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創新人文管理。醫院以品管圈(QCC)活動為載體,不斷改進服務質量。重視巡視、巡查工作,對於發現的問題“找病因、明診斷、開方子、下猛藥”,針對醫療行風盲點、難點、痛點進行自查自糾,深挖深剖,立行立改,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梳理健全規章製度,構建製度嚴謹、監控嚴密、懲處嚴厲的管理體係,形成震懾力、約束力和影響力,出台了多個規範性文件,條理清晰,懲罰明朗,把醫療行風全部用製度進行規範,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讓老百姓看病就診放心。
五是共享發展成果。醫院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按照“多勞多得、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施績效分配,將管理要素、技術要素、責任要素引入績效管理,體現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和成績突出的部門和人員傾斜。充分發揮科主任的作用,強化二次分配,建立科主任基金。同時,醫院製定了科研、教學、學術津貼製度,充分調動科研積極性。
對外,醫院把改善患者的就醫感受,提高滿意度作為醫院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從環境、服務、醫療、護理、管理、公益等方麵全方位地推進。
一是優化布局,營造舒適的人文環境。醫院全麵開展6S管理,做到基本設施配備標準一致、擺放標準一致、管理標準一致。規範標識和科室部門名稱,暢通全院無障礙通道,完善無障礙設施。在醫院地域狹小的情況下,實施微循環改造,做到人車分流,美化院內環境。
二是改造流程,提供便捷的人文服務。全力打造移動互聯網醫院,實現從預約、查詢、支付到隨訪的全過程無縫銜接和全程信息化管理。開展一站式導診服務,統籌病人就醫全過程。規範標準化接待,實行歸口管理,執行首診首接負責製。推出“十大便民惠民”措施,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得到患者和上級的高度評價。
三是提升質量,大力推行人文醫療。優化就醫流程,製定並落實門診工作“五個當天”。推行加強急診“五個優先”,確保急重症救治綠色通道暢通。提升疑難複雜病人的診療能力,做到會診“五個到位”。把握好手術管理的“五個關鍵”,確保手術安全。落實科主任責任與管理,確定科主任專科門診日、查房日、手術日、病例討論日、科室學習日,嚴格執行外出請示報告登記製度。
四是創新服務,打造特色人文護理。加強基礎護理,開展優質服務,碎片服務係統化,建立服務體係,開展多種感動服務、暖心服務。全麵實施標準化護理服務單元建設,持續開展“站立相迎、責任到位、導航指引、無縫服務、心理疏導、平行溝通、降低分貝、操作洗手、家屬參與、一卡預約”的十大護理服務亮點。培養專科護士、專病護士,開展專科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出院隨訪有效開展複診預約、健康谘詢、社區幹預和家庭服務,積極探索延伸護理。
五是以人為本,努力維護患者權益。梳理製定醫院“維護患者十項權益的實施方案”,依據現有醫學模式和醫療準則,結合患者實際需求,提出維護患者的生命權、健康權、醫療權、被尊重權、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減痛權、隱私權、投訴權等十項權益,對每一條權益都提出具體標準和管理措施。
六是投身醫改,彰顯醫院人文公益。醫院以“三援一扶”支持基層,以“仁術博士團”聯係基層,定期到基層醫療單位開展講學、查房、義診,指導基層醫院管理和業務培訓;以“醫院集團”指導基層,通過醫院集團化運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揮品牌效應,提高醫院影響力和競爭能力。
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文化建設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提升了員工的人文素養,改善了患者的就醫感受,促進了學科的進步和管理的規範,擴大了醫院的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