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迎合別人去改變自己(1 / 1)

老張一心一意想升官發財,可是從青春年少熬到斑斑白發,卻還隻是個小公務員。他為此極不快樂,每次想起來就掉淚。有一天下班了,他心情不好沒有著急回家,想想自己毫無成就的一生,越發傷心,竟然在辦公室裏號啕大哭起來。

這讓同樣沒有下班回家的一位同事小李慌了手腳,小李大學畢業,剛剛調到這裏工作,人很熱心。他見老張傷心的樣子,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到底為什麼難過。

老張說:“我怎麼不難過?年輕的時候,我的上司愛好文學,我便學著做詩、寫文章,想不到剛覺得有點小成績了,卻又換了一位愛好科學的上司。我趕緊又改學數學、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學曆太淺,不夠老成,還是不重用我。後來換了現在這位上司,我自認文武兼備,人也老成了,誰知上司又喜歡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齡漸高,就要退休了,一事無成,怎麼不難過?”

可見,沒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沒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無味的,喪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擁有美好的生活,自己必須自強自立,擁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沒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沒有自我。一個人若失去自我,就沒有做人的尊嚴,就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老張的做法不禁讓我們想起了一個笑話:一個小販弄了一大筐新鮮的葡萄在路邊叫賣。他喊道:“甜葡萄,葡萄不甜不要錢!”可是有一個孕婦剛好要買酸葡萄,結果這個買主就走掉了。小販一想,忙改口喊道:“賣酸葡萄,葡萄不酸不要錢!”可是任憑喊破嗓子,從他身邊走過的情侶、學生、老人都不買他的葡萄,還說這人是不是有神經病啊,酸葡萄賣給誰吃啊!再後來,賣葡萄的就開始喊了:“賣葡萄來,不酸不甜的葡萄!”

可見,活著應該是為了充實自己,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旨意。沒有自我的人,總是考慮別人的看法,這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所以活得很累。就像上麵故事中的老張,為了自己能夠升官發財,不得不去迎合自己的領導,可是這恰恰使他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真我本色。而在他不斷地根據不同領導的喜好調整自己做人與做事的“策略”的時候,時間飛快地流逝,同時他也真正失去了“升官發財”的機會,落得一事無成。

有一個人帶了一些雞蛋上市場販賣,他在一張紙上寫著:新鮮雞蛋在此銷售。

有一個人過來對他說:“老兄,何必加‘新鮮’兩個字,難道你的雞蛋不新鮮嗎?”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鮮”兩個字塗掉了。

不久又有人對他說:“為什麼要加‘在此’呢?你不在這裏賣,還會去哪裏賣?”他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又把“在此”塗掉了。

一會兒,一個老太太過來對他說:“‘銷售’二字是多餘的,不是賣蛋難道會是白送的嗎?”他又把“銷售”塗掉了。

這時來了一人,對他說:“你真是多此一舉,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雞蛋,何必寫上‘雞蛋’兩個字呢?”

結果,他把所有的字都塗掉了。

你不必去考慮那個賣蛋人寫的字是否合理,但你要記住,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人的意見隻能成為參考,而不能一味地為了迎合別人改變自己的觀點。

一個人的主見往往代表了一個人的個性,一個為了迎合別人而抹殺自己個性的人,就如同一隻電燈泡裏麵的保險絲燒斷了一樣,再也沒有發亮的機會。無論如何,你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堅持做你自己。

有一個女孩從小就很喜歡唱歌,她夢想將來能成為一名歌唱家,並且為此苦練基本功,付出了艱苦的勞動。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的牙齒長得凹凸不齊。她常常深感苦惱,不知如何是好,隻得盡量掩飾。

一天,她在新澤西州的一家夜總會裏演唱時,設法把上唇拉下來,蓋住難看的牙齒。結果弄巧成拙,洋相百出。因為表演失敗,她哭得很傷心。

這時候,台下的一位老太太走到她身旁,親切地說:“孩子,你是很有音樂天分的,我一直在注意你的演唱,知道你想掩飾的是自己的牙齒。其實,長了這樣的牙齒不一定就是醜陋,聽眾欣賞的是你的歌聲,而不是你的牙齒,他們需要的是真實。”

“孩子,你盡可以張開你的嘴引吭高歌。如果聽眾看到連你自己都不在乎的話,好感便會油然而生。”老太太接著說,“那些自己想去遮掩的牙齒,或許還會給你帶來好運,你相信不相信?”

從此以後,女孩再也不刻意去隱藏自己的牙齒,而是放下包袱,張大嘴巴盡情地高歌。正如那位老人所說的那樣,她最後成為了美國著名的歌唱家,不少歌手都紛紛模仿她,學她的樣子演唱。這個女孩就是凱絲·達莉。

虛榮是一種欲望,一旦這種欲望得不到理性的控製,就會泛濫。泛濫的結果就會使人忘記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人切忌盲從,別人覺得好的,未必就適合你。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而是要保持本色,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