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u0000張冰雁的女兒2歲了,她長得像媽媽一樣漂亮。和所有母親一樣,自從女兒呱呱落地以來,張冰雁在她身上寄托了無數美好的願望。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會笑了、會看了、會坐了、會翻了、會爬了、會走了、開始咿呀學語了……女兒的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都讓張冰雁充滿了幸福感。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張冰雁深知寵溺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孩子的爸爸總說孩子還小,什麼事都由著孩子。沒辦法,這個“黑臉”的角色隻能由張冰雁來充當,這使得她對女兒的要求更加嚴格。但是,有一件事卻讓張冰雁改變了嚴格教育的態度。
那天晚上10點多了,累了一天的張冰雁真想早些入睡,可女兒的玩性還是很大。張冰雁哄著她:“格格,乖,我們睡覺好不好。”孩子搖搖頭,示意要玩玩具。張冰雁不由分說地將她的衣褲脫掉,塞進被窩,熄了燈。孩子哭鬧著鑽出了被窩。
張冰雁心軟了:還是再讓她玩一會兒吧。於是過了半個小時,張冰雁再次讓女兒睡覺,這次她似乎動了真格,哭鬧著示意張冰雁把褲子穿好。在張冰雁的責罵聲中孩子哭聲越來越響,張冰雁惱火了,在她的小屁股上“啪、啪”兩下。
孩子哭得更委屈了,一隻小手指著門外,示意要去外婆那裏。張冰雁把她按倒在床上,心裏犯嘀咕:好大的脾氣呀!孩子一骨碌爬起來,一隻小手敲打著張冰雁的身體,一邊哭一邊嘴裏念念有詞。
孩子的這一舉動讓張冰雁深有所思:雖然孩子還小,還不會說話,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個個體。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完成自己的所願而去強迫她幹自己不願的事,我們應學會平等地對待孩子。
然而我們遺憾的看到,一些父母在生活中總是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孩子的一些想法行為,隻要是自己不喜歡的,一律用高壓壓製、“改造”。結果,孩子表麵上對父母唯命是從,但心裏卻對父母感到怨恨、恐懼、不滿。其實,父母應該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應該認真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真的有問題,父母可以以朋友談天的方式與孩子交換一下看法,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意見。
大剛和幾個好朋友約好了,周六晚上都去同學王磊家,下下圍棋,同時也商量一下升學考試的事情。吃過晚飯,他要出門時,爸爸卻大聲嗬斥:“晚上到哪兒去?不許去,給我在家裏待著!”“他去和同學商量考試的事。”一旁的媽媽替大剛解釋,可是爸爸仍然聲色俱厲:“升學的事和同學有什麼好商量的?用不著!開家長會的時候,我跟班主任已研究決定了,你隻要好好念書,考高分就成了。”爸爸教訓完大剛,又轉過臉來衝著媽媽喊:“就是你縱容他,慣得簡直不像話!在這個家,我是老子,我說了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