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員工(2 / 3)

當管理者走過本部門時,員工小羅走了過來,要求私下談談。顯然有什麼事情在煩擾著小羅。回到辦公室剛坐下,小羅就滔滔不絕地談起他與同事小宋之間的衝突。

照小羅的說法,小宋欺人太甚了,小宋不惜踩著別人的脊背向上爬。特別是,小宋為了使他難堪,故意把持住一些重要的信息,而他正需要這些信息來充實報告。小宋甚至利用別人做的工作為自己沽名釣譽。小羅堅持認為:必須對小宋采取行動,而且必須盡快行動——否則的話,他警告說,整個部門將會有好戲看。

這樣,管理者你就不得不處理必然要遇到的微妙局麵:兩位員工之間的衝突。解決員工之間的衝突可能比解決任何難題都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藝術。在衝突大規模升級之前,該做些什麼才能使之消失於無形呢?

首先,必須意識到,衝突不會自行消失,如果置之不理,員工之間的衝突隻會逐步升級。作為經理,有責任在部門裏恢複和諧的氣氛。有時必須穿上裁判服,吹響哨子,及時地擔任起現場裁判。

下列四點是管理者在處理衝突時所必須牢記於心的:

①記住自己的目標是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指責某一個人。指責即使是正確的,也會使對方頓起戒心,結果反而使他們不肯妥協。

②不要用解雇來威脅人。除非真的打算解雇某人,否則,說過頭的威脅隻會妨礙調解。如果威脅了,然後又沒有付諸實施,就會失去信用,人們再也不會認真看待管理者說的話。

③區別事實與假設。消除任何感情因素,集中精力進行研究,深入調查、發現事實,這有助於找到衝突的根源。能否找到衝突的根源是解決衝突的關鍵。

④堅持客觀的態度。不要假設某一方是錯的,下定決心傾聽雙方的意見。最好的辦法也許是讓衝突的雙方自己解決問題,而管理者擔任調停者的角色。可以單獨會見一方,也可以雙方一起會見。但不管采用什麼方式,應該讓雙方明白:矛盾總會得到解決。

為了保證會談成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定下時間和地點。勻出足夠的時間,保證不把會談內容公之於眾。

——說明目的。從一開始就讓員工明白,要的是事實。

——求大同,存小異。應該用肯定的調子開始會談,指出雙方有許多重要的共同點,並與雙方一起討論一致之處。然後指出,如果雙方的衝突能得到解決,無論是個人、部門,還是整個公司,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還可以恰到好處地指出,他們的衝突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形象。

——要善於傾聽不同意見。在了解所有的相關情況之前不要插話和提建議。先讓別人講話,他們的衝突是起因於某一具體的事件,還是僅僅因為感情合不來?

——注意姿勢語言。在場時必須一直保持感興趣、聽得進而又不偏不倚的形象。不要給人留下任何懷疑、厭惡、反感的印象。當員工講話時,不能讚同地點頭。不能讓雙方感到管理者站在某一邊。事實上和表麵上的完全中立有助於使雙方相信管理者的公正。

——重申事實。重申重要的事實和事件,務必使雙方不發生誤解。

——尋求解決的方法。允許當事人提出解決的方法。特別要落實那些雙方都能做到的事情。

——製定行動計劃。與雙方一起製定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並得到雙方執行此計劃的保證。

——記錄和提醒。記下協議後,讓雙方明白,拒不執行協議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別忘記會後的工作。這次會議可能會使衝突的原因公開,並引起一係列的變化。但是不能認為會開完了,衝突也就徹底解決了。當事人回到工作崗位之後,他們可能會試圖和解,但後來又再度失和。必須在會後的幾周、甚至幾個月裏監督他們和解的進程,以保證衝突不會再發生。

管理者可以與其中一方每周正式會晤一次來進行監督。如果衝突未能得到解決,甚至可以悄悄地觀察他們的行為。

不再發生任何員工之間的衝突——這是管理者的工作職責之一。隻有在感到智窮力竭時,才可以用調動工作的方法把雙方隔開。但最好還是把調動工作留做最後的一招。

能否果斷直接地處理衝突,表明作為管理者和作為人是否盡到了責任。積極的處理將向員工發出明確的信號:不會容忍衝突——但是願意作出努力,解決任何問題。

辦公室中那些常惹麻煩的人會占用管理者時間。大部分人都相當容易相處,隻有少數人真的很難纏。管理者要針對不同類型人的特點采取跟他們相處的方法:

①心懷敵意的人。對待這種人最重要就是不要上他們的圈套,可讓他發泄心中的鬱悶。要是所有辦法都無效,可以暫離開現場五分鍾,給這種人一些時間,好讓他們整理一下思緒。

②心懷抱怨的人。這種人會故意誇張他的煩惱,希望能引起與他同感的人的共鳴。對待這種人切勿表明態度(同意與否),隻要給予不明確的回饋即可。

③優柔寡斷的人。可能是那些害怕樹敵的“分析家”或“謹慎者”。管理者可以提供證據,強調事實與數字的正確性,來從旁協助他,讓他在做決定前先訂個期限,然後離去,同時表示在期限屆滿時會回來聽聽他的決定。

④沉默不語的人。這種人恐怕是心存恐懼,因此,要讓他們知道管理者的友善且不具威脅性。應該耐心等待,直到他們準備好開口說話為止。

⑤不懂裝懂的人。這種人可能真的知道一些,也可能並不真懂。用事實及數字來對付這種人,用邏輯及證據來讓他信服。

總而言之,約束自己的行為,並利用上麵提到的方法,不但可以協助自己與那些難纏的人相處,還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妥善處理其不滿情緒,因為人畢竟都有欲望,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在企業中,要做到皆大歡喜幾乎是不可能的。有利於員工的事情,並不一定有利於經營。往往欲望一經滿足,便會產生安心或超脫的感覺,精神逐漸鬆懈。再說,欲望不會永遠滿足,一個需求獲得滿足了,另一個需求還會跟著出現。員工的需求,無法做到一一滿足,作為管理者,也不必因此過分自責。不滿的滋生,多數是因工作人員情緒不穩定,以及與上級沒能真正的溝通,因此與公司產生糾紛或芥蒂。所以平息不滿最好的方法,是穩定他們的情緒,尋找並解決謠言的起因,聆聽他們的意見,以及在可能範圍內滿足他們的需求。

最忌諱的,就是置之不理。剛開始,員工也許隻是單純地對上級個人不滿。其後,會漸漸演變成對公司的不滿。最後很可能將整個不滿情緒,擴大到公司的各個角落,甚至發生破壞和傷害的意外事件。

還有一點必須明白的是,“不滿是進步的原動力”。由於對現狀的不滿,才會刺激新的轉變。作為管理者,要善於了解這種情緒,不要愚蠢地去搞強迫性的壓製。

管理者要善於解除員工的煩惱。

有些部門人員工作情緒低落,好像堵塞了通氣管的火爐,不能發出熊熊的火焰。這個原因,多半在管理者。諸如缺乏領導能力,沒有注意防範工作的障礙,與員工之間缺乏依賴感,工作上的糾紛,管理者未能善加處理等。

這種極端的“全員情緒低落”的例子並不多。一般是大部分人在努力工作,隻有一小部分人患有情緒低落症。隻要稍加注意,就不難發現少數人不能振作的原因。這些人,在初進公司的時候同樣充滿工作熱情。一定是在進入公司後的這段時間內,工作上遭到“澆冷水”或遭到打擊之後,使當初的熱情逐漸消散。

當然,每個人意誌消沉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人是因為從事超負荷的工作,經常失敗,於是對工作缺乏信心,積極不起來了;有些人則是碰到了專橫獨斷的上司,隻視他為工具,使他從沒有嚐到達到自己創意工作的滿足感;有些人在同事之間缺乏親和感,甚至相處得極不愉快,每天上班,一見麵就感到厭煩;還有私人生活上的一些問題等等。

總之,員工不能振作精神全力工作,都有一定的原因。有些管理者根本不了解員工的心理狀態,當一個對工作缺乏信心的員工精神不振,極力與內心的苦惱掙紮的時候,他卻說:“你得更積極,努力求上進啊!”或不了解員工正因糾纏不清的私人問題而苦惱,卻胡亂搬出一大套不關痛癢的鼓勵話等等,這能有什麼效果呢?

這種對員工的苦惱毫無所感的管理者,認為同員工天天見麵,了解員工的一切。其實每天在複雜的壓力下喘息的現代人,精神生活也是非常複雜的。就算是天天見麵,也不能說把每個人的心理變化把握得很準。作為管理者,不能依自己的主觀感覺隨便對人做出判斷。

因此,成功的管理者,除了在工作上要多與員工接觸外,也要在生活上多與之接近,從多方麵來了解員工,耐心探尋員工生活中的問題。要把自己放在與員工同等的地位,作為一位朋友去了解。一旦見到員工情緒低落,應抱著同情的心理,和他個別談心,為他們的工作解決困難,為他個人的生活指點迷津。

對那些因超負荷工作而失去信心的人,要為他重新調配工作,使他能夠愉快勝任,培養他的自信。如果是在個人生活方麵遇到了問題,就要想盡辦法解決他的煩惱。總之,要針對不同的原因,以不同的方法使其重新燃起工作的熱情。這是管理者統禦員工的一項重要職責。

減少衝突的十招

員工衝突雖無法避免,但可以通過管理者的努力來減少。采用預防性的措施遠比事到臨頭造成危害才處理要好得多。

第一招,進行有效的思想工作。

運用多種學科的知識進行思想工作,如用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公共關係學等知識,了解個人的個性特點,分析衝突的原因,然後因人而異地進行疏導,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互相了解、諒解、理解,進行多層麵、多渠道的溝通協調,消除矛盾,解決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