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數學的曆史地位及影響(1 / 2)

楊輝的數學著作不僅廣泛征引古代數學典籍,更重要的是保留了部分極其寶貴的數學史料。楊輝在中國古代數學史上占有的地位已經不言而喻。他和秦九韶、李治、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楊輝和秦九韶同在南方發展數學,但二人的數學成就卻各自開花,李治作為北方數學的代表,使天元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朱世傑連同了南北數學,秉承了北方數學的優秀,更繼承了楊輝的實用數學,為元代以及明代的實用數學奠定了基礎。

《九章算術》作為中國古代的經典數學,曆來有多種的版本,傳到楊輝時期,可能在體係和內容的編排上有了跟不上時代的地方。比如說有些內容過於深奧,體例的安排有些混亂,對於初學者和普通民眾的學習和研究就有了很大的難處。於是,楊輝根據自己的學識對經典的《九章算術》的體例安排進行改革、對內容進行大膽調整。並且在複雜和枯燥的數學基礎之上,親自繪圖,作了一整卷的繪圖解說(在流傳過程中丟失了,我們現代人無法親睹其繪圖風采),使得深奧莫測的經典《九章算術》不再遠離人民生活。於是便有了我們現代人所能看到和研究的《詳解九章算術》。在這部著作裏,我們不僅能看到楊輝以經典的剖析和解讀,還能大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解題方法,展現了楊輝高超的數學才能。更為重要的是,楊輝繼承了北宋數學家們的數學成就,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並標明出處,使得我們後人在研究中國古代數學史時能夠不斷代,而且為領先世界的數學成就找到了史實依據,讓我們不得不驚歎和折服我們古代先人們光輝的數學研究。

為了使數學更好地服務於生產實踐,楊輝還親自編寫更簡單易學的數學基礎教材——七卷本《楊輝算法》。在這些著作裏,楊輝更是發揮了自己的數學才能,不僅對於數學知識能夠做到深入淺出,還能把深奧的數學理論編成為普通民眾所樂於學習和背誦的歌訣。不僅如此,楊輝《乘除通變本末》開篇的“教學大綱”更是開創了古代數學教育無大綱作指引的先河,成為數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楊輝對《九章算術》的整理,對唐宋以來乘除法簡便運算的發展,以及縱橫圖的研究等,無不對後世元、明、清的數學,甚至是周邊朝鮮、日本以及阿拉伯的數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朝鮮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連,交通便利,自古便與中國來往不斷。中國的製度、禮樂、文化以及天文曆算等源源不斷地傳入朝鮮。從三國時代開始,朝鮮就一直采用中國的曆法,官方使用漢字作為書麵語言,並且學校的數學教育沿用的也是中國算書。

從935年王氏高麗王朝到1392年開始的李氏朝鮮王朝,中國經曆了宋、遼、金、元、明大約四百年間的曆史,此期間中朝兩國和平相處。宋元明各代對於探購書籍以及往返通商都有限製,但對朝鮮則特別例外。因此中國大部分數學典籍著作均傳入朝鮮。明代失傳的天元術,在朝鮮保存了下來。明初勤德書堂在1378年冬至刊印過的《楊輝算法》,中國已經失傳,但朝鮮仍留有刊本。

《乘除通變本末》三卷、《田畝比類乘除捷法》二卷、《續古摘奇算法》二卷共七卷,總稱《楊輝算法》。此書何時傳入朝鮮,並未有一個確切的時間。但在李氏朝鮮期間,在1431年,明初的洪武《楊輝算法》刊本則被列為官方使用的教科書,和《詳明算法》《算學啟蒙》等書一起被指定為官方科舉考試取用人才的指定算書。在《楊輝算法》被確定為官方數學書之後,李氏世宗又命人重新刊印了此書。即1433年根據洪武本所刊印的重刊本。此次重新刊印期間,參與刊印的人員達幾十人之多,這一方麵說明李氏王朝對此次刊印算書的重視,另一方麵也說明當時社會對《楊輝算法》的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