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達底部以後又出現了放量。一般來說類似這種主力出問題的股票在暴跌以後會吸引大量的短線客,因此在底部出現放量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底部出現持續的放量就不能單純地解釋為短線客的因素了,應該是新主力的介入。但新主力不一定是強莊,也不一定是長莊,絕大多數是打一槍就跑的超級短莊。當然主力畢竟是主力,再怎麼短也不可能像普通的投資者那樣今天買進明天就賣出,所以這裏所謂的短莊其實真正的意思是隻做一把行情,做完就走。當然一旦陷進去以後是不是能夠真正出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好多短莊最後做成了長莊。
當新的主力在底部拿到一定的浮動籌碼以後即開始拉升。由於新主力的成本就在這裏,所以內心十分希望能夠將股價拉得高一些,更何況初生牛犢不怕虎,新主力目前手中還握有相當的資金,還沒有被套,所以一旦拉升就拉出漲停,而且覺得現在還沒有到出貨的階段,有沒有市場買單也無所謂,因此沒有對倒。而市場上在底部的普通短線客已經將籌碼交給了新主力,其他買進的投資者又並非短線資金,股價上漲後絕不會立刻賣出。這樣的現狀就決定了漲停是無量的。
二是下跌無量、底部無量、漲停也無量。
這種三無狀況也經常會出現,它的特點是無聲無息,似乎是來無影。
既然下跌無量底部也無量,那麼在這兩個階段都沒有主力參與,但無法斷定是否有主力隱藏在其中。接下來出現了無量漲停,說明有主力參與,但一般來說既然漲停沒有量就表明主力沒有減倉意願,而且願意再增加倉位,說明即使是老主力也還有一定的實力。
不論何種情況,後市是可以看高一線的。
從邏輯上說,因為沒有看到建倉的過程,所以即使是新的主力也應該沒有完成建倉。
從主力建倉的途徑來說,有被動式的逢低吸納,也有主動性的拉高建倉,更有震蕩式的強勢拉票。但從三無量的情況看這三個過程都沒有出現,所以可以先將它看成是盤中老主力所為,在漲停以後可以進一步觀察是否會出現這三種建倉的狀況。
4.怎麼看待放量漲停
經常會有個股走出漲停行情,但股價漲停的過程卻各有不同。
所謂放量漲停就是在股價漲停的過程中出現了巨量換手。
成交量是由買賣雙方的交易結果產生的,因此分析要從兩個方麵結合起來,不能單單從拋盤大還是買盤大來考慮。
股價漲停了,表明市場上出現了獲利籌碼,所以起碼會有相當一部分獲利籌碼兌現,因此僅以市場本身而言,在排除了大盤超級強勢和個股基本麵的變化以外,股價是不可能漲停的,因為我們找不到理由來解釋追高買單的行為。所以漲停的股票一定有或大或小的主力在背後進行運作,我們的任務就是分析主力的情況以便於我們采取相應的投資策略。
單就放量漲停來說也有多種形態,這裏隻是討論其中的一種,即一路放量上衝漲停價。
開盤後一路挾巨量上衝至漲停價,然後或者在數分鍾後有一次短暫的打開或者幹脆一直將漲停的價位封到收盤,其中整個的上衝的過程在半小時以內,這種形態是比較常見的漲停形態。
如果股價剛剛從底部起來就出現這種走勢,毫無疑問是盤中的老主力。
當然,股價一路上衝肯定會出現獲利了結盤,畢竟剛剛離開底部,至少底部的籌碼是獲利的。主力的意思也是告訴市場,成交量很大,因為底部的獲利盤正在出來,但買盤更多,進來的買盤不但將獲利盤悉數消化掉還惟恐買不到而一路抬高買價,形成目前這種放巨量上衝的態勢。但同時問題也產生了,無論怎麼算,底部的獲利盤都不會有這麼多,而且現在有那麼多的追高買單也令人懷疑。
也許基本麵上會有好消息,而我們市場上還不知道,某些神秘資金卻已經提前知道,但這部分資金絕對不會有那麼多,而且也不會那麼集中的出現。
顯然,短時間內過大的成交量起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作用,反而露出了主力的一些底牌。
市場對主力並不反感,相反還是比較歡迎的,因為主力的存在畢竟起到了活躍股價的作用,但接受的程度還取決於主力的底牌。
現在股價挾巨量上衝,量能明顯超過市場自身的規模,顯示主力在運作的過程中還有對倒的動作。主力對倒的用意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終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吸引市場的注意,通俗地說就是讓市場跟進。
股價剛剛起步就讓市場跟進,其實是告訴我們一個主力並不想讓我們知道的內幕:主力不願意再增加籌碼,至少主力的成本區域並不在前麵的底部或者幹脆說主力也是被套的主力。
一個被套而且不願意再增加籌碼的主力,其市場吸引力自然會下降許多。
當然,我們隻是知道了主力的一些底牌,但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憑此斷定股價的趨勢。預測股價的走勢涉及到方方麵麵,這裏討論的隻是一個小小的環節。
下麵分析一個案例。
分析該股近期走勢,股價處於從3元破位後的連續下跌勢頭中,其中並沒有明顯的停頓,而且日成交量一直維持在50萬股左右。直到C點前兩個交易日才始出現異動,盤中出現兩筆大單子,一筆為20萬股另一筆則為30萬股,當天成交175萬股。前一個交易日成交則放大到356萬股,盤中出現較大的接拋單。
現在漲停的當天出現了793萬股的巨量,顯然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這個巨量是該案例分析的關鍵細節。
就算前麵的底部籌碼全部跑出來也沒有這麼多,而基本麵上的因素也難以解釋會有這麼多套牢盤蜂擁出逃。難道有主力在此低價拋售?但也難以解釋哪裏來的這麼多的接盤。
結論幾乎是惟一的,那就是其中的一些買賣單子是屬於非市場性的,也就是主力的對倒盤。
該股一定有主力在其中運作。根據公司公告的推出時間,該主力對上市公司本身比較了解、對於公司何時推出預盈公告非常清楚,而且該主力願意讓市場在目前的價位跟進。
這是常見的現象。
主力為什麼願意而且很明顯是故意做出成交量來吸引市場跟進?前麵已經分析過,要麼就是主力不願意或無法再增加倉位,要麼就是主力被套。但具體到本案,由於股價的漲停並非屬於尾市的偷襲,因此主力在此曆史低價區企圖拉高出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結論就是本案例的主力不屬於能夠控盤的強主力而且已經被套,也已經失去了大量增加倉位的能力。
果然,在E點該股又開始連放5天的大量,其股價甚至還沒有能夠超過3元。
當然,基本麵對該股的長期走勢是有利的,隻是碰上這麼個弱主力,恐怕股價的走勢會相對弱一些。但從這次股價的異動中可以看出,該主力再弱也不願意讓股價長期停留在3元的下方,也許主力的成本在3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