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森是一個意誌堅強的探險家,這次失敗反而更堅定了他飛越北極的信心。1926年,阿蒙森和意大利的諾比烈及美國的埃斯烏塞乘坐“挪威”號飛艇又一次飛向北極。他們和嚴寒、大風、濃霧、冰雪搏鬥了70個小時,飛行3200千米,終於越過北極點,在北美阿拉斯加的小城泰勒著陸,從而開辟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短的空中通道,這也是人類第一次飛越北極點的上空。
這次飛行的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依賴先進的科技成果,他們在飛行中應用了無線電報和航空羅盤等先進的儀器。
1928年,意大利探險家諾比烈率領一支16人的考察隊,準備對北極的地磁、重力、海深等進行科學考察與研究。他們乘坐一艘龐大的“意大利”號飛艇,於5月24日到達北極上空,不巧碰上大風,飛艇徘徊了近2個小時無法著陸。濃霧和大風使飛艇迷失了方向。更嚴重的是,飛艇的外殼幵始結冰,越積越厚,最終導致飛艇撞到一座冰峰上。10個人摔到了冰地上,受傷的飛艇帶著6人向東飄去,消失在濃霧之中。摔到地麵的10個人中,1名機械師被發動機壓死,艇長諾比烈和駕駛員受了重傷。他們立刻用改裝的無線電台發出呼救信號。直到第9天,蘇聯西北部阿爾罕格爾斯克林區的中學生什米特,用自製的無線電台收到了探險隊的呼救信號。什米特馬上用加急電報向莫斯科報告了這個消息。消息立刻傳遍了全世界。阿蒙森這位昔日諾比烈的戰友,亳不猶豫地駕機去營救。但這一去便永遠沒再回來。幾個月後,人們在挪威西北部發現了阿蒙森乘坐的飛機的殘骸,卻無法找到阿蒙森的遺體。阿蒙森把生命獻給了偉大的極地探險事業。
最後要說一下,諾比烈等9名探險隊員,被好幾個國家派出的救援船隻和飛機救了出來。
第一個證明北極是海洋的探險家南森
1896年6月17曰,乘狗拉雪橇正在荒無人煙的弗朗斯?約瑟夫島考察的英國探險隊隊長弗雷德裏克?傑克遜,突然看見一個衣衫襤褸、渾身肮髒、滿頭長發、操著一口熟練英語,似人非人的家夥,從一座冰丘後麵邊喊邊朝他蹣跚地走來。當時他著實地吃了一驚,以為遇到什麼怪物了。過了好一陣子,他才夢般地認出站在眼前的是個人,而且是他幾年前在英國見過的人類首次穿越格陵蘭冰蓋的那個青年——當時著名的挪威探險家弗裏德喬夫?南森。
南森怎麼會落難到這步田地呢?原來,南森於1888年8?9月乘狗拉雪橇橫穿格陵蘭冰蓋回來後,一條新聞使他頓幵茅塞。該新聞說,人們從格陵蘭島東岸打撈了一些船的殘骸,經鑒定,它是7年前即1881年在西伯利亞東海岸外被冰撞毀的美國船“珍妮”號。南森想,既然西伯利亞東岸遇難的船隻能在若幹年後漂流到格陵蘭東岸,那就說明北極冰層下一定是未凍結的海洋,而且這個海洋還存在一股海流,它從西伯利亞東岸穿過北極點,流向格陵蘭東岸。於是,一個大膽的奇想在南森的腦子裏產生了,他計劃把船封凍在浮冰裏,讓它隨冰漂流到北極點,最後抵達格陵蘭島東岸。
南森的這一創舉令許多探險家費解,有的說“太冒險,他不可能活著回來”,甚至說他“瘋了”。但這些都沒有動搖南森隨冰漂流的決心。為了使探險船不致被浮冰擠壓撞毀,南森特地設計製造了一艘長38米,雙尾,三桅縱帆,無龍骨,底呈半圓形,外包鐵皮加固的探險船,它可載12人及夠用5年的燃油和食品,取名“弗拉姆”號。1893年6月24日,南森率隊乘“弗拉姆”號從奧斯陸啟航,穿過尤戈爾海峽,駛人喀拉海,繞過亞馬爾半島,徑直駛向切留斯金角。8月18日,在右舷發現2個島,他用船長和船員的名字分別命名為斯弗德魯普島和斯科特?岡塞納群島。8月29曰,又發現許多大大小小的一群島鏈,南森把它命名為諾登舍爾德群島。然而,向東行進的航道很快被海冰擋住,“弗拉姆”號在大雪紛飛和濃霧彌漫的海麵上迷失了方向,在浮冰中一直漂移到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