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撲朔迷離看買盤
2003年8月6日,強生控股(600662)跳高9分錢以8.09元開盤,並伴以5萬餘股的集合競價成交量,接近10天均量線的十分之一。
有沒有可以找得到的理由呢?
通過報紙似乎找到了一條理由:一家大型傳媒公司幾天前,通過法人股的股權轉讓拍賣成為了ST金帝(600758)新的大股東,這兩天ST金帝(600758)正在連續拉出陽線。
也許是受到ST金帝(600758)的啟發,當天的《上海證券報》上有一篇關於看好傳媒類股票的文章。
當時強生控股(600662)也正在經營一家傳媒公司,具有傳媒概念。
接下來的走勢是這樣的,隨著ST金帝(600758)封上漲停,強生控股(600662)開始回落。由於前者本來就是強勢股,5%的漲停板也是正常的,而後者作為跟風者上衝一段時間後回落也在情理之中,所以這並不是應該多關注的。
應該關注的是強生控股(600662)的股價在回落過程中的一些變化。
在仔細觀察強生控股(600662)股價回落走勢過程中,你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
請注意,當時交易所傳出來的接拋盤價位隻有上下各3個而不是現在的上下各5個。
比如股價從8.05元回落,下檔的3個接盤價位分別為8.04元、8.03元和8.02元。由於當天放量,所以接盤都在三位數,也就是萬股以上。
某時點8.02元有135手接盤,接著變成了87手,減少了48手,隨後又變為120手,增加33手,接著又減少,又增加等等。一分鍾後,在經過了若幹次的變動,這一價位上的接盤數量是132手,與原來的135手相差無幾。
這並不是一次偶然事件。
實際上以下3個看得見價位的接盤數量始終在變,而且變來變去最後總是差不多。
在幾十秒鍾的時間裏幾乎有相同的單子既出又進,也許我們可以頑固地認為這是市場上單子不斷地被撤掉而同時又有很多買單湧進來,恰好其總數在每個價位上都幾乎相同。
如果我們這樣想的話恐怕永遠也做不好股票。
頻繁的換單是本案例一個幾乎不被人察覺的細節。
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在同一個價位頻繁的撤單然後又掛單,這隻能是出於一個人的意願而不是市場的自發行為,我們必須相信這一點。
現在的情況是存在某個人將前麵的單子撤下來後又掛上去,假設掛單的數量就是撤單的數量,那麼該價位的接單總量並沒有改變。一般我們把這種人稱為盤中的主力,否則就是一個腦子有問題的人。盡管主力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但操作時完全有可能是一個人。
那麼主力的目的是什麼呢?
一個價位上的接單數量有時候並不是真的隻有一張單子,特別是對於比較大的掛單一般都會是幾張單子的組合。根據交易的優先原則,第一是價格,第二是時間,因此在同一個價位上早掛進去的單子就排在前麵,就應該先成交。
當前麵的單子撤下來以後,後麵的單子就排到前麵去了,如果後麵的單子還是自己的就繼續撤單,直到其他人的單子排到最前麵。
這是主力的第一個目的:讓市場上已經掛進去的買單盡量成交。
如果一味的撤單,那麼底下的接盤會越來越少,市場上新的買單也就不會再進來,而且拋盤會越來越大。於是再重新把單子掛上去,維持原來的總量,使得偶爾看一下接拋盤的投資者始終覺得接盤還是很大。
這是主力的第二個目的:吸引市場新的買單,威嚇市場賣單。
說到底,主力隻是通過不斷地撤單和掛單手法,讓盤中已經掛出去的市場買單先成交,同時也不失去市場接盤很大的假象。
既然我們已經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實際上也就識破了主力的假象,而且我們對於主力的一些背景其實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基本麵上有一些相關的利好,但隻是一種非常縹緲的概念,在市場越來越理性的時代很難靠這種利好產生大的上升行情,因此該股不應該有大的動作。
現在既然出現大量跳高開盤,說明有主力藏身其中,目的是希望借所謂的利好推升股價。確實也會有主力借一些不著邊際的利多消息,推升股價而最終獲得成功的。
本案例在開盤後即慢慢回落(事實上開盤價就是最高價,但當時還無法肯定),這在當時也不能說明什麼,也許回落以後還會回升。但在股價回落過程中的頻繁換單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主力非常希望市場上的買單進場,因此起碼可以肯定該主力並不是剛剛建完倉的主力。
實際上由於當時的股價是該股4年來的新低,因此主力一定是被套的主力。
當然,主力這樣頻繁的換單,也許真正到了第一接盤價位時是會撤掉一些自己買單的,但無論如何還是有可能買進一些籌碼,所以至少可以知道主力認為當時的價位,即8元左右的價位,是一個可能成為底部區域的價位。
但無論如何這個盤中主力並沒有準備一直往上做的跡象。
假如我們要做投資決策,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的確,該股當天拉出光頭陰線以7.94元下跌0.06元收盤,3個月以後該股跌破7元。
這裏提出一個小小的問題:主力如何知道市場的接單排在第幾張呢?
我們當然不知道,主力也很難知道,但主力完全可以有辦法讓市場上的單子排到最前麵。
假如某價位上有200手的接盤掛在那裏,其中主力隻有150手的買單數量,其中一張是100手而另一張是50手。
因此主力將自己的兩張買單全部撤下來然後再重新掛上去,這樣就能確保市場上的50手單子(不管它是由幾張合成)先成交。
本案例隻是談了買單的頻繁換單這一細節。其實在賣單中有時候也會出現,但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如果賣單不斷被撤掉又掛上,那麼結果就是市場上的賣單先成交而且上檔的賣壓非常大,看上去股價難以上漲,當然這隻是主力要告訴我們的,真正的目的極有可能是主力在將那些市場的賣單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