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民族旅遊中文化的表述及真實性問題——龍勝細門紅瑤旅遊的發展(4)(3 / 3)

三、紅瑤文化的旅遊表述

(一)“舞台”的參與者之一——當地導遊

在這裏,我把表述的組成人員範圍包括了導遊。因為在事實上,就中國目前的旅遊市場來說,絕大部分的遊客在整個異地旅遊過程當中,他們接觸得最多的就是當地的導遊。因此無論當地政府或其他相關部門如何努力去推介、如何大力去宣傳當地的旅遊優勢,最終都隻有通過導遊的努力才能產生效果。所以中國旅遊業有句老話:“導遊是旅遊業的窗口。”但是,和以前不同,現在的導遊已經不屬於前麵所說的權力機構,從旅遊市場來說,大部分導遊的生存將取決於他們帶團時表現的好壞,一句話,他們對遊客的依賴程度更大,這就迫使他們在旅遊表述中尋找更大的發揮空間以謀求自己的利益。

筆者由於工作需要而跟隨了龍勝幾家旅行社的不同導遊的團,聽了他們關於紅瑤民族文化旅遊的有關表述,雖然形式上各有特色,但基本內容都差不多,因為都是縣旅遊局統一培訓出來的。

從龍勝縣城到細門紅瑤民俗旅遊點的公裏數並不是很長,但因為是山區公路,所以旅遊車一般要走40分鍾左右,在這點時間裏,當地導遊一般是講大半左右的時間,另一些時間是讓那些不適應山區路況的遊客休息。當地導遊在對遊客進行紅瑤民族文化的表述時,顯然極為具有現階段中國民族文化旅遊的共同特色,即盡量從遊客的角度出發來迎合滿足他們的諸如休閑、娛樂、享受甚至好奇、放縱等的旅遊心態,用許多遊客的話來說就是:“出來就是要玩的,圖個高興,來這裏就是要看看紅瑤奇特在哪裏。”用當地導遊的話來說就是:“隻要遊客高興就行了。”如果單純從旅遊的供需特點來看,無可厚非。這樣,當地導遊在表述紅瑤民族文化時,就會相應的集中在幾個比較“吸引”遊客的賣點上,一是紅瑤婦女“神秘”的長發,二是紅瑤男女情歌對唱,三是紅瑤的“爬竿”習俗。

頭發作為人體外在生理特征的一部分,卻在人類文化中具有相當特殊的內涵,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旅遊業內人士正是緊緊抓住頭發尤其對現代女性構成的另類社會符號象征,利用這種象征對女性所具有的很大吸引力,使紅瑤婦女一頭從小到大烏黑亮麗的長發成為吸引女性遊客的最大“賣點”。基本上,當地導遊對紅瑤婦女頭發的介紹是真實的,如紅瑤婦女一生隻剪一次頭發,一般是在16歲左右,而且頭發還要保存下來作為以後盤頭發用;她們用發酵了的洗米水洗頭發;從盤頭發的式樣中可以看出是已婚還是未婚婦女等。但更真實卻又遺憾的是,現在紅瑤年輕一點的女性已經沒有她們母輩的那種耐心和對傳統的敬畏,“留長頭發很麻煩,出去做點什麼工都不方便”,這是她們比較一致的看法,因此留長發的現在已經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是盤頭發了。細門寨的婦女當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她們隻是在表演的時候巧妙的用一個頭箍頂在頭上,反正外麵要包布,有個形狀就行了,而關於這樣的變化,導遊們是肯定不會說的,雖然他們都知道。

當地導遊對紅瑤男女情歌對唱的表述,聽上去更像是專門用來娛樂男性遊客,當然也為同時接下來的景點參觀做一個鋪墊,調動起男性遊客的胃口。他(她)們基本上都會把男女情歌對唱說成是一種主要是在青年男女中進行的,以調情、放縱為特點,單純以縱樂為主要目的活動,而其他方麵的情況就基本不說,這並不是他們不了解,“其他的說多了客人也不懂,他們也不感興趣,”一些導遊告訴我。雖然情歌對唱不是紅瑤所獨有的,更不是全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筆者在細門寨期間沒有看見有哪個遊客對此有更進一步的關心或疑問,因為在他們看來,紅瑤男女情歌對唱的本身就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所以大部分的男性遊客都會對這個節目樂此不疲,甚至不怕洋相百出。

至於當地導遊對紅瑤“爬竿”習俗的說法則更是充滿了歪曲,完全就把當前中國旅遊市場還僅僅隻是停留在初級休閑娛樂階段的、必然會表現出來的一些不健康特征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如當地導遊常常會把“爬竿”說成是紅瑤所獨有的古老習俗,並有意無意地暗示紅瑤在“某些”方麵就是開放,就是與眾不同;更可笑的是,他們還經常把這個說成是現在還在進行的風俗等。筆者常常會看到一車本來已經昏昏欲睡的遊客,聽到這麼一說就來精神了,一路的笑聲不斷,一車都精神煥發。雖然真實生活中的“爬竿”根本就不像遊客們以現代思維所想象出的那麼簡單、隨意、充滿浪漫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