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孩子為什麼總擔心自己得了艾滋病?——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小心謹慎的性格(2 / 3)

幾分鍾後,我讓男孩把兩隻手的橫紋對齊再比一下。這時,他驚奇地發現,這隻手真的長大了,變長了,長了一厘米左右。

男孩頗受震動,深有領悟:“啊,心裏的想法原來這樣厲害!難怪大夫說心裏總是擔心、害怕就會出現症狀,原來心理活動真的可以影響人的身體呀!”

我肯定地說:“是的,你領悟得很好。你此前出現的其他症狀,什麼嗓子不好哇,腸胃不好哇,都是心理暗示的結果。也就是說,你沒有病,你的身體很正常,你是一個身體正常的男孩。你明白馬老師的意思嗎?”

男孩放鬆地笑了:“我知道了,以後不再把自己當病人,不再擔心自己有病了。”轉而又說,“可是,我對現在的學校很不滿意,老師和同學的素質都特別低,特別是我那個同桌。所以,我就不想去學校了……”

我笑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男孩若有所思地說:“您是說我看他們不順眼,是我先入為主,是我自己的原因?”

為了幫助男孩深入領悟這一點,我向他介紹了心理學家做過的一個巧妙的實驗。研究者讓兩組參加者給一位女士打電話。打電話之前,研究者告訴第一組的人說,對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訴第二組的人說,對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

介紹到這裏,我問男孩:“你猜哪一組的通話時間更長?”

“第二組。”男孩幾乎脫口而出。

我肯定地說:“對,實驗結果是,第二組的人與這位女士談得非常好,通話時間也明顯比第一組的人要長。而第一組的參加者,很難與這位女士順利地交談下去。問題是,接聽電話的是同一個人,而且對這邊的通話者分組並不知情。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第二組的參加者把那位女士想象成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並以同樣的態度與之交往,而第一組正好相反。就是說,決定我們對外界的人、事、物的態度的,不是外界的人、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的心態。這告訴我們,就一般情況來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周圍的人、事、物,那往往是因為他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往往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你說呢?”

男孩認真地點頭:“對,我確實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我本來是年級前20名,可是轉學後卻到了年級三四百名,我怎麼能滿意?”

至此可以判斷,男孩身體上的所有問題,都是由心病造成的。男孩扮演病人,就是麵對心理困境時的自我心理保護。而長期的看病、就醫、檢查、治療的過程,又強化了這種心理效應。

\/心理解析\/

那麼,男孩為什麼要扮演病人呢?

為此,我跟他們全家人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男孩的母親說:“這孩子從小就膽小,而且體質差。小時候他一直在老家跟奶奶生活。奶奶對這個孫子是謹慎又謹慎,小心又小心,怕這怕那,不敢讓孩子出門,不敢放手讓孩子玩耍,甚至不敢讓孩子去幼兒園,使孩子從小沒有和夥伴玩的經曆。上學後,孩子還是三天兩頭地生病,三天兩頭地看病、吃藥,可以說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看病就醫的過程。孩子一歲多的時候還得過疝氣。當時可把我們一家人給嚇壞了,奶奶更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全家人都提心吊膽的。現在想來,我們大人的表現肯定對孩子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讓孩子變得更膽小了。”

這時候男孩的父親說話了:“還有,他媽媽的脾氣很不好,甚至是非常不好,她輔導孩子學習時總是大喊大叫。後來,還總拿自己的奮鬥史教育孩子,說我們從農村來,通過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