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2 / 2)

那麼,伯克希爾公司的保險業務究竟能為巴菲特提供多少現金呢?從財務角度看,伯克希爾公司的保險資金主要又可以分為3大塊:股東資本金、用於再投資的留存收益、保險合同項下的淨負債準備金(浮存金)。

其中,股東資本金基本上不會改變,但也可能會因為超麵值繳入股本發生輕微變化。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本資本金餘額,2003年為262億美元、2004年為263億美元、2005年為264億美元,就能說明這一點;用於再投資的留存收益2003年為319億美元、2004年392億美元、2005年477億美元;浮存金金額2003年為442億美元、2004年為461億美元、2005年為493億美元,2015年已增加到877億美元。

以2005年為例,當年年末伯克希爾公司的留存利潤和資本公積金為741億美元(477億美元+264億美元),按照保險業會計準則認定的法定盈餘為520億美元。由此可見,伯克希爾公司當年從保險業務中產生的現金1261億美元(741億美元+520億美元),與其負債(即上述493億美元的浮存金)相比,實際上要高出1.5倍。

在巴菲特眼裏,伯克希爾公司保險業務的承保和對外投資是完全獨立的兩個領域。所以,他把保險業務的承保完全放手給其他人,評估承保業務業績時也完全不考慮投資收益;而集中了公司所有現金流的對外投資,則由他親自負責。

從現金角度看,伯克希爾公司的保險業務為巴菲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伯克希爾公司的對外投資則需要把這些現金用出去,賺取更大的收益和現金流。要知道,當最佳投資機會出現時,別人想買而沒錢買、巴菲特想買就能買,這時候的投資獲利是相當驚人的。

為了確保手中握有更多的現金儲備,伯克希爾公司從1967年以來一直就沒有分配過紅利,從而使得伯克希爾公司的現金越來越多。

巴菲特認為,越來越多的現金實力,一方麵能為保險業務提供強大支持,另一方麵也能為巴菲特在關鍵時刻以最低價格購並公司提供保證。

不難看出,這正是幾十年來伯克希爾公司能取得超額利潤增長率的主要秘訣,是別人想學而學不像的。

【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訣】

巴菲特作為伯克希爾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最大的權力就是掌握公司的全部現金,想什麼時候買什麼樣的股票就能買,完全不用擔心資金問題。隻要投資策略正確,這時候確保獲利大大超過同行幾乎是必然的。

[1]從1965至2018年3月末的53年間,伯克希爾公司的每股市值增長了15369倍,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僅增長155倍,前者超越後者152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