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羅斯在180’子午線上到達本航次的最南方——南緯78。,在此遇到一條雄偉的“冰雪長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它的正麵寬約900公裏,高15至70米不等,他就以自已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羅斯冰障”。這是南極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障。2月2曰,羅斯幵始尋找南磁極,終於在離岸300公裏的維多利亞地找到了它。爾後,羅斯經巴勒尼群島返回塔斯馬尼亞。
1841年11月23日,羅斯再次前往南極洲,企圖找到穿過羅斯冰障的通道,但這座冰雪長城上沒有留下一條可供船隻航行的航道,他隻好失望而歸。1842年12月17曰,羅斯又第三次去南極洲。
羅斯在4年時間裏,3次去南極洲。在南緯60’以南他發現了6個海島或群島,發現了南極大陸上的7個區域,為人類的地理發現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沙克爾頓創造的南進世界紀錄
南極大陸的發現,激起了無數探險家、航海家對這塊神秘的冰雪大陸的濃厚興趣,他們爭先恐後地向這塊處女地進發,而企圖登上南極點則更是他們雄心勃勃的奮鬥目標。愛爾蘭人歐內斯特?沙克爾頓便是其中之一。
沙克爾頓1874年出生於都柏林市郊的農莊。他自幼酷愛大海,從16歲起就從事遠航事業,1894年獲大副證書,並成為皇家地理學會成員。1900年3月,他參加英國探險家斯科特領導的南極探險隊,第一次到南極探險。1904年1月,他被任命為皇家蘇格蘭地理學會幹事。
在本世紀初,英國的南極探險事業基本上是一項私人冒險行動。1906年,沙克爾頓因參加議員競選失敗而決定領導一次私人南極探險活動,最終目標是到達南極點。他利用籌集的2萬英鎊,購買了一艘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木質縱帆船“好獵手”號,並進行了改裝。1907年8月,愛德華國王及王後在考斯檢閱了即將啟航的探險船,國王委任沙克爾頓為皇家維多利亞級指揮官,王後親手把一麵錦旗交給沙克爾頓,要他把它插在南極點上。
1907年12月初,“好獵手”號駛離英格蘭,於1908年1月17曰進入羅斯海,2月4日到達棚屋角北麵40公裏的羅伊茲角,在此卸貨建基地。在冬天來臨之前,沙克爾頓派登頂(南極點)隊和支援隊攀登埃裏伯斯火山,測得火山海拔高度為4080米,火山口深275米,還搜集到浮石、硫橫和長石晶體標本。
冬去更來,沙克爾頓幵始挺進南極點的行動。登頂隊由他自己和亞當斯、馬歇爾、威爾德組成,支援隊由阿米塔奇等5人組成。
1908年10月29日,沙克爾頓率隊出發,沿東經168°線南下,避開多冰縫的危險區。他知道,羅斯海與威德爾中間隔著寬闊的冰川和冰架,有可能存在一條把南極洲分為兩部分的充滿冰的通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由此到達南極點就相當容易了。11月9曰至12月2曰,沙克爾頓試圖找到這條通道,但結果證實從羅斯海到南極點的通道是根本不存在的。之後,他們不得不改道攀登希望山,看到前麵有一巨大的冰川,沙克爾頓把它命名為比德莫爾冰川。
這時,食物已經緊張,而離南極點的路程仍很遠,沙克爾頓隻得把一周的定量省作10天用。1909年1月9日,沙克爾頓到達南緯88。23‘,距南極點隻有178公裏的地方,勝利在望。但猛烈的暴風雪刮得他們暈頭轉向,加上饑餓、寒冷和高原反應,個個精疲力竭。沙克爾頓感到,即使他們硬撐到底,回程可能因食物匱乏和體力不支會中途殞命。於是,沙克爾頓在此地插上王後給他們的錦旗,並埋下一個銅製裝有文字記載的容器,懷著欣慰和無可奈何的心情,踏上了回歸基地的路程。途中依然是風雪交加,隊員全部嚴重凍傷,在經曆了千辛萬苦後,終於在9天後回到出發基地,再乘“好獵手”號船安全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