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給下屬更多鍛煉的機會(2 / 3)

但是,授權並非隻說一句“這件事交給你”就能完成。授權一事需要授權者和被授權者雙方密切的配合,彼此態度誠懇,相互了解。

管理者成功授權要把握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1)視員工為事業夥伴

要做到成功的授權,必須有下列幾種理念:

視員工為事業夥伴,是創造資產的決定因素。

每位員工都期望得到管理者的賞識——若他們的心裏有這種感受的話,就會盡全力為此奮鬥。

讓員工有學習的機會——人不是生下來就會做事,任何事情都是學來的,即使是管理者也不例外。一定要讓員工有學習與犯錯誤的機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

精心教導員工——員工犯錯,在所難免。任何人不可能什麼事都由自己做,必須有心栽培值得信賴的可挖掘其潛力的員工,耐心地教導他們。待一段時間之後,你就該大膽地授權給他,讓他自主發揮。這樣,公司才留得住優秀的人才,這也是一個公司永續經營之道。

(2)授權不是棄權

授權就是讓員工有自主權,像自己當領導一樣獲得尊重與肯定,具有相當程度的成就感。授權並不是要你授權之後什麼都不管,你仍須隨時待命,當公司遭遇極大難題,員工解決不了,此時你仍必須親自出馬解決,絕不能坐視不理,讓公司蒙受損失,那就失去了授權的意義。

(3)權責相伴

承擔責任就是本人對工作結果要負責任,因為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沒有盈利,公司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對員工委托某一項任務時,一定要明確指出這項工作必須盈利。隻有這樣才能使之感到責任重大,不能應付了事,必須認真對待。

讓下屬充滿挑戰精神

擁有挑戰精神的下屬在困難麵前往往具有主動性,那麼作為管理者如何培養下屬的挑戰精神呢?

首先,斷然賦予重任。

培育下屬的最佳方法是通過工作來進行。與其紙上談兵,不如給予實際訓練。因此在考慮、衡量下屬的條件後,應放心大膽地交付工作。

業務即相當於教科書,而為了培育下屬盡快適應工作,決不可吝惜教科書或是參考書。下屬必須憑借熟讀教科書,回答參考書問題,逐漸增加實力。

管理者的教誨、指導確實是培育方法之一,但是如果下屬本身能以自己的頭腦思考、下決心、采取行動,則更具培育效果。

“你一定要達成此項工作,利用自己的創意嚐試一下!”

“多留意平素教導的重點固然不錯,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做做看!”下屬可以通過參與從未做過的工作,增加新的經驗、助長自信。

雖然說可大膽地交付下屬工作,但是如果賦予超出下屬能力太多的工作,則下屬不但不能完成,甚至會因此喪失自信。不經考慮地交付工作,大多都是失敗的。在下屬工作時,不妨在一邊予以適當指導,可增強培育效果。

其次,鼓勵下屬勿懼失敗。

“失敗是不可原諒的”的短視想法是培育的大敵。培育者必然了解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必須經過失敗的考驗才可能成長。

管理者對下屬的失敗過於神經質,是由於必須對業績低落負起一個做上司的責任。另一方麵,下屬為了避免失敗而消極地推卸工作的原因,多半是管理者不當的嚴厲苛責,任意轉嫁責任之故。此無異於收回下屬的教科書,不鼓勵其學習。結果隻會造成士氣低落,使不想提升能力、不能工作的下屬增加。

管理者應該有度量與遠見,容忍下屬一些小的失敗。管理者必須認識清楚,與其在會議桌上不顧情麵地檢討下屬的失敗,不如暫且將失敗一事放置一邊,隻讓下屬了解其失敗原因,學習到勿重蹈覆轍的經驗與智慧,這樣反而能增加培育效果。

“無論如何試試看。不論結果如何,責任由我負責,盡力做做看!”

協助下屬排除對失敗的恐懼,使其全力參與工作,也正是管理者應學習的培育下屬的竅門之一。

失敗當然無法避免,但是放任下屬失敗並非是主要目的。因此注意下屬工作情況,事前指點出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引導其朝正確方向發展,才是正確做法。

最後,培養下屬的挑戰精神。

在企業中往往會要求員工實現似乎無法完成的工作。這對於擁有若幹下屬的管理者而言是非常頭痛的事。

人對沒有自信的工作往往躊躇不前。如果無條件地委托交付,組織的業務必然遭到拖延。如何說服下屬,不會遭到“我沒有辦法達成此項任務”、“是否能交給其他人處理”、“這超出我能力範圍之內”等拒絕反應,是管理者的職責。

讓下屬養成一開始就勇於挑戰困難的態度,仔細構思可利用何種幫助、何種方法、花費多少經費,在多少時間內可完成工作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上級所交付的任務完全失敗……”

“他已喪失了自信……”

但如果以上述理由不敢交付下屬新的工作,則下屬根本不可能成長。

人不可能生下來就是聖賢,也沒有一個人一開始就能圓滿地完成工作,唯有經過重重失敗、反省、訓練,才能超越他人,獲得成功。無論是運動員還是藝術家,不經過反複苦練,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常的工作亦同。唯有不畏失敗,勇敢挑戰,最後才能獲得成功。無論是下屬或是管理者,都需要有此種積極精神與挑戰精神。

鼓勵下屬堅持到底

下屬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此時,管理者首先要鞭策下屬。

在交付工作給下屬時,完成乃第一個要求。這也是下屬經過一番辛苦努力所獲得的寶貴經驗。

在下屬工作的過程中,宜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工作內容與下屬能力做適當的複核,暗示其正確方向與方法,這樣可以防止下屬中途受到挫折或過分拖延時間。

為了讓下屬達到最終目的,必須教導下屬主動自發地報告其工作進展。尤其是不能有效率推動工作的下屬,必須強製其定期報告,再視情況予以適當支援,以完成工作。

下屬的工作如果陷入停頓,或是半途而廢,往往與能力無關。極可能是心情不好或是士氣低落,在此時,充分運用讚賞、激勵、暗示的做法,增加其自信,可使其有信心對工作再度展開挑戰。

工作遇到障礙是無法避免的,唯有超越障礙才有可能成長。但是下屬碰到嚴重困難無法超越時,管理者不妨代為除去障礙。這並非放縱下屬,而是讓下屬享受完成工作的喜悅,增加他的自信心。用長遠的觀點來看,此乃培育下屬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