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是一種非常頑固的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其實,對於慢性腎炎患者而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身體出現水腫。當然了,水腫也是有所區分的。有的患者可能隻會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發現自己的眼眶和麵部有些腫脹,或者是在午後雙腿的下肢踝部出現水腫。可是有一些患者情況就比較嚴重,出現全身的水腫。
不僅如此,慢性腎炎還會引起高血壓,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理解。其實中醫上一直講,高血壓的發病和腎髒的虛衰有著很大的關係。
慢性腎炎最為常見的是蛋白尿和血尿,這也幾乎成為慢性腎炎患者必有的現象。就拿血尿來說,我們通過肉眼是可以發現的,這就是因為我們的腎髒過濾功能出現了問題。我們的腎髒就好像是一個過濾器,在正常情況下,會把廢棄的尿液排出體外,但是一旦患上慢性腎炎,那麼腎髒的過濾功能就會出現問題,把對人體有用的蛋白、血細胞等都排出到了體外,而這樣也就形成了蛋白尿和血尿。
除此之外,很多慢性腎炎患者是沒有其他特殊感覺的,隻會偶爾出現頭暈、乏力、腰痛等症狀,但是這些恰恰是慢性腎炎的早期征兆,所以,我們在平時應該注意自身的檢查,當自己感覺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比如出現了夜尿多、食欲不振、腰部酸痛,甚至是早晨起床身體浮腫等問題之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慢性腎炎呢?中醫認為慢性腎炎屬於水腫、虛勞的範疇,主要與肺、腎、脾、肝的虛弱和外邪的入侵有關係。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積極預防。首先不要疲勞過度,要放鬆,不要讓自己的壓力過大;其次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規律生活,並且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的素質;再次,要注意預防外邪的入侵,特別是細菌和病毒的感染,而這二者則是引起慢性腎炎最常見原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咽炎、支氣管炎等,都會讓腎炎更加嚴重。
我們中醫認為,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所以我們隻有調養好自己的身體,體內的各個器官才不會失衡,也才不會有疾病的出現。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必須吃飯,所以我們更應該在平時的飲食上麵多用心,想辦法既滿足口腹之欲,又能夠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積極功效。
對於慢性腎炎患者而言,平時要避免食用高蛋白的食物,應該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而且要以品種多樣、搭配合理、清淡可口為原則。在這裏我為慢性腎炎患者推薦一款平日裏的食療方:桑葚粥。
原料: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葡萄幹適量。
做法:將桑葚洗幹淨,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葡萄幹。
這款粥膳來自《粥譜》,桑葚有滋補肝腎、寧心利水的作用,生薏米能利水滲濕,葡萄幹味甘性平,能益氣血、暖肝腎、利小便,諸味食材合用,能夠起到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健脾養血的功效,對於慢性腎炎的患者具有非常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除了食療方當中提到的食材具有益腎作用之外,由於中醫認為黑能夠入腎,所以,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棗,都能夠起到補益腎髒的作用,因此慢性腎炎患者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
總而言之,我們一定要在平時多注意及時進行調養,千萬不要讓有毒的“垃圾”滯留在腎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