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東指導老師:張有雋教授
(第一部分)緒論
一、選題原因
20世紀末期,筆者曾經在廣西南寧市旅遊行業工作過幾年,主要是從事旅行社業務這一方麵。由於當時南寧市旅遊業獨特行業特點,因此筆者經常有機會帶團到國內一些地方去旅遊。
眾所周知,20世紀末期,正是我國旅遊產業發展呈現“爆炸”式增長時期,著名的全國旅遊假日“黃金周”就是在那個時期應運而生的,直到今天,旅遊假日“黃金周”還是在深深影響著國人的生活。不過可能出於自己的審美情趣,我卻對那個時期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大批湧現的少數民族旅遊產生了濃厚興趣,其實不單單是我,我發現自己接觸到的不少全國各地的遊客們,他們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對那些異民族、異文化的旅遊十分感興趣。直到現在,我學習人類學以後,我才知道我們這種興趣愛好在旅遊人類學裏常常被稱為“通過儀式”或“過渡儀式”。
遺憾的是,隨著“通過儀式”的反複,“審美疲勞”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那時我就感覺到,我去那麼多地方、看那麼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展示,怎麼雷同的有那麼多,有的甚至從內容到形式都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覺,難道各個少數民族“原汁原味”的文化無一例外都是終日那麼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過日子嗎?都是那麼載歌載舞、熱情好客的娛樂客人嗎?在接下來與各地旅遊同行們的交流中,卻得到不同回答。由於大家都是圈內人,所以他們大都直截了當告訴我:這些不少所謂“原生態”少數民族文化展示,不能說是全部、但至少有相當部分是不真實的,很多都是專門編排出來娛樂客人的,主要就是為讓客人高興,至於原來意思是不是真的,那就沒有人去關心了。
後來,隨著我對人類學學習的逐步深入,我開始對這個一直縈繞在腦海中的問題有了某些人類學式的解讀。我把這個想法向我的導師張有雋教授說了以後,他認為我有從事旅遊行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對這方麵情況比較熟悉,應該可以試一試;同時,他也就如何開展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並為我準備了有關研究書籍,這使我一開始就能從一個比較高的人類學理論層次、一個更開闊的田野工作視野、一個比較全麵的思考角度去認識和理解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在人類學眼中,就是旅遊表述與真實性問題。在旅遊中表述與真實性,一直以來在旅遊學和人類學中都是一個重要問題。從目前研究情況看,國外旅遊人類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還有待於與中國這個最大新興旅遊國家的旅遊發展相結合;國內則由於旅遊行業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很多問題還未充分顯現,一些矛盾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所以有關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因此對於我個人而言,如果我能從人類學特別是旅遊人類學有關理論出發,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應該有更多拓展和深入的空間。
二、學術史回顧
人類學指出:旅遊行為本身,無論其產生基礎、產生過程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等,它都首先表現為是一種文化的實踐活動,在本質上是一種文化的產物。旅遊人類學家丹尼遜·納什指出:“人類學用‘文化’一詞來說明人類群體或社會的一切行為。如旅遊活動之類的行為,並不是發生在真空中,也不是相互之間毫無聯係,而是包含了多少已經合為一體的許多體係。”旅遊人類學更進一步指出:旅遊,首先是人類的行為,是在人類社會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事物,如果追溯其產生和發展過程,可以說它有著十分悠久而漫長的曆史。但是,它又絕對不是與人類社會與生俱來、同時產生的,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雖然在旅遊的有關研究中,這個發展階段通常都以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這一唯物主義思維方式為其內在評價標準,但在人類學範式裏,它更願意把旅遊活動看成是人類社會不同的文化接觸和與之相關的各種文化變遷。
(一)人類學與旅遊
19世紀,現代意義上的旅遊行為首先開始在西方出現。西方產業革命的結果使社會生產力獲得空前發展,同時它也促進人口的大量流動,促進城市化興起和工業化擴展。在這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中,一大批新興資產階級開始湧現,他們擁有了旅遊行為所必需的時間和金錢,在此基礎上,旅遊活動由原來舊時少數皇宮貴族、大地主階級、大資本家等特權階級的享樂行為,發展為社會消費的一種特定需要。旅遊人類學家丹尼遜·納什指出:“盡管在一些特別地方有不同看法,但旅遊人類學都把遊客產生看做是現代社會的產物。這就意味著,在做比較研究和探索旅遊起源時,大量前工業化社會現象將被排除在外。”
“目前國外普遍認可的、最早見之於記載的旅遊研究文獻,是1899年意大利政府統計局博迪奧(Bodio)發表在雜誌上的《外國人在意大利的移動及其花費的金錢》一文,這種旅遊現象數學統計方麵的研究,反映了早期對旅遊現象的認識目的在於取得經濟利益需要。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是1927年,意大利羅馬大學講師馬裏奧帝(Mariotti)出版了以《旅遊經濟講義》為書名的旅遊專著,首次從經濟學角度對旅遊現象作了係統剖析和論證,他從旅遊活動的形態、結構和活動影響的研究中,得出了一個結論:認為旅遊活動是屬於經濟性質的一種社會現象。”二戰後,一些重要社會學科如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以及後來的環境學和生態學等學科的學者才逐漸參與旅遊領域研究,這種新的綜合研究發展,動搖了早期經濟利益追求在旅遊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同時也根本改變旅遊研究以經濟學為主的研究方向,出現了旅遊研究跨學科綜合發展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