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談談寫“新聞感覺”(1 / 3)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那麼感覺呢?感覺,應該是新聞的靈魂。寫感覺,就是寫被深刻認識了的事物本質的真實,寫記者對采訪到的新聞事實經過分析和提煉之後,在頭腦裏烙下的最深刻、最敏感、最動人的新聞真實。這樣的新聞報道才有生命力,才能夠充分發揮新聞報道特有的教育和感召作用。

感覺,實際上是刹那間產生的一種思想火花,也是一種修養和靈感。眾所周知,感覺可分為藝術感覺、音樂感覺、科學感覺、新聞感覺,等等。新聞感覺,筆者認為就是新聞真實與記者的思想認識相碰撞而發出的那種光華,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用自己特有的新聞敏感、新聞修養所觸摸到的新聞真實。如同藝術家塑造藝術形象必須用藝術靈感去品味生活一樣,新聞工作者必須通過采訪先找到新聞感覺,然後才能用新聞敏感這把裁刀去截取價值最高的新聞真實。筆者在二十多年的新聞生涯中,越來越清楚地感覺到:無論寫消息、寫通訊、還是寫評論,既離不開新聞真實,也不能簡單地描述新聞真實,而是必須用自己多年曆練出來的新聞敏感去捕捉最本質的新聞真實,並用最明快的文字加以表述。記得有一位相聲演員曾引用陸遊的名言“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的道理,說相聲創作本身是社會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的反映,而如果藝術家的洞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尚處於一種迷惘狀態,就不會有創作的靈感和欲望,即使勉強憋出來,其作品也一定是蒼白無力的。這個例子正好說明了如果沒有新聞敏感,就找不到新聞感覺,因而也就寫不出好的新聞報道來。今年1月7日的《參考消息》報道《李遠哲成為台下任“閣揆”優先人選》,消息開頭就說“下任‘行政院長’人選可能出現黑馬”,就是記者對大量事實分析歸納後捕捉到的新聞感覺,發揮了先聲奪人的作用,消息接下來簡明扼要地記述了記者找出這種感覺的事實依據。所以,如果問新聞報道為什麼要寫感覺,就是因為單純的新聞真實不足以發揮新聞特有感召的作用。

這些年來,筆者接觸了大量新聞報道,其中相當多數報道蒼白無力,除了套話之外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實堆砌,有的甚至連新聞都構不成。尤其是那些經過記者現場采寫的報道,在不同記者的筆下報道的感染力大不相同,其區別就在於是否找到並抒寫了新聞感覺。凡是找到了新聞感覺的報道,不僅有靈氣、有力度,而且品位也很高。而那些沒有找到新聞感覺的報道,由於隻平鋪直敘了誰都看得見的客觀現象,寫了皮毛忘了骨肉,抓住了表象弄丟了本質,因而其報道寡淡如水,毫無感染力可言。尤其是那些需要幫助人們消除對事件不確定性認識的報道,更需要記者下力氣去追尋、去挖掘、去抒寫感覺,而不能隻是單純地敘述客觀事實。比如,關於農業銀行“八五”期間累放農業和鄉企貸款1萬多億元的報道,有的記者隻是單純地報道了這個數字,而有的記者則除了記述這一事實本身之外,還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數字背後的故事。於是便沿著這一感覺深入挖掘,把新聞觸覺伸到了這一事實的核心,通過前後對比和對經營狀況的深入采訪,挖掘出1萬億元背後的真實,它說明農行改善了經營管理,資金實力在不斷壯大,意味著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有了資金保障。這樣就提高了新聞報道的含金量,給人以希望、以信心。可見同一事件,單純寫事實與寫感覺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要寫新聞感覺,首先必須找到新聞感覺。美國《底特律新聞》的社論作家傑克·海敦在《怎樣當好新聞記者》一書中說:“新聞專業的學生應該像哲學家培根一樣,把一切知識都當作自己的領域。”“知識麵越寬,就越能寫好各種各樣的題材。要把複雜的問題寫得條理分明,就必須吃透這些問題。”我想,他說的知識應該是廣義的。對我們新聞記者來說,不僅包括各學科、各門類的知識,更包括中央的方針政策、社會民俗風情以及記者自身的修養和體驗,等等。比如金融產業報記者就必須經常研究金融經濟政策,吃透精神實質,並將前後的政策進行比較,弄明白新政策的針對性,這一點非常重要。隻有經過這樣的比照、探究、掌握事情的本質,才有利於磨礪自己的新聞觸覺,提高洞察力,新聞敏感度才能不斷提升,抓問題才能切中要害。同時,還必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要了解基層、了解實際,了解其中人的思想、心態和相關活動情況,從而找準政策和實際的結合點,在上下對接中融會貫通地去思考、去挖掘新聞的本質。而這本質,就是新聞感覺。有了這樣得來的新聞感覺,才能準確、透徹地寫好新聞報道。也就是如果要報道好中央的方針政策,就必須深入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而要報道好基層的情況,更需要了解中央的精神。隻有這樣,才能找準新聞感覺,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寫出社會需要的好的新聞報道來。因為不能想象一個不符合實際的方針政策會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更不能想象一個違背中央政策的做法會成為一條好新聞。筆者對此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