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小記》有言:“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光榮還是屈辱都不會在意,隻是悠閑地欣賞庭院中花草的盛開和衰落;無論晉升還是貶職,都不在意,隻是隨意觀看天上浮雲自由舒卷。這是一種恬然自安的心境。
這句話描述的是一種心境:花開花落,歲月輪回,看庭前,一個“閑”字,盡是灑脫;雲卷雲舒,萬物變幻,隨天外,一個“漫”字,盡顯豁達。這與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這句話說的就兩個字:淡定。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漫長的寂寞旅程。滾滾紅塵何以安慰一顆寂寞心,那就是淡定的心境。淡泊寧靜是一劑強心針,讓因為寂寞而空虛的心變得充實。秉持采菊東籬下的怡然之心,將自己安放在世間紛紛擾擾中,不為名利所累,不受得失所苦,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在當下浮躁的大環境裏,我們最最需要的就是“淡定”。每個人都需要淡定的心態,隻有保持一份淡然,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才會處之泰然,遇到好事不會太過興奮而忘乎所以,遇到壞事也不至於悲傷得痛不欲生。
曆史上,有很多名人遇事都能處之泰然,做到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蘇東坡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他原來是一個翰林大學士,但因為政治原因,朋友都避得遠遠的。當他曆經人生萬般劫難後,終於領悟到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淡”。他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事情就是這樣的,當你把所有的人生味道都品過了,就會知道淡是另一種超凡的精彩。嚐盡人間珍饈美味,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飯、一塊豆腐表麵上沒什麼味道,可是這個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所謂千帆過盡的淡然隻有經過大起大落之後才會真正體會到。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不停地抱怨,感覺生活裏有太多的不公平、太多的不滿足。其實,這時候我們正如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總是向生活不斷索取著,就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越是擁有,越是擔心失去。而事實上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一旦失去,便再也找不到了,即使有些東西可以找回,恐怕也早已麵目全非了。
人們把握幸福,就如用手去握沙子,握得越緊,失去得越快。對於我們這些平凡人來說,有些幸福就如彼岸的花朵,隱約可見,卻無法觸摸。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對與錯,更沒有太多的仇與恨,何不看淡這一切?何必對那些永遠都得不到的東西耿耿於懷呢。當你付出真心卻不一定能換來真心,你會感覺後悔。其實,這大可不必,付出本身有時候也是一種快樂。隻要能夠擁有一顆平靜的心,多付出一點未嚐不是好事。計較太多,最後壞掉的是自己原本擁有的好心情,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我們何必要去做呢。
做一個淡然的人並不一定是壞事,這種淡然並不是不求進取,更不是樂於現狀,而是一種新的人生境界。麵對生活中的誘惑,或者說當你看到自己前方的路出現岔路的時候,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選擇,或者說不懂得如何去抉擇,那麼你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一個“利益”的怪圈,讓自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如果在這個時候你想要實現自己的成功,就要學會淡然地處理自己眼前的誘惑,最終實現自己的進步,淡定的人往往會變得理智,也會成為一位智者。如果你足夠的淡定,那麼你就不會懼怕人生中的寂寞。在你的人生中,你或許失去了很多,但是這個時候你應該明白自己擁有的也不少。如果你能夠看到自己得到的或者是說自己擁有的,那麼你就沒有失敗,最終也是會實現自己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