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時間裏,當地導遊的這些表述都已經足夠了。對於來自全國各地各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教育水平的遊客而言,隻要他們在龍勝感到有趣、高興,那就夠了,形式遠遠重要於內容,我們還能要求他們什麼呢,我們不可能會奢望他們在短時間內就能超越自我;而我們對導遊行業服務的要求不也就是要讓客人滿意嗎?
(二)“舞台”的參與者之二——細門寨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有句古話:眼見為實。這本是兩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話,但在細門紅瑤寨民族文化旅遊表述中,這兩個意思卻能高度協調而且彼此融合在一起,並體現出遊客這一邊追求真實和紅瑤那一邊展現文化浪漫的很好互動。
細門紅瑤寨正是以這麼一個熱情的“舞台的真實”來迎接遊客。在他們40分鍾左右的民族文化表述中,遊客們看到的紅瑤傳統民族文化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不真實的,有些是借用別的民族的,有些幹脆就是杜撰的。因為畢竟有些節目還是可以從紅瑤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蛛絲馬跡,雖然有的顯得離譜,有的甚至是歪曲;但可以肯定,這個舞台已經把遊客與紅瑤真實的生活隔離開了。
令人遺憾,造成這種隔離的恰恰是遊客自身。正是他們旅遊的動機、心態、行為舉止、思想觀念、審美水平等,才使深諳此道的旅遊業內人士得以運用完全市場化的理論觀念和營銷技巧,為他們精心搭建了這樣的舞台,並恰當的讓這些被遊客們認為“落後”得可以、“原始”得原汁原味的當地紅瑤群眾作為演員,來完成市場中基本的價值交換。他們慣用的手法出奇的簡單,一是營造神秘感,二是巧妙運用中國人的一項優良傳統,即“入鄉隨俗”和“客隨主便”,如此嫻熟的營銷理論和技巧的運用,遊客當然是看不出的。但是,他們又“真實”滿足了遊客們到此一遊的願望,即看到紅瑤的“原生態”。
(三)表述過程
我們還是以細門寨一個完整的紅瑤民族文化表演過程來進行說明吧。這個從頭到尾的程序是:迎客鼓,參觀紅瑤半邊樓,品油茶,聽山歌,情歌對唱,長發展示,紅瑤服裝展示,背新娘(按紅印),民族團結舞,送客酒(攔門酒)。
遊客們是在紅瑤男子裝束的五六個人的敲鑼打鼓聲中被迎接進寨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開頭就不真實,因為根據筆者在細門寨的觀察,當地紅瑤群眾隻是在喪葬、抬狗遊寨這兩種情況下才敲鑼打鼓,而一般的迎來送往,對於閉塞、膽小、怕生、含蓄的紅瑤而言就不可能打。不過這種敲鑼打鼓形式卻可以使遊客產生極大的新鮮感和心理上的很大滿足,也會使他們在下麵活動中有被尊重,甚至被崇敬的感覺,這個感覺將伴隨著整個參觀過程。當然這些都是事先設計好、應該產生的效果。
進寨後的遊客就會被引導去參觀紅瑤半邊樓,隻是基本僅限於全寨最大最好那一家,接下來的表演也會在這家。這時不少男性遊客就紛紛上樓去看“爬竿”的房間,不過他們看到的是經過旅遊公司專門針對遊客的興趣而精心設計、體現當地紅瑤少女特色的房間,可惜這種房間平常不大有人住。
看了半邊樓以後,遊客們就會在導遊和紅瑤婦女的安排下在大房間裏排排坐好,這時就會有紅瑤婦女端上油茶。油茶是每個客人一小碗,細門寨裏油茶製作認真規範,不然細門也不會有這麼好的口碑,不少客人這時會每人自動放上一兩元甚至三四元在茶盤裏,導遊在車上說紅瑤傳統上是以油茶待客,這是真的。不過,給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當然也不是真的。
在客人喝油茶的同時,大約七八個紅瑤青年婦女就會盛裝打扮的來到屋裏,她們這套“工作服”包括頭巾、紅瑤女服、藍白相間的裙子、黑色腳布,都是由縣旅遊公司統一設計製作,全部是機織,自己還要出200元左右。前麵提到那些專門敲鑼打鼓的男人們的衣服也一樣,隻不過他們的要便宜,因為僅僅是一件黑色上衣。“如果不統一,各人做各人的樣子,有做得好,有做得差,那客人會怎麼看”,縣旅遊公司的人說。雖然參加表演的她們不少人已經是經過幾年的鍛煉,但在她們臉上依然可看出初見生人時自然表露出的羞澀和忸怩,隻是這隻持續幾分鍾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剛開始的時候才好笑呃,站也不會站,頭也不敢抬。”縣旅遊公司教她們歌舞的一位同誌介紹。這些紅瑤婦女在客人喝油茶的同時會齊唱幾首山歌:“東也來來西也來,歡迎貴客到瑤家來,貴客進門請坐下,敢問貴客從哪方來?”她們用紅瑤話唱,目的就是要讓遊客聽不懂,好為後麵表演營造某種氣氛。“這些歌都是她們自己創作,因為她們本身就有唱歌的習慣,一點就會。”縣文化局的一位同誌說。但她們另一個真實目的是接下來要引出男性遊客參與上來的“情歌對唱”,因為按照她們所說,這是客人進寨的“規矩”,要“入鄉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