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認識醫院品牌危機(1 / 2)

1.讓醫院品牌陷入危機的七大黑手

品牌危機的實質是信任危機。醫院品牌危機從何而起?總的來說,有以下七個源頭。

(1)管理響應遲鈍

醫院管理理念不明確,缺乏清晰的品牌規劃。管理體係缺乏品牌文化的引領,院科兩級脫節,品牌管理缺位。管理層自我約束不嚴,內部凝聚力不強,存在部門主義、利己主義和逐利化傾向。醫院管理層級僵化,內部信息溝通不暢,對隱患察覺能力和反應能力不強。

(2)醫療質量缺陷

醫療質量管理不嚴,對新技術、新項目、新設備的應用掌握能力不夠,醫療風險防控不力。“三基三嚴”(三基三嚴,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即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編者注)培訓和考核不到位,醫療質量不穩定。突發事件處置培訓和考核的頻次不夠,應急反應能力不強。學科建設乏力,學科人才梯隊斷層,核心醫療技術優勢不突出,醫療技術實力與同行相比缺乏競爭力。

(3)服務流程疏漏

未能真正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醫療服務和後勤保障流程不完善,無法達到患者的心理預期。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成果,服務流程耗時而煩瑣,服務效能無法滿足醫療業務發展的需求,引發患者不滿情緒。患者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監測預警機製,自查自糾能力不強。

(4)醫患溝通失效

醫患溝通技巧的培訓不足,醫院員工缺乏主動溝通意識和擔當意識,不善於引導公眾情緒。權益意識不強,對自我隱私和患者隱私保護不力,醫患之間缺乏足夠的信任感。未能建立患者滿意度日常評價工作機製,考核激勵製度不健全,品牌美譽度不高。醫學科普工作流於形式,患者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醫院品牌的信任度不夠,對疾病的認知有觀點差異。

(5)醫媒關係淡漠

媒體聯絡聯誼機製不健全,未能與媒體形成穩定的良性互動。院務公開及醫務公開製度落實不力,醫院信息發布披露不及時、不主動。醫院品牌策劃能力不足,與媒體之間缺少有效的話題交流。品牌運營人員與媒體接觸中存在“生、冷、硬、推”現象,引起媒體抵觸。忽視新媒體采編群體,未能構建起和諧的自媒體生態關係。

(6)主觀惡意誹謗

同行業競爭者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對醫院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形象詆毀。部分媒體從業人員或機構因個人訴求未能滿足或主觀偏見,通過媒介渠道製造和散布虛假信息,或對醫療缺陷進行放大。少數個人或組織因對醫學知識的認知差異或對醫療服務不滿,出於報複或輿論施壓等心理,對醫院品牌形象進行中傷。

(7)不可抗拒因素

因國家政策方針調整或新的法律法規出台,迫使醫院調整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給醫院品牌帶來戰略性的衝擊。因區域衛生規劃、機構編製調整對醫院運行結構和資源造成直接影響,給醫院品牌運營方策略造成壓力幹擾。因自然災害、戰爭、恐怖主義、烈性傳染病疫情、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醫院管理運行體係造成破壞,給醫院品牌帶來不可預料的損失。

2.品牌危機並不可怕

公眾對品牌的情感與認知是影響品牌信任的重要因素,危機雖然有可能對品牌產生負麵影響,但危機也會迫使醫院對自身的管理和服務進行升級完善,主動與服務對象溝通,加強與公眾的品牌聯係,轉危為機。

(1)品牌危機是一種特殊的傳播良機

危機傳播是信息傳播的一種特殊形式。為了實現自己的訴求,利益相關者會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對信息進行擴散傳播,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為了化解危機,醫院會披露相關信息,以維護自身的品牌形象。各路媒體也會根據各自的判斷和調查結論對危機事件進行報道。在多方博弈過程中,醫院品牌會獲得比以往更多的曝光度和關注度。醫院對危機的應對態度和處置措施會影響公眾對醫院品牌的評價,積極應對危機,開誠布公地介紹實情,敢於擔當,主動作為,會獲得公眾對品牌的好感,是品牌加分的機遇。

(2)品牌危機是一次難得的管理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