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上述情況,吳山在生意人眼中具有特殊意義,而其腳下的大井巷是人們登吳山的必經之路,所以胡雪岩選中這塊“黃金寶地”。他在上吳山的石階路旁購地8畝,開設建築麵積約12000平方米的胡慶餘堂國藥號,為其經營奠定了長期、固定的基地。應該說,這是很有眼光的。
第二,“精修”,即店堂修建精致,別具一格。
胡慶餘堂初建時由東西並列的三進建築組成(後來西邊一進被拆除,現隻剩兩進)。頭進是營業店堂,二進是製藥工場,這種前店後場、產銷結合的組織格局有利於靈活、及時地適應顧客需要。兩進院落之間有夾弄和風火牆相隔;每進設前、後天井,左、右有廊屋相連,呈環形通達之狀,外觀氣派,結構簡潔。
作為我國古代建築史中不可多得的建築群,胡慶餘堂除了具備江南園林大紅漆柱、鎦金描彩、雕梁刻枋、飛簷鏤格等古樸典雅的共性之外,還根據營業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創意:整座建築被設計成仙鶴狀,象征著店鋪生機長存,四周造起高12米(牆腳就高達2米)、長60米的青磚風火牆。胡雪岩請人在靠河坊街的一麵牆上寫了“胡慶餘堂國藥號”7個特大漢字,十分引人注目。
胡慶餘堂的上簷有一般建築比較罕見的一排排花燈狀的垂蓮柱,正門在大井巷內,青石庫門坐西朝東,青磚角疊的門樓上鑲嵌著“慶餘堂”3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跨過門樓,映入眼簾的是“進內交易”牌,4個鎦金大字遠看凸出,近看凹進,一望就知是高手之作。入口長廊被做成船篷軒。
人靠臉皮,店仗門麵,胡慶餘堂如此不落俗套的設計能不使人頓興好奇和讚歎嗎?
第三,“巧陳”,即店堂的內部擺陳巧妙適宜。
如果說,胡慶餘堂像一隻棲息在吳山腳下的美麗仙鶴,那麼,它的門庭就像“鶴首”。過了門庭拐彎就是“鶴頸”長廊,迎麵是一個八角石洞門,門洞上有青磚雕出的“高入雲”三字,左側橫牆上堆塑著取材於神話傳說“白蛇傳”的“白娘娘盜仙草”圖案。整個長廊的石壁上掛著36塊用銀杏木精製、黑底金字的藥牌,如外科門神丸、胡氏辟瘟丹、安宮牛黃丸、十全大補丸、大補全鹿丸、小兒回春丸,等等。牌上標明各種丸藥的主治功能,於裝飾之中巧妙地為顧客提供了極好的藥材和藥品性能的說明,既傳播了中醫藥知識,又起到了廣而告之的作用。
過了石洞門,長廊的末端有四角亭,簷掛精雅的宮燈,梁繪中醫始祖神農嚐百草、白娘娘盜仙草、桐君老祖白猿獻壽以及李時珍、朱丹溪的故事,栩栩如生。看到這些飾畫,人們很容易浮想聯翩,如登仙界,如返幽古年代,在得到美的享受之餘,還能從這些與中醫密切相關的神話人物和古代先賢圖中體會到中醫文化的源遠流長。四角亭下麵有一排紅漆鋥亮的“美人靠”,這是視顧客為“養命之源”的胡慶餘堂為顧客特設的小憩之處。長廊四周奇花爛漫,異草蔥翠。
穿過“鶴頸”長廊往右拐就是第二道門,門樓兩邊有“野山高麗東西洋參,暹羅(泰國舊名)官燕毛角鹿茸”的對聯,上端橫臥一方“藥局”匾。要知道,過去的藥業分藥店和藥局兩類,藥局規模大,包括直接向產地進貨的藥號、批發的藥行。胡雪岩有銀號、錢莊、典當鋪互為挹注的金融網,資本大、手麵寬,兼營藥號、藥行、藥店,因此,堂而皇之地掛了“藥局”匾,頗有雄視醫藥界的威風。
跨過“藥局”門樓的青石門檻,便來到坐北朝南、金碧輝煌的營業大廳。這裏雕欄畫棟、宮燈高懸,頂棚玻璃透光明亮,廳堂陳設琳琅滿目。牛腿(連接柱、梁的建築構件)精雕吉祥動物圖案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大廳兩旁分立高大的紅木櫃台,左側為配方、參茸櫃,右邊是成藥櫃,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櫃台後邊更高大的“百眼櫥”擺著色澤不同的瓷瓶和幽幽發光的錫罐,神秘而又高雅。“百眼櫥”格鬥裏存滿各種藥材飲片,正中的“和合”櫃台,兩邊掛著“飲和食德,俾壽而康”的“青龍”招牌,說的是飲食適可、有規律,使人健康長壽,也在向行內人揭示“飲和食德”是要擠垮、吞並杭城另兩家資格老、規模大的藥號“許廣和”與“葉種德”,含有競爭的火藥味。“和合”櫃台兩側有兩副對聯,外麵一層是“慶雲在霄甘露被野,餘糧訪禹本草師農”,橫批是“真不二價”;裏麵一層是“益壽延年長生集慶,兼吸並蓄待作有餘”,中間上方掛“慶餘堂”橫匾。兩副對聯筆法遒勁,而且各自巧妙地把“慶”、“餘”二字用於對聯首尾。
在胡慶餘堂製藥工場的東樓和作為門市部的西樓之間有一條長長的通道相連。封建時代不允許商人在店堂裏擅設通道,但胡雪岩被賞戴紅頂花翎、穿黃馬褂後,成為晚清商界“異數”,才有此特例。這條通道名叫“長生弄”,中間比兩旁高出些許,儼然如皇宮及官府內的甬道,顯示出胡慶餘堂藥號主人的顯赫聲勢和大藥號的排場。
胡雪岩的店址的選擇佳宜、修製精好、擺陳巧妙,使得胡慶餘堂的門麵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與眾不同,極有個性色彩。胡氏的三個準則在今天也還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可見,門麵是商家企業形象與精神風貌的體現,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這樣一些商人,他們置“門麵”於不顧,因而喪失了吸引顧客眼球的先機,也讓他們失去了很多的發展機遇。
須知,隻有與眾不同的門麵,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商機。而那些設計小氣、毫無特色可言、有違商業習慣的門麵,是很難取得好業績的。
其實做人也和經商一樣,“門麵功夫”做足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我們要秀出一個有品位、有特色的自己。外表上,我們至少要給人這樣的感覺:沒錢不重要,可以不穿名牌,但一定要穿著得體大方、幹淨整潔;言談舉止要有修養,說話辦事要有深度;衣食住行要井然有序。同時,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內在素養,要通過不斷地自我培養,讓別人看到一個有理想、有魄力、有知識、有修養、有親和力的嶄新形象。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你的人生旅途一定會走得一帆風順。
無論是經商還是做人,門麵功夫做足,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使人樂意與你合作,進而贏得利潤或是達成共贏。企業如何打造門麵,胡雪岩已然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那麼,做人呢?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要做到4個注意——注意儀表、注意風度、注意語言以及注意具體行為。能很好地做到以上4點,你就能獲得自我推銷的成功。
名聲越響牌子越亮,品牌效應吸金納銀
當鶴立雞群時,你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鶴”。當企業能將自己的品牌高高樹立在人們的視線中時,自然會引發“品牌效應”,為企業吸金納銀。胡雪岩很重視為自己打造品牌,所以他及他的企業能一直被人們記憶至今。
很多商人的性格中都有一定要打出招牌的衝動,這也表明經商之成功,換句話說,經商之訣在於要能打出自己的招牌,因為沒有響亮的招牌,就等於沒有實力。招牌虛假,隻能毀壞自己的聲譽。所謂“招牌”,就是指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因為生意場上是十分注重樹立形象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樹立起自己的形象,也就為自己奠定了成功的基礎。做招牌、做場麵,也就是樹立自我形象的方式。
胡雪岩的性格中總有一種讓自己招牌越亮越好的性格,因為他知道這是成功的重要標誌。像胡雪岩這樣一個精明的生意人,自然懂得生意場上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所以他也十分講究做招牌、做場麵。
亮出自己的招牌,是開始實施某項商務運作的第一步。因此,胡雪岩創辦自己的錢莊,在物色錢莊“檔手”的同時,就開始考慮如何為自己的錢莊題定招牌。他自知自己隻會在“銅錢眼裏翻跟頭”,對題定招牌這樣需要文墨功底的事情力不勝任,因而鄭重其事地去請教王有齡。不過,胡雪岩雖然不知道題定招牌的遣詞用字,但他知道題定招牌該有講究。當王有齡告訴他題招牌自己也是破題兒頭一遭,還不知道怎麼題法、有些什麼講究時,他毫不猶豫地就擺出了題定招牌應該注意的幾條原則:“第一要響亮,容易上口;第二字眼要與眾不同,省得跟別人攪不清楚。至於要跟錢莊有關,要吉利,那當然用不著說了。”
胡雪岩這裏講到的幾點要求,正是題招牌的關鍵所在。
其一,起名以暢。
胡雪岩說的招牌用字要響亮,要容易上口,也就是要求題寫的招牌要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且讀起來要響亮暢達,琅琅上口。掛出招牌的目的就是要讓人記住,因此,這一點也就顯得特別重要。如果一方招牌用字生僻,讀起來佶屈聱牙,招牌的作用也就失去好多了。
其二,起名以別。
用與眾不同的字眼,使自己的商號在招牌上顯出一種特別,而能在眾多同行同業中引人注目。用現代商務運作的觀點看,一個與眾不同的招牌,實際上意味著一種獨立的品位和風格。因此,這一點也顯得非常重要。
第三,起名以適。
招牌用字要符合自己商號的行業、行當的特點,要能讓人一看招牌就知道你的商號是幹什麼的。
第四,起名以吉
這大約是中國人題定招牌時特別講究的一點,不過這也確實符合商場上人們的一種普遍的心理。商場上,無論買方賣方,都希望能夠大吉大利,誰也不會喜歡自找晦氣。
就是根據這幾點要求,王有齡為胡雪岩選擇了“阜康”兩個字。這兩個字取“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之意,可以說是完全符合了胡雪岩的要求,因此胡雪岩將這兩字念了兩遍之後,立即欣然同意:“好極!就是它。”
做名氣需要有手腕、有花樣,這是毋庸諱言的。但應該知道,做名氣不是光去做花架子,僅靠花架子做出來的名氣,絕不是可以長久的名氣。常言道:“瞞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花架子一旦被人識破,靠花架子“搭”出來的名氣就會半文不值,不但失去了客戶的信任和尊重,還會把自己逼入死胡同,以致很難再改變給別人留下的惡劣印象。
要做名氣,關鍵還是要真正做出自己的“金字招牌”。
胡慶餘堂開辦之初,胡雪岩做名氣的方針,就是要做出自己的“金字招牌”,換句話說,他要的是靠做出一塊不倒的“金字招牌”,建立起真正的名氣。因此,他在確定送藥的同時,還就藥店如何開法、怎樣用人、怎樣進料、怎樣炮製等方麵,定下了兩條不變的原則:
第一,方子一定要可靠,選料一定要實在,炮製一定得精細,賣出的藥一定要有特別的功效。按胡雪岩的說法:“說真方,賣假藥,最要不得。”而且,胡雪岩還要求,要叫主顧看得清清楚楚,讓他們相信這家藥店賣出的藥的確貨真價實。為此,他甚至提議每次炮製一種特殊的成藥之前,比如要合“十全大補丸”了,可以貼出告示,讓人來參觀。同時,為了讓顧客知道本藥店選料實在,絕不瞞騙顧客,不妨在藥店擺出取料的來源,比如賣鹿茸,就不妨在藥店後院養上幾頭鹿。這樣,顧客也自然相信本藥店的藥了。
第二,藥店檔手除能幹之外,更要誠實、心慈。舊時藥店供顧客等藥休息的大堂上常掛一副對聯“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說的就是賣藥人隻能靠自我約束。不誠實的人賣藥,尤其是賣成藥,用料不實,分量不足,病家用過,不僅不能治病,相反還會壞事。而隻有心慈誠實的人能夠時時為病家著想,才能時時注意藥的品質。這樣,藥店才不會壞了名聲倒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