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孩子的表現實在太差了,他到底是怎麼了?——換個視角看孩子(2 / 2)

要想孩子改變,父母先要改變。父母首先要知道自己哪裏出了問題。那麼,小吳老師究竟哪裏出了問題?

一是小吳老師的職業角色給孩子帶來了消極影響。從教育實踐和心理谘詢實踐來看,教師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多一份煩惱。雖然我們都說尊師愛生,但問題是,老師可以時時刻刻地“愛”學生,學生卻受不了老師時時刻刻的“愛”。學生總需要遠離老師的時刻。一般的孩子能夠找到這樣的時刻,放學了,回家了,就遠離了老師。但教師的孩子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這是因為,人很難擺脫職業角色心理固著,就是說,當老師的父母回到家裏很難擺脫教師的角色,還會以教師的眼光看孩子。於是,孩子就找不到父親母親了。而小吳老師的孩子偏又在她的班上,情況就更糟糕了。所以,孩子總是想躲開她。

二是小吳老師的人格特征給孩子帶來了消極影響。小吳老師是個有著完美主義傾向的人,事事追求完美,期望較高。以這樣的心態要求自己,自己的人生就會平添許多煩惱;以這樣的心態要求孩子,也會讓孩子平添許多煩惱,進而影響親子關係。小吳老師工作優秀,業績突出,班上的學生成績很好,這樣一來,她就更容易過高要求自己的孩子。這造成了親子關係日益緊張。

由於職業角色的原因,小吳老師對孩子監控過多;由於人格特征的傾向,她對孩子要求過高。於是,她對孩子就會有較多的消極評價和較多的消極情緒,就會把孩子看扁了,把孩子看成“問題孩子”。這就是小吳老師心理問題的症結所在。

\/心理對策\/

我與小吳老師溝通了上麵的意思,小吳老師一個勁兒地點頭。她望著我說:“那您說我該怎麼改?”

我的建議很明確:“換個視角看孩子,把否定換成肯定,把批評換成欣賞。”

小吳老師為難地笑了:“如果孩子能改變,我一定會改變對孩子的看法,肯定孩子,欣賞孩子。問題是孩子現在這個樣子……”

“你是想問,孩子現在這個樣子怎麼肯定他、欣賞他,是嗎?”我沒有笑,“有句話說,如果暫時不能改變現實,我們可以改變對現實的態度。就是說,同樣一個孩子,同樣的現狀,是否定他還是肯定他,關鍵不在孩子,而在父母的態度。”

見小吳老師不解地看著我,我知道這時候需要把問題具體化了:“以你們孩子的考試成績為例,你說他考試成績差,究竟差到什麼程度?一般考試排多少名?”

“一般英語排前幾名,數學中上遊,語文最差,在中遊吧。”

“在你看來,這樣的成績居然算是很差的了,那怎樣才算好成績?”隨後,我話鋒一轉,“就是說,孩子的成績總體上說至少屬於中遊偏上,是這樣嗎?”

“是的。”

“你的兒子比同班同學小一歲多,成績卻處於中遊偏上,這還是在興趣減退了、心態不好的情況下。如果狀態好成績是不是會更好?你說,究竟是該否定孩子,還是該肯定孩子?”

小吳老師的臉由陰轉晴:“也是呀,這樣看,孩子是該被肯定。”

我繼續說:“更重要的是,一旦你改變了對孩子的態度,就會給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就會讓孩子重新看到陽光,找到生活的熱情。孩子自然會越變越好。所以說,隻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告別的時候,小吳老師的臉上有了輕鬆的笑容:“謝謝您!我一定要改變自己,換個視角看孩子。”

送走小吳老師,我心裏並不輕鬆。我知道,相對來說,孩子是比較容易改變的,但是父母常常很難改變。父母的職業角色心理、人格特征心理,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親子關係心理模式,都是很難改變的。

令人欣慰的是,幾個月後小吳老師傳來了好消息:孩子的狀態好起來了,學習也好起來了。小吳老師的領悟能力和自省能力真的很強。我知道,為了改變自己,她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