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剛開學兩個月孩子就不願去上學了,這可怎麼辦哪?——讓孩子免受第二箭之苦(2 / 2)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牛強聽。牛強的領悟能力很強,故事剛講完他就開口了:“您的意思是說,我給自己製造了第二箭?”

牛強剛升入高中時,麵對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人際關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適應。這對牛強最初的高中生活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這可以說是“第一箭”。由不適應到適應,這是一般的規律。許多學生經曆過不適應的狀態後,很快就把它忘掉了,積極地投入高中生活中了。但是,牛強卻不是這樣,他對入學之初的不適應耿耿於懷:“我怎麼會這樣沒出息?我怎麼會因為想家而虛度大好時光?浪費了那麼多時間還怎麼補回來?”於是,他陷入無盡的追悔之中,越想越痛苦,越想越煎熬,終於在學校裏堅持不下去了。這就是牛強給自己製造的“第二箭”。於是,最初的一個煩惱被他自己無限地放大了。牛強就是這樣用自己製造的第二箭,打倒了自己。

\/心理對策\/

我與牛強說了我的想法,牛強一個勁兒地點頭,隨後問道:“我為什麼會這樣呢?”

很多人都會給自己製造第二箭。不過,牛強的問題如此嚴重,與牛強的性格不無關係。習慣給自己製造第二箭的人,往往性格上有偏差。比如,性格偏執的人,具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習慣鑽牛角尖的人,往往思維不靈活,容易過於糾結於某個念頭,把問題放大,也就容易讓自己遭受第二箭之苦。牛強就具有這方麵的性格偏差。我們看到,牛強由於自我期望過高,過於追求完美,不能接受失敗甚至暫時的閃失,又有個強脾氣,性格偏激固執,愛鑽牛角尖,對高中入學之初的不適應問題特別糾結,耿耿於懷、糾纏不休,於是讓自己備受第二箭之苦。

因此,人生的智慧就在於如何讓自己免受第二箭之苦。我們要學會接受生活中不完美、不如意的事。我們要學會正視並靈活地對待它們。這樣,我們對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第一箭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心裏也就會多一份坦然。即使一樣有煩惱,有痛苦,也能學會放下,免受第二箭之苦。

牛強的確很有悟性,溝通至此,牛強表示要改變自己的性格,不再給自己製造第二箭,但是他對未來的學習生活還是缺乏信心。牛強剛剛回家兩天,還沒有對學習造成什麼消極影響,隻要他不再給自己製造第二箭,盡快從過去的煩惱中走出來,憑他的實力,未來有的是希望。我們就此做了必要的溝通,牛強表示回去後要好好想想。幾天後,牛強的父親打來電話,說牛強又回到了學校,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