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人心氣浮躁。心氣不和,就會陰陽失調,進而生出疾病。古語有雲:“衣食足則形樂而外實,思慮多則誌苦而內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睡覺的時候要寬衣解帶,饑餓的時候要補充食物,遇到事情時應當一笑而過,這樣才可以少受病邪侵襲,促進身體健康。
從中醫的角度上說,一個人精神狀態好,性格開朗,即可陰陽平衡,暢通氣血;反之,則正氣虛弱,身體抗病能力下降。有句俗話說得好:“要活好,心別小。”老子也說過:“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簡單地說就是知足者常樂。
《千金方》之中有雲:“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亦不可用深讚,亦不可用深毀,常須運心於物平等,如覺偏頗,尋改正之。居貧勿謂常貧,居富勿謂常富,居貧富之中常須守道。勿以貧富易誌改性,識達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美藥勿離手,善言勿離口,亂想勿經心,常以深心至誠,恭敬於物。慎勿詐善,以悅於人。終身為善,為人所嫌。勿得起恨,事君盡禮。以為諂,當以道自平其心,道之所在其德不孤,勿言行善不得善報,以自怨仇,居處勿令心有不足,若有不足,則自抑之。”細品這段話,其實就是在教人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態。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之中常常大起大落,心情也跟著時好時壞,時間一久,心髒負荷就會增加,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偏頭痛等症。那麼怎麼做才能保持心態平和呢?
一、控怒
懂得“控怒”,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應該懂得平複自己的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態。
二、戒躁
急躁會導致憤怒、憂鬱、悲傷等情緒,人在急躁的時候心理會失衡,人體的免疫係統也會被削弱,病毒趁機侵入人體。
三、克悲
要懂得克製內心的悲傷,因為過度悲傷易讓人衰老。
四、消愁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憂愁之事,都應當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聽聽音樂,和朋友聊聊天。
五、吃些能夠保持心氣平和的食物
富含鐵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海鮮等,能夠幫助女性朋友平穩情緒;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骨湯、豆類等,鈣能抑製腦神經興奮,平穩人的情緒,堅固牙齒;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全麥麵包、玉米粥等,利於女性調節精神狀態。
六、多吃疏理肝氣的食物
疏肝食物包括:蓮藕,可通氣、健脾胃,寧心安神;蘿卜,可順氣健胃,清熱消痰;綠茶,可寧心安神,梳理肝氣;柑橘有助於肝髒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