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上的複雜性
綠色GDP中的“資源”和“環境”兩個詞,雖然“好說”,可是核算起來卻非常複雜。究其原因就在於,許多資源耗減、環境損失內容非常繁雜,更難估價,更談不上精確計算了。
例如,資源有多種類型,而它們的耗減成本是很難估價的。
以森林資源為例,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如果森林的采伐速度沒有超過森林的自然生長速度,森林資源總量就不會減少。相對來說,森林麵積、林木資源的耗減成本估算起來還容易一些,對於森林具有的保持土壤、涵養水源、淨化空氣、防風固沙、旅遊休閑等各種功能的經濟價值,又怎麼來精確計算呢?
對礦產資源的耗減成本也是如此,很難估價。因為大部分礦產資源是不能進行交易的,你根本找不到相應的市場價格供參考。
不合理使用土地,也是一種資源耗減成本。它對土地生產能力下降的直接作用,甚至勝於過度使用化肥、用被汙染過的水進行澆灌等方式。可是,要對這種成本進行估價很不容易。與此相類似的,還有過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草原麵積減少;過度開發水資源,導致江河斷流、地麵下降;等等。用“代價慘重”來加以形容,完全合適;可是要想計量這種代價有多麼慘重,就很困難了。
還有就是空氣、水體的質量下降。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許多地區的廢棄物大大超過大氣和水的消化吸收能力,從而導致空氣和水體的質量下降。要想計算把受到汙染的空氣和水治理到一定標準所需多大成本,非常困難 2。
所有這些都表明,要對我國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代價進行科學合理的估價,從而計算出科學的綠色GDP來,絕非易事。至少,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計算出完整的綠色GDP來。
更不用說,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環境、社會三大係統的協調發展,綠色GDP隻是在GDP基礎上考慮了環境因素,或者說,隻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經濟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沒有考慮經濟與社會、環境與社會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的作用大小呢!
正因為存在著上述兩大難點,所以目前總的觀點認為,綠色GDP隻是反映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之一,在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的同時,沒有必要過分誇大它在反應可持續發展方麵的作用。
甚至,連一些著名專家和高層領導也在質疑這個問題。2005年5月,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中國循環經濟高峰論壇上提出:“我們有必要計算綠色GDP嗎?”語驚四座 3。2006年3月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更是認為,綠色GDP目前在中國不具有可行性 4。
綠色核算,核心就是綠色GDP
上麵那麼多次提到綠色GDP,那麼,它是不是就是本章要說的綠色經濟核算呢?應該說,這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並非相同概念。
綠色GDP是綠色經濟核算的主體和核心
綠色經濟核算,全稱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簡稱綠色核算,它應當包括以下兩層含義:
一是麵向微觀經濟單位(具體的企、事業單位)的綠色會計核算。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在充分考慮經濟外部性的基礎上,對微觀經濟單位進行記賬、核算。
二是麵向宏觀經濟單位(國家、地區)的綠色國民核算。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在充分考慮了經濟外部性的基礎上,對宏觀單位總體行為進行記賬、核算。這種綠色國民核算,又被稱之為綠色國家(地區)會計。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雷明認為,從可持續發展概念出發,綠色GDP核算可以在GDP核算的基礎上,通過以下調整得到:
①當期自然資源耗減和環境退化貨幣價值的估計。這一項目的調整,主要是傳統GDP中沒有計入的自然資源耗減和環境退化部分。
②當期環境損害預防費用支出(預防支出)。
③當期資源環境恢複費用支出(恢複支出)。
④當期由於非優化利用資源而進行調整計算的部分。
綠色GDP核算,是綠色經濟核算的一部分,是綠色經濟核算中處以最高層、最核心的部分,屬於一種總量核算。如果要係統、全麵衡量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僅僅依靠綠色GDP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依靠類似於反映收入分配狀況的基尼係數、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通脹率指標、反映人類自身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狀況的人類發展指標,等等,作進一步補充 5。
綠色經濟核算是怎樣進行的
根據上麵所述,讀者一定會覺得綠色經濟核算異常複雜,根本不具備可行性。有的甚至認為,不僅現在如此,將來恐怕也行不通。為了澄清這方麵的認識,這裏來看一看綠色經濟核算究竟是怎樣進行的。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院士介紹說,目前世界上資源環境核算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