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汙言穢語,孩子出口成“髒”(1 / 2)

家長都有與孩子生氣的時候,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然而有的家長卻不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劈頭蓋臉地對孩子一通臭罵,汙言穢語層出不窮。也許他們以為這樣解了氣,卻沒有發現因為髒話讓自己丟了身份,更讓孩子對你無比鄙視。

這天,微微的爸爸去幼兒園接她回家。剛走進幼兒園,他就看見微微正站在一群小朋友的中間,並指著一個小朋友,厲聲說道:“你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動作都不會,真不知道你媽媽是怎麼把你養大的!”

那孩子聽完之後,號啕大哭起來。不過,微微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行為,繼續罵:“哭什麼哭!沒種的東西,有本事你和我打一架!”

看到孩子這個樣子,爸爸不由來了脾氣,走過去罵道:“小丫頭,誰XX教會你說髒話了!你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誰知,微微並沒有後退,反而走上前,更加大聲地說:“爸爸不講道理!憑什麼你能說,我就不能說!你什麼樣我就什麼樣,X!我不喜歡爸爸,爸爸是個廢物!”

微微的話讓爸爸愣住了。他沒想到,自己在孩子的心裏是這個樣子;他更沒想到,孩子居然對自己有這麼大的敵意!

微微的這個樣子一定會讓爸爸傷心無比,畢竟這是她的親人,不是她的敵人。可是,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爸爸還是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

當孩子出現說髒話的情況時,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地製止和教育,這些髒話就可能在孩子的意識裏生根。因為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可以通過語言和別人進行交往,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或者獲得別人對自己的注意。當孩子接觸髒話時,他是感到新奇,尤其是說過以後,或許大人感到驚訝,或許大人哈哈一笑。因此,孩子可能會認為說髒話是引起大人注意或讚賞的一個原因,所以不辨好壞的孩子更樂意重複髒話以獲得大人注意和讚賞。

現在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不能平靜內心的波動,采取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出口成“髒”,嚴重地汙染了家庭的語言環境。但家長卻以為,自己的這種態度恰恰能體現自己的地位與權威,於是樂此不疲,各種不雅的詞彙成了口頭禪。然而這樣的家長又特別喜歡對孩子強調“文明、禮貌”。心口不一、不能以身作則,這樣的家長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嗎?

更重要的是,聽著爸爸媽媽對“文明、禮貌”的強調,卻又要承受一係列不堪入耳的髒話,孩子心理一定會這麼想:“難道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她)真是兩麵派!”無形之中,孩子就會對父母的教育產生抵製,看不起父母的形象。在他們的眼中,父母毫無威信可言,因此接受父母的教育也成了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