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看出,標準①~③確定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準則;標準④~⑤確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準則。如果隻能滿足前者,還隻是一種低標準的綠色經濟標準;隻有同時滿足上述所有條件,才是高標準的綠色經濟標準。
道理很簡單,因為人類在謀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實踐中,除了要從自然界獲取資源供給外,還必須從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中獲得支撐。這種雙重關係,構成了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運動過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部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物質交換關係就無法存在,當然也就談不上社會和諧了。
綠色標準認證
綠色標準的基本標誌需要通過認證來加以確定。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綠色標準是支撐綠色經濟的骨架。如果沒有綠色標準認證,而是各說各的,這樣的綠色經濟無疑就成了一種遊戲。
中國綠色經濟聯盟工程總策劃程韓臨認為,綠色標準包括由權威機構製定、頒布、實施的,一切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有利於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各類綠色管理認證標準、產品質量認證標準、環保認證標準等。
按照對綠色標準實施主體的約束力來劃分,綠色標準可以分為以下3類 10:
第一類綠色標準,是指由各國政府及權威部門、國際相關專業組織機構等製定的硬性技術性法規性標準。如由農業部門製定的“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環保部門製定的“環境標誌使用標準”、歐洲標準組織製定的“歐Ⅲ汽車行業標準”、國際標準組織製定的“ISO14000環境管理認證標準”等。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具有剛性。
除此以外還有:綠色產品標準、綠色食品標準、綠色農產品標準、有機農產品標準、綠色電器標準、綠色建材標準、綠色住宅標準、綠色建築評估體係標準、綠色家具標準、綠色中藥標準、藥用植物綠色出口生產基地行業標準、飼料獸藥綠色標準等。
第二類綠色標準,主要是指區別於剛性標準,具有彈性的一些軟性標準。如綠色形象大使推選標準、生態標誌認證標準等。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中經常會出現孕育剛性標準的母體。
除此以外還有:綠色資本評估標準、綠色財富評估標準、人力資本評估標準、綠色手機標準、綠色駕駛標準等。
第三類綠色標準,是指剛性和彈性標準相融彙的複合性標準。如為創建綠色城市、綠色園區、綠色社區等製定的相關標準。
除此以外還有:政績考核的五大綠色標準、綠色企業標準、綠色醫院標準、綠色飯店標準、綠色商場標準、綠色市場標準、綠色家庭標準、綠色文化場所標準、綠色社會標準等。
綠色產業,循環經濟是其核心
綠色經濟作為一門新學科,它和其他學科如循環經濟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綠色產業的“綠色”,是比照現在國際上通常以“黃色產業”指代傳統農業、以“黑色產業”指代現代工業,而得到的形象表述。
綠色產業的本質,是指社會、經濟與環境、資源和諧的協調發展。也就是說,隻要這種產業對人無害或危害不大,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無論它的作用對象是否綠色,都可以稱之為綠色產業。
從狹義上看,綠色經濟主要是指綠色產業,而綠色產業的核心一是循環經濟,二是可持續發展,其中主要又是環保產業和生態產業。廣義的綠色產業則涵蓋國民經濟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全部。
究其原因在於,21世紀世界產業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以及產業結構演變的全方位變化,歸根到底,表現為產業結構的軟化和綠化。換句話說,產業結構知識化、生態化,以及相互協調和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產業革命、產業調整浪潮的實質和方向。
所謂產業結構綠化,本質上是指產業經濟的生態化,與生態的產業經濟一體化。這表明,發展綠色經濟,核心就是要走綠色經濟產業化經營之路,大力培育綠色產業(生態產業)。而循環經濟是它的主要表現方式。
可以說,循環經濟是綠色經濟宏觀背景下的微觀綠色經濟。
正因為循環經濟在綠色經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本叢書單獨將《循環經濟》作為其中的一冊加以重點闡述,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閱。
1 《生態安全與綠色經濟》,2006年6月5日中國環境生態網。
2 Lex:《中國離“綠色經濟”有多遠》,2005年11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
3 《生態安全與綠色經濟》,2006年6月5日中國環境生態網。
4 蒙會仙、楊曉華:《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綠色誠信》,2005年11月23日攀枝花市公眾信息網。
5 Lex:《中國離“綠色經濟”有多遠》,2005年11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
6 黃勇:《亞太國家須著力構建綠色經濟》,2006年5月10日中國環境報。
7 Lex:《中國離“綠色經濟”有多遠》,2005年11月29日英國金融時報。
8 羅來武:《以“和諧”統領江西經濟社會發展》,2005年5月13日江西師範大學網。
9 許文興:《南平:建設綠色經濟強市》,2002年1月22日福建日報。
10 張利、王洪波:《綠色標準是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2004年6月8日中國創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