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培育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他們重點抓了企業精神建樹。對體現企業精神的幾句話,各行充分發動群眾,從先進事跡、優良傳統、時代特征中總結提煉,先集中上來,再拿下去交給群眾,經反複討論幾次之後才確定,從而使企業精神在深入人心的同時也被人格化了。
他們十分重視職工利益共同體的建設,使幹部職工能夠集中精力工作,無後顧之憂。通過集資建房等辦法,使絕大多數職工都住上了單元房。他們加強“五小”建設,建立“夜巴黎”等娛樂場所,豐富了職工的業餘生活。對於那些容易牽扯幹部員工精力的事情,他們無不體貼入微,都交給組織來辦。比如:交流幹部家屬的安置問題,他們統一解決;邊遠山區職工的特殊困難,他們單獨解決;離退休人員的各項待遇,全部解決。
在南陽分行,現代企業形象建設作為一項嶄新的事業,有理念、有方案、有舉措、有行動、有嚴密的組織和領導。其做法豐富、多元、立體,以人為本,通過種種合情合理、入戶入心的管理模式,使這項事業獲得了極大成功。不僅人們的精神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充分調動了所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人們像豐田公司的員工愛惜豐田車一樣愛護集體、珍惜集體榮譽。一位老同誌發自內心地說道:“生活上已經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了,隻希望能夠經常與領導談談心,釋放釋放情懷。”他認為這是一種享受。
形象也是財富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商品經濟社會,最可怕的是觀念貧窮,最可悲的是形象不好。
有誰會把大把的鈔票存入一個牆壁坍塌的儲蓄所?有誰會青睞一個一無資金、二無信用的銀行?
南陽分行喬遷新的辦公樓、更名掛牌時,13個縣市的黨政領導全來了。對此,地區專員開玩笑說:“就像行署召開會議一樣。”在《鄧小平文選》知識競賽地直機關代表排隊時,地委隻相中了農行。全地區搞活動,39個彩車上街,行署指派農行的彩車打頭。農行係統開大會,被地方政府當作大事,提前三天加強市政管理、部署治安。淅川縣委一年之內四次轉發農行的文件。新野縣農行去年獲得縣裏特等獎5萬元……這些殊榮,正是南陽分行實力形象展示的結果。
也正是近幾年,南陽農行係統圍繞政府規劃,不遺餘力地支持了小康村建設、旱改水、發展鄉鎮企業、商業網點更新、收購農副產品、修路、采礦等等。僅去年一年貸款淨增5.5億元,餘額已達40億。新野縣把大片低產田改為蔬菜溫室後,農民戶均收入超萬元。
有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一位黨政領導同誌說:南陽經濟發展,一靠改革,二靠政策,農行支持功不可沒。農行的形象在地方已經形成心理定勢。以前,農行需要很多人、跑很多路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隻要一個電話就解決了,連農行的司機外出都覺得光彩。
為了加強謀略和群體形象展示,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南陽分行在完成利潤計劃的前提下,全麵進行了環境改造,努力做到了辦公樓房化,庭院花園化。地區分行庭院中的大鵬展翅雕塑上采用了舒同手書的“鵬程萬裏”四個大字,新野縣支行用三根玻璃鋼立柱托起彩帶和鋼球這一象征派雕塑,情趣更高一籌。淅川縣支行員工還自覺獻工,在39個所、社建起了新的辦公樓和宿舍樓。目前,南陽農行全轄的辦公和住宿條件尚未改變的已經屈指可數。
這裏,櫃台服務禮儀化,一線人員統一著裝,掛牌上崗,確保顧客至上。
這裏,電子化進程也在加快。自動櫃員機和金穗卡早已麵世,通訊報表四級聯網已於1991年實現,數據庫正在建設中,會計結算和現代化辦公今年將有更大發展。
業務形象展示在這裏更是花樣翻新。逢年過節大規模街頭宣傳、與企業界和文藝界聯誼、利用聲像和文藝作品宣傳業務、捐助希望工程、救助傷病人員等等,隻要能做到的他們無不盡力去做,幾乎無所不包。在這些方麵,新野縣支行最具代表性。
新野縣支行的行長名叫董學之,他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和說服力。他善於用哲學腦瓜進行思考。在他看來,企業也是一個人,因此各項工作隻有人格化,才能對內形成凝聚力,對外打出知名度。在新野,農行製作的彩旗掛滿大街小巷,影集、筆記本、遮陽帽上也都印有農行的字樣。別人攬儲靠高利率,董學之則設計了“發發發,一到即發”的大型攬儲宣傳活動,使農行形象對公眾產生多次視覺衝擊。即:通過電視介紹農行實力,廣而告之8月8日舉行答謝活動,這是第一次;用大型彩車散發印有儲蓄知識的宣傳單,則是第二次;拾到宣傳單者,8月8日到農行兌現文化衫,一上午兌出6000件,是第三次;印有“心係農行前程輝煌”的文化衫,被大人小孩穿上街頭,可算是第四次;宣傳單兌現文化衫後隻蓋章,不收回,春節贈送儲蓄宣傳品時還可重複使用,是第五次……僅一張宣傳單就可反複閱讀,進行多次視覺衝擊,農行的形象展示可謂到家了。此外,農行還首家在收視率最高的春節黃金時間點播了電視劇。此後,別家銀行也發傳單,也點播電視劇,但是創意上都不如農行,相比之下反倒加深了對農行的印象。
董學之展示農行形象,堅持“人無我有則新”這一原則,標新立異,收事半功倍之效。在他們舉辦的毛主席像章展示廳,通過付收藏費,20天征集了三萬多枚。人們通過送像章、參觀展覽,看到了農行的嶄新麵貌。報社、電視台等媒體對此又做了報道,一時間新野農行名聲大噪,形象展示可謂盡善盡美。
董學之是人才。像他這樣的人,南陽農行係統還有幾位。他們撰寫的文章,理論密度之大,一句打你一個跟頭。南陽分行正是有了這樣一些優秀的金融企業家,現代企業形象建設才得以順利進行,才能夠獨立於中原之上。
(原載1994年《中國城鄉金融報》,本文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