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山長青,澗水長藍”——綠色經濟概論(1 / 1)

綠色經濟不是趕時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時代的必然選擇。我國資源和環境的生態成本相當於GDP的3倍!未來我國的環保支出將超過國防開支,為什麼?就是為了如歌中所唱:“高山長青,澗水長藍。”

【案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教授華萊士,在考察亞馬遜河熱帶雨林生態平衡時發現,那裏有一種名叫蟻熊的動物,是吃螞蟻的高手,一隻蟻熊平均每天要吃掉1.8萬隻螞蟻!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種蟻熊有一種特殊習性:它在吃螞蟻時決不斬盡殺絕,讓螞蟻絕子絕孫,而是網開一麵、留有餘地。它每每挖開一個有成千上萬隻螞蟻的窩時,隻吃掉其中的一小部分螞蟻。即使它最貪婪,也僅僅吃掉其中的500隻螞蟻,其它的全部放生,然後徑自尋找下一個螞蟻窩。

蟻熊的這種習性,被人們稱之為“蟻道主義”。它之所以這樣做,或許是它很清楚:要使自己的種群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須讓自己的食物來源——螞蟻家族——子子孫孫生存、繁衍下去,隻有螞蟻們生活得好,自己才能生活得好,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說,蟻熊的這種“仁慈”、“寬厚”是基於動物本能的自身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需要,那麼從人類社會角度看,它更是一種綠色經濟、和諧經濟的偉大行為。

因為相對於人類而言,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瘋狂破壞,正在遭到各種報應。從這個角度看,人不如蟻(蟻熊)也!

華萊士從自己的觀察中得到啟發,回去後向美國政府提出了“立即封井,停止開采僅有20年儲量的本土石油,給子孫後代留作遺產,大力開發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資源”的建議。

美國政府采納了他的合理化建議,從2000年1月1日起,美國本土油井正式開始全麵封井、停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