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立秋時天氣依然較熱,再加上秋季不時的一兩場雨水,導致濕氣較重,天氣的主要特點就是濕熱,因此,此時還要注意防濕熱。到了中秋,天氣就會逐漸轉涼,氣候開始變得幹燥,這個時候應當注意滋陰潤燥。
在前麵的章節之中我們提到過六邪:風、寒、暑、濕、燥、火,這六邪都是致病因素,可以相互轉化。因此,秋季防濕熱的時候還要注意防燥。
燥邪傷肺,肺的正氣被傷就會導致外邪侵襲,秋季來臨前,人體中仍然有殘留的濕熱邪氣,不注意潤燥養肺,肺就會在濕熱之邪的侵擾下發生疾病,甚至誘發肺濕熱。濕熱從上焦傳到下焦,因此,秋季不注意養肺,身體就會生出濕熱。
滋陰潤燥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食養法,平時可多吃些百合、銀耳、甘蔗、蘿卜等。還要注意謹防濕火。潤燥但卻易生濕熱的食物應當少吃或不吃。吃潤燥的食物時可以加些化濕清熱食物的攝入。
秋季應當注意保養肺髒,因為肺怕燥,可以吃些養肺的食物,主動咳嗽,采取循經按摩的方法養肺。適當選擇些有滋陰潤肺之功的中藥材做成藥膳,如西洋參、太子參、白果、白芍、萊菔子、蓮子、核桃仁等,這樣秋季時即可確保體內陰陽之氣的平衡,身體即可有效避免外邪的侵襲。
秋季滋陰潤燥的過程中應當掌握好補益的度,不能太過,防止產生濕熱,損傷身體內的正氣,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