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媒體背景下,品牌傳播的方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複雜的變化:語言個性化更加突出,受眾選擇更加多元,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傳播速度更加快捷。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品牌傳播要跟上時代潮流,與時俱進。
1.強化受眾思維
媒介的全麵融合讓醫院品牌傳播的形式、平台和渠道得到了擴展,也使得醫院品牌傳播的競爭壓力驟增。在傳統的傳播思維中,我們通常從醫院品牌戰略的高度和醫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選擇品牌傳播的方式、方法、內容和時機,領導、同事們滿不滿意是評價品牌傳播效果的依據,醫院品牌傳播的方案及效果評估以醫院領導層的意見為準。但在融媒體環境中,跨平台的資源聚集分散了受眾的注意力,可供選擇的品牌信息更加多樣。如果不能盡快獲得受眾的信任,品牌傳播將流於形式,失去傳播的意義。我們隻有將品牌傳播的重心聚焦於受眾,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為出發點,讓他們感受到醫院品牌能給予他們關懷、友愛、尊重,才能獲得他們的青睞。
2.學會融媒體語言
融媒體技術讓信息更新的節奏加快,隻有吸引受眾的關注,才會引發他們對品牌傳播內容的解讀。我們要緊緊跟隨時代的節奏,學會通過引申、比喻等修辭手法對用詞遣句進行解構;善於運用新造詞、新義詞等豐富語境,使語言更為簡單明快、生動幽默、“接地氣”,進而拉近與受眾的心理距離;多用感歎、疑問等語氣較為強烈的句式或改寫、仿擬等流行句式,滿足受眾的獵奇、求異心理。要增加品牌傳播的社交屬性,積極學習和使用網絡社交工具,改變醫院品牌較為冰冷、嚴肅的風格特征,讓品牌傳播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3.讓傳播內容盡量可視化
在媒介融合的當下,受眾麵對的信息選擇是多樣的,他們更願意選擇直觀、形象、動態的可視化信息。相較於傳統的表現手法,可視化的表達方式給予受眾更多的視覺衝擊,在品牌傳播的體驗上更加直觀、有趣。隨著大數據技術和融媒體技術的深度結合,品牌傳播將不再僅僅是圖文編輯與醫學知識的簡單組合,還應該具備交互功能,能為受眾提供富有視覺衝擊力、可交流互動的可視化體驗。
【鏈接】
安徽省立醫院的一張小紙條為何獲得千萬人點讚
前一陣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安徽省立醫院”)的一張餐巾紙“火”了。在醫院的餐廳裏,有一份沒來得及吃完的餐盤下壓著一張餐巾紙,上麵寫了六個字:“勿動!!插管去了。”
這是醫院麻醉科的一位醫生留下的。當時,正在醫院餐廳用餐的他突然接到急診科的電話,為了趕過去給急診病人插管,他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並在離開餐廳前留下了這張紙條,還拍了一張照片作為“證據”。
就是這張不起眼的照片,吸引了各路媒體的注意。不到一周的時間,“勿動!!插管去了”這六個字的相關報道在互聯網上的閱讀量突破了四千萬,成為網絡上熱議的爆款話題。
為什麼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能成為引發廣泛關注的爆款話題呢?
因為在其背後,是一支精通融媒體傳播之道的品牌運營團隊。他們把融媒體思維貫通於醫院品牌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挖掘品牌訴求點;注重渠道資源整合,不斷打造品牌吸睛點;注重民意訴求互動,不斷引燃輿情爆發點。
醫院品牌運營部門的負責人在微博輸入醫院的名稱進行檢索時,在一名地理位置定位在本院的博主的微博內容中發現了這張照片。
負責人認為,這張照片真實反映了不為人熟知的麻醉師的辛勞與不易,傳達了他們對職業理想的堅守、對患者的認真負責,充滿正能量,具有爆款話題的潛質。
醫院品牌運營團隊迅速聯係上這位醫生,與他進行了細致的溝通交流,了解事件的細節和青年醫師的日常工作、生活。他們還采訪了麻醉科主任、膳食科科長,了解科室管理和工作流程,收集整理好相關照片和文字資料,推送到網絡上,吸引了媒體的注意。
各路媒體紛至遝來,醫院根據媒體的不同采訪需求和側重點,分類提供相關資料和照片,安排專人陪同媒體在醫院進行采訪,充分滿足媒體的采訪訴求。在醫院的積極支持下,各大媒體根據醫院提供的內容,通過各自的渠道進行推送,形成了多輪傳播態勢。
隨後,醫院品牌運營團隊安排專人收集、分析網友評論和留言,與公眾進行交流。這種主動開放的自信、及時友好的互動,滿足了公眾的心理。
就這樣,醫院品牌運營團隊憑借對傳播技巧的嫻熟運用,隻用一張照片就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情感共鳴,成就了一段品牌傳播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