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的醫生說了這句話,感動了公眾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以下簡稱“南京鼓樓醫院”)坐落於古都南京,在國內素有“人文醫院”的品牌美譽。
一天下午,劉大爺覺得身體不適,於是獨自前往南京鼓樓醫院,沒想到在距離醫院急診約300米的人行道上暈倒。醫院的一位醫生正好下班路過,他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幾分鍾後,醫院的醫護人員推著平板車跑來支援,經過十幾分鍾的急救,老人恢複了自主心跳。
在急診室裏,老人的心電圖結果提示是心肌梗死。緊急之下,盡管老人的家屬未能及時趕過來,但醫務人員和家屬聯係並請示過相關負責人後,依然爭分奪秒地為老人進行了急診導管手術,將老人的生命從死神手中成功奪回。
第二天上午8點,在醫院早交班會上,急診科王主任簡短地向醫院領導彙報了這件事,醫院品牌運營部門立即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新聞品牌價值。
不過,醫務人員見義勇為的新聞太常見了。如何通過這件好人好事來傳播醫院救死扶傷、見義勇為的擔當精神?如何讓大家願意通過這件事去主動傳播醫院品牌?
三個字:要好看。
要好看,就要找到與其他類似事件報道不同的切入點。醫院品牌運營部門采訪了當時參與搶救的幾名醫護人員,很快弄清了事件的來龍去脈,獲得了一個讓他們眼前一亮的細節:
導管手術治療本來需要本人或家屬簽字才可以進行,但當時老人的家屬在電話裏對醫護人員說最快也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趕到醫院。如果等家屬趕到再做手術,老人的心髒很可能會再次猝停,引發腦損傷,就算搶救過來,以後也可能會成為植物人。正當負責手術的醫護人員束手無策時,急診科王主任說:“他的所有責任由我來承擔,你們去救吧。”
在醫患爭議風險極高、患者維權意識極強的當下,作為一名有著多年臨床經驗的主任醫師,王主任非常清楚這句話帶來的風險。但在救人和擔責麵前,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救人,把生機帶給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把風險留給了自己。
這份擔當和勇氣深深打動了無法立即趕到醫院的患者家屬,他們在電話裏告訴醫護人員:“你們盡管救,我相信你們!”沒有什麼比這份擔當和信任更能體現品牌價值;沒有什麼比這份擔當和信任更能打動人心!
醫院品牌運營部門抓住了這個細節,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傳播。旋即引發巨大反響。
試想,如果不是有了“所有的責任我來承擔”這個切入點,這則醫護人員見義勇為的新聞就可能像很多類似新聞一樣淹沒在茫茫信息之中。品牌傳播就像打牌:要想贏,重要的不是手裏有多少好牌,而是你打算如何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