決定作用的製度體係。宋以後的近代家族的主要特點是提倡敬宗收族,其辦法一是建祠堂,二是置族田。祠堂用以敬宗,族田用以收族。祠堂從精神上、族田從物質上團聚宗族,形成聚族而居的家族組織,達到收族的目的。麻國慶的《家與中國社會結構》以家為出發點,來討論家與中國社會結構的關係。認為“家庭—分家—(宗)族—姓”這一序列是以血緣和姻親為主線發展出的生活組織單位,“家戶—村—鄉鎮—城市—都會—經濟區域……”這一序列卻是以戶作為生活單位,而延伸出來的地緣組織。而且這兩者之間在村落上,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互補的,有時甚至是一體的。
呂紅平在《農村家族問題與現代化》一書中探討農村家族問題與現代化進程的關係,認為家族作為傳統農業社會的一種非正式社會組織,曾一度幾近消失,但近年來又在不少農村地區有所複活。家族雖在某些方麵滿足農民的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許多社會問題,阻礙農村現代化的進程。進而認為農村家族及其家族文化在農村現代化過程中必然趨於消亡。周大鳴等著的《當代華南的宗族與社會》一書中則認為,宗族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社會組織,並不會因為經濟的現代化或變遷而消亡。並堅持認為,現代化決非意味著與傳統的全麵決裂、另起爐灶。
王銘銘的《溪村家族——社區史、儀式與地方政治》是他的三篇著述——《社區的曆程》、《現代場景中的靈驗“遺產”》和《地方政治與傳統的再創造》的合編,從不同側麵透視一個村莊的社區史,在繼承中反思漢學人類學宗族理論的“東南模式”。此外,還有陳其南的《家族與中國社會》,馮爾康的《中國宗族社會》,黃成康主編的《中國的家法族規》等等相關著作,在此不再一一予以介紹。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將采用民族誌的研究方法,對大化縣流水鄉流水村定皇屯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從2003年11月至今,本人已先後在當地進行為期近4個月的田野調查,並收集了大量的相關材料。作為一種研究方法,“民族誌是這樣的一種研究過程:首先,人類學者周密地觀察、記錄、參與異文化的日常生活,他們從事的這些活動被稱為‘田野工作’(實地工作),他們的方法也被稱為‘田野工作方法’。完成田野工作之後,人類學者以詳盡的筆調描述、說明所觀察到的現象和文化,他們的描述成為學者和其他讀者據以了解人類學者的田野工作過程、異文化的情況以及民族誌工作者的個人反省和理論觀點的途徑。”同時本文還將采用人類學的功能主義、象征人類學等理論和方法來進行研究。
四、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省中部偏西的紅水河中遊,東鄰都安瑤族自治縣,西界巴馬瑤族自治縣,南接馬山縣、平果縣,北連河池市、東蘭縣。縣人民政府駐地大化鎮,距首府南寧市135公裏。該縣轄3鎮16鄉,麵積2753平方公裏,人口41萬多人。有漢、壯、瑤、苗、回、毛南、仫佬等民族。這裏地處都陽山脈南端,群山連綿,山與山之間合圍形成的小穀地不計其數,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山區地貌。這裏石山、河穀眾多,耕地較少,當地人形容為“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幹旱少雨,年均氣溫20攝氏度,氣候溫和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工業較落後,僅在大化建縣後,才開始建成兩個水泥廠和一個鋁材廠。農業以糧食種植為主,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薯、木薯等。特產有木瓜、桐油、板栗、山羊等。玉米一般一年兩季,水稻一年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