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三七種植戶為什麼會“橫眉冷對‘大訂單’了”。
“這幾天的電話特別多。”陳高田表示,一些藥企開出了高價,想簽署3到5年的長期供貨協議,“但我不敢答應。苗都沒有了,怎麼去保證別人上千噸的訂單呢?”
類似於他這樣想法的人很多:生意誰都想做,可是卻不能不考慮信譽。無奈之下,有的藥材企業幹脆自己動手建設三七種植基地。
例如2010年3月17日,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就在文山州考察,準備自己動手建一個5000畝規模的三七種植基地;與此同時還準備采取“公司+農戶”模式與種植戶簽訂購銷協議,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千方百計穩定三七原材料供應。
三七炒作不僅給種植戶造成了巨大災難,也給跟風炒作者以致命打擊。如果不是對三七等中藥材的產量和銷量有準確預測,是很難參與到炒作中去的。換句話說,這樣的炒家缺乏勝算把握。
沈陽市一位中藥材批發商田老板介紹說,他在這一行中已經闖蕩多年,他認為,中藥一直是遊資炒家密集的行業。他發現,從2010年年初開始就有很多溫州商人也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所以感到形勢不妙,馬上就把囤貨拋了出去。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雖然囤貨沒有囤到“應有”的時候,但畢竟也賺了錢,與相當一部分人進入這個行業參與炒作最終不但沒掙到錢反而還要賠掉身家相比,已經是夠幸運的了。
他介紹說,中藥材炒作主要是靠囤積居奇賺錢,由於北方並不是藥材產地,所以炒作主要發生在南方,北方的遊資炒家隻有到了南方後才會有發揮的空間。
所以他的建議是:這一行的“水很深”,“生人”勿近 9。
1 張玉香:《三七價格瘋漲8倍,康美藥業被指故意囤積炒作》,2010年3月27日華夏時報。下同。
2 胡希、石洪波:《7個月,三七價格漲238%》,2010年5月13日成都晚報。
3 GAP是指“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Medical Plans and Animals)。意即從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出發,控製影響藥材質量的各種因子,規範藥材各生產環節及至全過程,以達到藥材“真實、優質、穩定、可控”的目的。
4 張玉香:《三七價格瘋漲8倍,康美藥業被指故意囤積炒作》,2010年3月27日華夏時報。下同。
5 郭新誌:《三七減產三成,藥企老總帶隊高價搶貨》,2010年3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下同。
6 《炒作大蒜線索已現,農產品價格暴漲如何影響通脹預期》,2010年5月31日新華社。
7 胡希、石洪波:《7個月,三七價格漲238%》,2010年5月13日成都晚報。
8 郭新誌:《三七減產三成,藥企老總帶隊高價搶貨》,2010年3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下同。
9 《農產品炒作,大蒜危險就在眼前》,2010年5月13日時代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