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清”,身體更“輕”(1 / 1)

便秘的女性通常會伴隨著自身中毒症狀,經常會表現出渾身乏力、易疲倦、腰酸背痛、心煩多夢、頭暈頭痛、食欲下降、有口氣等,即中醫上提到的“上火”之症。

雖然便秘說明體內有毒,不過,沒出現便秘的女性身體也不一定就沒毒,本身沒毒的人幾乎不存在,隻是有的人體內毒素多,有的人體內毒素少。現實生活中,真正懂得科學飲食的人少之又少,有些人即使知道一些飲食知識,也很難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的飲食。

通常情況下,成人每天從小腸進入大腸的食物、水分是2000克左右,經大腸吸收,食物總量的90%可以被吸收,剩下200~400克化為糞便。正常人一天一夜應當排便1~2次,正常排便應當迅速、徹底,便後可以感覺到暢快。若是大便不成形,或者有惡臭,說明身體已經中毒。

《千金方》之中有雲:“大腸者,為行道傳瀉之腑也,號監倉掾。”由此我們也能看出,大腸掌管著人體的排泄過程,一旦此過程受阻,人體就會積存下毒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腸道蠕動力會逐漸減弱,再加上現代人喜食肉類食物,進一步抑製腸道蠕動,易積存宿便,若不及時清理,甚至會形成糞石。宿便長時間積累於腸道中,大腸就會成為藏汙納垢之處。隻有腸道“清”,我們的身體才會更“輕”,那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腸道“清”呢?

一、運動

腸道運動需要借助外力作用,現代人的生活太過“滋潤”,上班坐辦公室,下樓坐電梯,下班坐車,回到家不是窩在床上就是窩在沙發裏……嚴重缺乏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腸道蠕動變慢,非常不利於身體排毒。

不管是每天堅持走路,還是遊泳、練瑜伽等,均有助於腸道運動,還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晚上睡覺前或是休息時坐在沙發或椅子上,用手指指腹圍繞著肚臍進行循環按摩,促進腸道蠕動。

二、攝入粗纖維

我們每天都會吃一定量的食物維持腸道生態平衡。現代人吃的食物太過精細,經過胃加工之後變得更加黏膩,因此容易附著於腸壁褶皺內長期排不出,形成宿便。粗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攜帶黏於腸壁上的垃圾排出體外。日常中常見的粗纖維食物包括:玉米、高粱、蕎麥、紅棗、蘋果、草莓、花生、芹菜、青椒、洋蔥、芥菜。

三、攝入有益菌

在我們的腸道內分布著500多種細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細菌之間彼此平衡,則腸道健康,而且,有益菌量越多腸道越健康。酸奶內富含有益菌,有助於身體消耗吸收,能夠促進胃腸蠕動,確保腸道代謝過程順利進行。

四、蘆薈潤腸

蘆薈有美容護膚、食療、藥用、觀賞等功效,內含蘆薈苷、蘆薈多糖、植物蛋白、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B12、人體肌膚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礦物質,有非常好的潤腸通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