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家記住的品牌都有一個共性:有故事。
講好品牌故事,就是從第三者或者第一人稱的視角,采用對話、白描、場景再現等方式,生動地描述與品牌主題有關的事件,突出事件中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的情節和語言,引起人們的代入感和認同感,讓品牌形象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人心。
1.要善於打造醫院的故事倉庫
每天,各式各樣的人在醫院裏來來往往,無數悲歡喜樂在醫院輪番上演,為醫院品牌傳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我們要留意收集和整理各類打動人心、發人深省的事例,根據事件本身蘊含的戲劇性情節或情感內涵,分門別類地建立起醫院的“元素材庫”和“元信息庫”。在進行醫院品牌傳播的過程中,善於將這些事例與醫療技術、服務品質、科室形象推廣等內容結合,吸引公眾的興趣和注意力。
2.要關注普通人物的遭遇命運
故事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是人的遭遇。刻板的、一味高大上的人物描述無法獲得公眾的共鳴,甚至會引發反感和信任危機。我們既要重點打造醫院的名醫名家,用以點帶麵的方式彰顯醫院在醫療服務水平和技術創新上的成果,也要關注能讓人獲得更多代入感的普通人物,按照“要展現,不要講述”的敘事原則,挖掘普通人物的性格特征,關注他們的命運遭遇,以及他們所看到、想到、感受到的人間冷暖,用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讓醫院的品牌故事多一分親和力和說服力。
3.要善於以小見大顯真情
講好故事的要訣就是能夠見微知著。要善於從小的場景、一兩句精彩的對白、細瑣的形態動作上捕捉到品牌傳播的切入點,從小事入手,讓醫院的品牌形象更加豐滿立體。對於醫學案例傳播而言,我們更要善於撇開抽象的概念原理和術語,選取那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個別案例和現象,從第一人稱的視角,通過深入淺出的具體描述,讓品牌傳播生動起來。對於設施設備、專題會議、行政活動等“程式化”內容,我們可以將之關聯到具體的事實和個人經曆,以此作為突破口,讓品牌傳播擺脫一成不變的呆板,變得輕鬆有趣。
4.要講究敘事技巧增加感染力
為了增強故事的可讀性和可信性,我們要注重語言表達的流暢、故事細節的描繪、人物言行的刻畫、故事場景的設置、背景環境的交代等,善於采用富有時代氣息、充滿生命活力的流行詞彙,讓故事既通俗易懂又生動有趣,讓人百讀不厭。我們要善於通過故事中人物的觀察和感知視角,借他人的視角講故事,吸引公眾的眼球;善於從多個角度闡述觀點,讓故事主題明確、邏輯嚴密、情感自然,增加故事的說服力,提高品牌傳播的“口感”。
【鏈接】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醫生真敢說“不”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以下簡稱“中山六院”)是一家學科特色鮮明的綜合性三甲醫院。中山六院微信公眾號運營團隊的小夥伴們戲稱自己是“中六君”,他們不甘追隨別人的腳步,總想折騰點更加精彩的事情,為的是在名醫名院紮堆的百裏羊城,讓醫院的品牌更加為人所服。
這一天,在一大堆通訊員提交的素材中,麻醉科通訊員發來的一則信息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因手術量增加,麻醉科的護士們連續多日加班加點,有人出現頭暈、心悸等狀況。為此,麻醉科主任在科室的公告板上寫下一段“警告”,要求科室同仁注意身體,不要太辛勞:“近期連續出現有職工在頭暈、明顯心悸等狀態下堅持加班,在此給予慰問,但不表揚!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報告同事及上級醫生,就地休息並進行初步檢查,有不適要進行全麵檢查,基本恢複後要有家人來接;若家在外地,請本科職工做好照顧工作。”
與傳統的科室管理思路不同,這位科主任對勤奮忘我工作的同事不是表揚勉勵,而是警告勸誡。看似嚴厲不近人情,其實是把同事當成自己家裏人一樣誠摯關愛和深情體恤。這種敢於說“不”的行為,讓人為之一敬,也具備了與眾不同的新聞傳播價值。
中六君找到麻醉科主任,詳細了解了這則“警告”的來龍去脈,跟拍了麻醉醫護人員的工作場景留作進一步報道的新聞素材,之後擬好新聞宣傳稿,通過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刊發,同時轉發本地各大媒體,請他們進行同步推送,聯合發聲。
果然,這則與眾不同的新聞很快引起公眾和媒體濃厚的興趣,白衣天使光輝的形象、醫院人性化的管理,因這則敢於說“不”的宣傳報道而為人所知,一夜走紅。
其實,說“不”,不僅僅是認真的思考,更是不因循守舊,不隨大流,敢於突破自我。這也是很多爆款之所以成為爆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