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評也要講方法(2 / 3)

當你在批評你的孩子的時候,你大概不會僅僅為了批評而批評吧?!如果你在批評你的員工的時候,能夠像批評你的孩子一樣懷一顆關愛、仁慈的心,或許批評的效果會好一點。

不要當眾斥責下屬

對於管理者來說,當眾批評下屬是不明智的。因為當眾批評會刺傷對方的自尊心,可能引發強烈的抵觸情緒,也許會因之產生“我偏不幹好”的逆反心理,也可能使其為了維護“麵子”而當眾反駁。

不管發生哪種情況,批評的實際效果是十分差的,特別是引發被批評者的當眾反駁。這種行為既影響管理者的威信,又可能由於被批評者不斷的辯護而強化了自認為“正確”的心態。

當著眾人的麵批評一個人不僅是自己拆自己的台,而且會使受批評的人意誌消沉,產生自卑感。有一個經理在現場檢查產品質量時,對一名主管大聲斥責:“喂,你竟給生產劣質產品開綠燈!要知道,公司是不接受這種劣質產品的。你在這裏表現得不好,你必須趕快把質量搞上去;否則,我會重新物色人選。”結果,除了他以外,在場的所有人都很氣憤。

這樣當眾訓斥人不但會使被斥責者十分氣憤,而且還會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十分尷尬,感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有同樣下場,於是人人自危。同時,這樣做還有可能導致員工懷疑其上級的能力。這樣,他作為一名管理者所能發揮的作用就小了,其自尊心也會受挫傷,致使他從此疑慮重重。經理這樣愚蠢地處理問題,隻能使問題更加嚴重。經理不應該當眾批評下級人員,而應私下同他研究質量問題,這樣既能使產品質量問題得到正當的解決,又能保護下屬員工旺盛的士氣,對各方麵都有好處。

人都是要麵子的,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中。有一些管理者總喜歡不分場合地對手下的部門負責人指手畫腳,當眾喝斥,動輒發脾氣,把下屬人員置於難堪的境地。他以為這樣做會激發員工發揮更大的能動性,通過羞辱行為教育下屬人員,以為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威嚴。這樣做雖然對下屬人員一時會奏效,但卻不能長久下去,因為它會造成人為的心理緊張,對人的自尊心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即使下屬人員當時被迫接受了管理者的責備,但內心深處卻留下了一個陰影。不斷地被斥責,陰影會越來越大,終於會有一天爆發出來,使管理者與下屬人員矛盾激化。更有可能的是,下屬人員產生的自卑心理會越來越強,意誌會日益消沉,尤其是年輕人,還會自暴自棄。這對用人、激勵人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有的管理者知曉這種批評的危害,於是就盡可能多地采用表揚的方式。

稱讚固然能夠鼓舞士氣,但當下屬的確犯了錯誤,該責備的仍要責備。如果責備有方,猶如快馬加鞭,下屬會將此作為鞭策、作為動力,從而幹勁十足。倘若下屬在工作中出現失誤,上司要斥責他,批評他時,一定不要當著眾人的麵批評他。因為如果當眾斥責他,會使他覺得臉麵無光,無地自容,會使他覺得上司太不賞識他,不尊重他。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當他的下屬犯了錯誤時,他會選擇適當的方式,如私下裏麵對麵對下屬提出批評。這樣,下屬會感激萬分,因為他清楚,上司不僅給了他麵子,而且還給了他機會,知恩必報,以心換心,下屬會更加努力,做出好成績來報答上司。

簡短有力的批評更有效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開口是銀。”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卻道出了人際交往中的一條重要規律。身為管理者,在與員工交流時你常常得多開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過於“健談”已經引起了員工的不滿呢?其實,適當的沉默,給員工留下一個寧靜的空間,讓他們想自己該做的事,這才是你處理與員工關係的智慧寶石,巧妙地運用它,你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言簡意賅地傳達你對員工們的要求和期望,如有必要,再把注意事項交代清楚即可,然後你就可以保持沉默,留一些時間給你的員工們好好考慮具體的步驟。當他們的想法不夠準確圓滿時,你才可以適當地給予補充,做一次適時的指導,但千萬不要剝奪你的員工發言與思考的機會。

在你批評雇員時,適當的沉默、寧靜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通常來講,當你批評員工時,他的情緒波動是很大的。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成年後更是覺得麵子是很重要的。也許你隻是想苦口婆心地勸導他一番,並無他意,但是無形中你卻傷了員工們的自尊心,讓他們覺得顏麵掛不住,索性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那你的批評豈不是得不償失?不要到處都充滿你的斥責聲,在適度批評之後保持一個沉默的空間,讓他有時間冷靜地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相信這更是一種對當事人的威懾。一方麵,員工會因為你的“點到為止”感謝你為他們保留了顏麵,另一方麵也顯示出了你寬廣的胸懷。你的默不作聲並非是對錯誤的遷就,而是留給了對方一個自省的餘地。

當內部員工發生爭執時,適當的沉默、給他們時間冷靜是你的緩兵之計。爭執的雙方為了尋求一個說法,也許會將你——他們心目中的權威者拉入其中,讓你做個公斷。在你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之前,你絕不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場,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即便你已經知道了誰對誰錯,在雙方還麵紅耳赤地爭執、誰都不願意讓步時,你的公斷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隻可能會使一方的自尊心受挫,認為你是有意偏袒。此時適當的沉默才是你最好的選擇,待到雙方頭腦冷靜後,你再公正地做出評價,其效果必定會事半功倍。

搬弄是非的人似乎在哪裏都能找到生存的環境。當你的組織中也存在著一小撮喜歡打“小報告”的人時,對待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保持沉默,給他們時間,讓他們隨意去說。這時沉默並不是對搬弄是非者的縱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製止了是非的蔓延。試想,如果你對那些“人事秘書”們的小道消息表示出了興趣,他們一定會更加肆無忌憚,必定會鬧得滿城風雨,良好的人際關係會被攪得一塌糊塗。而若是你選擇了沉默,等到他們講夠了必定會索然無味地從你身邊走開,是非也就失去了傳播的源頭。

管理者對員工的批評關鍵是說在點子上。用適當的話語,留給員工更多自省的空間,以認識所犯的錯誤,又何樂而不為呢?

用“表揚”來批評

管理者常會遇到大多數人同時犯錯誤的情況,比如公司開會,大多數人都遲到了。在這種情況下,你不管不問不行,進行處理又有難度。

中國有句古話叫“法不責眾”,挨批評的人多了,大家會覺得無動於衷,點誰的名進行批評,誰就會心中不服:“大家都是這樣,又不是我一個,憑什麼單挑我的刺?”大多數人有著共同心理,會覺得你的批評是嘮嘮叨叨,吹毛求疵,十分討厭,說不定還要“觸犯眾怒”呢。

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比如說,老板召開會議,隻有財務部主管準時到達會場,其他人全部遲到。老板大為惱火,但他沒有批評任何人,隻是表揚了財務部主管,高度讚揚了他的守時作風,結果其他人都麵帶愧色。

因為遲到的人當中很可能有人有正當理由,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將他們批評一通,那麼有正當理由者必然心中不服,覺得冤枉要申辯。他一申辯,其他人也會紛紛申辯,結果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把大多數人都給得罪了。

其實在場的人誰也不怕批評,因為這麼多人陪著,又不丟臉,一旦有人申辯,何不跟著起哄?若將“有正當理由的”和“沒有正當理由的”區別對待又不可能。就算你能區分,效果也不會好。

所以,表揚少數實在是最佳做法,既揚了正,又壓了邪,受表揚者當然高興,對大多數人來說,雖然你含蓄地批評了他們,但並沒有得罪他們,他們一方麵感到羞愧,一方麵還覺得你給了他們麵子,會對你更加感激和服氣。

大多數人受到責備時,都會覺得不舒服,但也有些特殊的人,把責備看成家常便飯,被責備一頓,過後立即拋之腦後。任你說破嘴皮,依然我行我素。此時不妨反過來考慮從表揚上找方法。

某公司的女經理,精明能幹,手下一班幹將做事幹練、智勇雙全。但不久前,她的一名助手調到別處,接任的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這位新來的女大學生,做事馬馬虎虎,一些資料常常不加整理便遞交上去,辦公桌上的文件亂七八糟,女經理批評了她許多次,她仍一切如故。女經理決定改變一下策略。以後,她就細心地去發現女大學生的優點,並且發現優點後就立即給予稱讚。

這個辦法果然奏效了,那個女孩慢慢地變得做事有條理了,也不再那麼馬虎了,一個月之後,她的工作基本上能令經理滿意了。

辦一件事,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當一種方法不能奏效時,就應考慮尋找另一種方式。用表揚來批評,既能達到批評的目的,又能使員工樂於接受,管理者不妨常用。

該嚴厲時就“狠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