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體的各個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來維持,而能量源於我們所攝入的食物。從中醫的角度上說,食物和藥物一樣,有寒、熱、溫、涼、平五性,並且它們分別有自己對應的髒腑、歸經,不過食物偏性比藥物弱很多,作用緩和,搭配得當即可強身健體。若食物搭配不當,或偏食,身體健康就會受損。就像《千金方》之中所說的:“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悅情爽誌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很多女性朋友喜歡吃甜食、冷飲、油炸食品,而且常常是怎麼吃都吃不夠,時間一久就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
孫思邈曾經研究過百餘種食物,也希望人們可以通過日常飲食獲得身體健康,他主張人飲食有節,五味貴和,不能偏食,以清淡食物為主,忌食生冷。下麵就來為女性朋友們詳細地介紹一下飲食原則:
一、多素少葷
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多方麵的,富含多種營養素的食物可以促進機體之生長發育、延緩衰老。孫思邈提倡人們少食肉類和醃製之品,故“廚膳勿使脯肉豐盈,常令儉約為佳”。孫思邈調查發現,關中人和南方人作比較,關中人吃素,因而“少病而長壽”;南方人“海陸魷肴,無所不備”,長壽的少,早亡的多。
現代有很多女性朋友喜歡吃燒烤、油炸肉類,可我們的脾胃並不喜歡它們,即使部分女性朋友知道吃粗糧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可卻由於粗糧的口感不是太好而不願去吃。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做到粗細搭配、以粗為主;葷素搭配,以素食為主;酸堿搭配,以堿為主。
二、五味調和,清淡為主
《千金方》之中提到“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驚,夜夢飛揚”、“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鹹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味克五髒五行,自然之理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每味食物都不能吃的太多,或太過追求味覺刺激,否則會導致身體不適。而且,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過食鹹味食物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所以,日常飲食必須要清淡,少油、少鹽、少調料,多采用熬、煮等烹調方法,不宜煎炸、燒烤,保持食物之原汁原味對身體最有益。
三、少吃生食
《千金方》之中提到“深陰地冷,水不可飲”、“勿食生粟、生米、小豆”、“勿生食肉,傷胃”。所有的肉類必須煮熟。生肉和生菜之中有寄生蟲,生吃很容易感染,而且不利於消化。隨著西餐近些年進入中國,很多女性朋友們愛上了半生不熟的雞蛋、牛肉,以及生魚片等,豈不知這種吃法非常不利於身體健康。
四、飯後調養
《千金方》之中提到“凡熱食汗出,勿當風,發痙頭疼,令人目澀多睡”、“食畢當步行躊躇”、“飽食即臥,乃生百病,不消成集聚”、“食畢當漱口數次,令牙齒不敗,口香”、“每食訖,以手摩麵及腹,令津液通流”等,熟知這些飯後調養之法,即可有助於身體健康,讓女人的青春長久留駐,有延年益壽之功。
五、飲食有節
不要因為是自己喜歡的食物過量食用,也不能因為減肥或偏食而少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吃的太多會導致營養過剩,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吃的太少會誘發營養不良、潰瘍、貧血等,因此,不管每餐是否合自己的胃口,都要吃七八分飽,不可饑一頓飽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