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開心靈枷鎖——讓你的生活零負重(1 / 3)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麵對這樣那樣的變化,很多時候都會有一種窒息的感覺。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或許是生活的節奏太過緊湊,或許是人追求的目標太過遙遠,總之因為種種原因,將心靈桎梏在自己打造的枷鎖之中,讓生活壓彎了我們的腰。

要想讓你的生活零負重,最主要的就是讓你的心靈從枷鎖中解脫出來。隻有讓自己的心靈自由地呼吸,才能夠避開生活的瑣碎,找到生活中的樂趣,為自己繪製出一幅精彩的藍圖。

1.不要讓心靈成為黑暗中的囚徒

要想打開自己的心靈枷鎖,首先就要將自己的心靈從黑暗中解救出來。隻有充滿陽光的心靈,才能讓希望的種子萌芽。隻要有希望存在,生活的負重就不再沉重,而零負重的生活也不再遙不可及。

“隻有一點微弱的燈光,就是那一點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撲滅的燈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長長的路。”這是巴金在那個隸屬於他的年代說的一句話。麵對滄海橫流,風雨如晦,人們因為前途渺茫,難免會失去希望,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自己點亮一盞燈,讓這盞燈為心靈照明,不要讓它成為黑暗籠罩中的囚徒。

或許生活中的一些磨難,會讓你失去信心,失去對生活的憧憬和對未來的希望。麵對抉擇,你是選擇自暴自棄,在生活的逆流中失去自我以及一切,還是選擇迎著逆流而上,借著逆流的力量將自己打磨得更加堅強?學會自我肯定,讓自信為你的心靈點亮一盞燈。

人們都是在不斷地超越現狀中找尋到自信的,而自信可以讓一個人找到自己的價值,找到生活的意義。也可以換個說法,自信就是在自卑的驅使下建立起來的,隻要你心裏充滿陽光,自卑也可以變成走向自信的動力。打開心靈的枷鎖,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一個自信的人,他不會不斷地抱怨,因為抱怨隻會消磨他的心智,讓他失去前進的動力;他不會躲起來顧影自憐,因為躲起來隻會將自己的美麗隱藏,讓自己陷入自卑的深淵;他也不會將自己的心靈禁錮,因為沒有了陽光溫暖的心靈,就會成為黑暗的階下囚。讓自己的心靈充滿陽光,不再做黑暗中的囚徒,不僅是對自己人生的不服輸,也是對自己未來的展望。隻有充滿陽光的心靈,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完美,生活無負重。

有一位失明的音樂家,他一生創作了很多動聽的音樂。而在他的作品中出現最多的卻是象征著希望和溫暖的陽光。他雖然看不見,但是讓人們感到驚奇的是,他音樂中所描繪的陽光不僅明豔照人,而且充滿了柔情。他的一位朋友就他對陽光的偏執感到很奇怪,於是問他:“你自一出生就沒有見過陽光,為什麼能把陽光形容得這麼真切純美?”盲人音樂家笑著回答:“我雖然看不到大自然的陽光,但是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心靈的陽光。這種心靈的陽光使我時刻覺得自己能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縷陽光,讓我知道失明不是我生活中的負擔,而是上天給予我的一筆財富。正因為眼睛看不見,我的心靈才會更加明亮,而我的生活才會充滿快樂。”

的確,大自然的陽光總是能給人帶來溫暖,沐浴在陽光下的人任何時候都會感覺到舒適與祥和。那麼,什麼是心靈的陽光呢?如果打開心靈的枷鎖,讓一縷光線占住情感的屋子,同時讓你的心情變得舒暢起來,那麼這縷光線就是心靈的陽光了。

心靈的陽光,也可以將它說成一種陽光的心態。一個人是否擁有陽光般的心態,直接影響到他的生活。繁忙的生活壓得我們難以喘息,時時刻刻都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太重了。麵對一大堆的生活瑣碎,麵對這樣那樣的磨難,我們唯一的感覺就是累,不僅人累,心也累。我們的心靈就像是一個被枷鎖禁錮起來的囚犯,永遠地掙紮在黑暗的牢獄中,承受著不斷累積起來的重擔,在無邊的煎熬中消耗著生命。

心靈的陽光可以使生命不再脆弱,它可以將人生曆程中的辛酸和無奈統統化為虛無。我們是有著多彩元素的生命,要想我們的生活零負擔,我們就要小心接納並珍惜心靈的陽光。一個人隻有在心靈陽光的照耀下,才可以在生命的舞台上,用動人的歌聲演繹獨具自己特色的人生曆程。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她的一生被稱為傳奇並不為過。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為患病導致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在海倫七歲的時候,安妮·沙利文就像是一縷陽光,走進了她黑暗的內心。從此之後,海倫的心靈不再被黑暗獨占,陽光替代了所有的黑暗。她與沙利文相處長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她還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在心裏那一縷陽光的幫助下戰勝病殘。而這本書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健全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她又訪問了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用自己心靈的陽光溫暖了許多人,並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了陽光般的溫暖。

海倫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心靈陽光的可貴,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心靈陽光的崇高。當我們聽到她的故事的時候,還放任自己的心靈繼續在黑暗中飄蕩嗎,還繼續讓他在枷鎖的桎梏下,成為生活重擔下的犧牲品嗎?我們應該說“不”!

心靈的陽光,讓我們以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種種磨煉。成與敗,輸與贏,得與失,它們之間本來就沒有太過明顯的界線,它們隻代表著事物的兩種不同的結果而已。我們不難想到慘遭屈辱的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非人待遇之後尚能以積極的心態麵對生活中的黑暗,隨後用堅毅的筆書寫下了自己心中的曆史。他曆經20多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終於完成令後世驚歎的不朽之作《史記》。與他相比,我們要幸福得多,隻要心靈的陽光是燦爛的,生活的音符就一定是最精彩的,最充滿動力的。

心靈的陽光,讓我們懂得抓住並珍惜現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存在著變化,要相信每一個時刻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而自己的生命在這個時刻正以最好的方式展開。所有的生命都不可能在虛幻的世界裏存在,當你以另一種心態去看現實、看世界的時候,就會有另一番感受,何必讓自己的心處在黑暗之中呢?當明媚的陽光撫摸你心靈的時候,你就會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塵囂的喧鬧不再圍繞著你,悲傷的愁雲也消失不見,而這時候的生活真的很輕鬆,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般舒適過。

不要讓自己的心靈成為黑暗中的囚徒,也不要讓絕望、失落和消極成為我們人生中的絆腳石。讓心靈充滿陽光,以陽光的心態麵對生活,生活才會不至於在重擔的壓迫下變形。要想自己的生活零負重,那麼從現在起,打開心靈的枷鎖,讓自己的心靈從黑暗中解脫出來。

如果一個人的心情是灰色的,那他的心靈隻會成為黑暗的階下囚。隻有心靈的陽光才可以驅散那一室的黑暗,請打開心靈的枷鎖,讓生活零負重。

2.丟掉心靈的枷鎖,不要將自己埋在瑣碎中

生活中的瑣碎,往往會讓我們在感到疲累的時候丟盔棄甲。煩瑣的生活就好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鎖,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沉重無比,更為我們的心靈帶來了重負。要想自己的生活零負重,就要丟掉心靈上的枷鎖。

生活似乎就是這樣子的,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每天都在不斷地重複著每一件事情,在時間的消磨中生活已經變得毫無激情。那些瑣碎打造了一副堅固無比的枷鎖,把我們的心靈深深地禁錮起來,在瑣碎中我們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屬於黎明的光亮。

生活給予我們的似乎隻剩下抱怨了,隻有在抱怨中我們才能緬懷往昔生活的美好。麵對節奏日益加快的生活,許多人開始談論:什麼房價又漲了,哪個超市的菜籽油降價了,某某人為了買到便宜的菜坐了好久的車……諸如此類。生活就好像是趕集,總是一團亂。這樣沒有新鮮感的生活,總讓我們的心靈很累,想放鬆,卻又徒勞無功。

父母為兒女的學習或者婚姻大事操心,而兒女卻不溫不火;老婆因為老公喝酒抽煙總是絮絮叨叨,讓他戒煙戒酒;談戀愛的女孩子抱怨自己的男朋友不體貼,比不上好朋友的男朋友……這一切都是生活,這一切都充滿著瑣碎,這一切也都或多或少地讓當事人感覺到累,本來希望最親近的人能給自己帶來輕鬆和舒適,但是恰恰相反,我們的抱怨或者嘮叨,隻會讓原本就不輕鬆的我們更累,身心俱疲。親人的愛反倒成為了囚禁心靈的牢獄,生活的重擔更是讓人難以喘息。

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樣的生活,那就一定有它的可取之處。你應該想到,曾經為了得到這樣的生活,你是如何地起早貪黑,在不斷地競爭和奮鬥中,搭上青春和時間快車終於打造出了現在的生活,雖然瑣碎點,但是並不一定要將自己的心靈埋在這些瑣碎中啊!這些瑣碎中也有歡樂,隻要你願意丟掉心靈的枷鎖,你的生活可以變得毫無負重。

有一位美國婦女,她很小的時候一隻眼睛就失明了,另一隻眼睛的視力也極差。事實上她和盲人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她從來不願意生活在別人的同情中。小的時候,她很想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跳房子”的遊戲,但是因為看不到地上畫的線,夥伴們都不願意和她一組。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她便在夥伴們離開的時候,一個人趴在地上記下每條線的確切位置。之後她再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居然成了其他孩子無法超越的“跳房子專家”。

她非常喜歡讀書,但是因為視力問題,她讀得十分吃力,眼睛幾乎要緊貼到書上才能夠看見那些文字。盡管如此,她一直堅持學習,後來竟成了某名牌大學的文學碩士,並成為某學院的新聞與文學教授。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她,讓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人生的輝煌呢?人們一定會這樣想:是她不向命運屈服和超強的勇氣、毅力等。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她在自己的著作《我想看》中這樣寫道:“在我內心深處,一直隱藏著對眼盲的恐懼,我選擇了快樂及近乎嬉鬧的生活態度。”這個人就是鮑威爾·達爾。

鮑威爾·達爾就是在生活的瑣碎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她覺得自己隻要趴下能看清地上畫的線,把書舉到眼前能閱讀,就勝於盲人百倍。一個簡單得幾乎可以讓人忽略的動作,一個看上去傻得要命的舉動,正是這出現在生活中的點滴瑣碎,才讓一切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是會感覺到壓力很大,原因就是生活太過瑣碎,早已超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模樣。麵對這樣的生活,你如果無法改變它,那就讓自己適應它,讓這些壓迫心靈的重量變成快樂的砝碼。當自己的心靈無法呼吸的時候,可以參照以下的一些方法,雖然不能改變你的生活,但是至少會讓你的生活不再那麼沉重,也算是為心靈戴個氧氣罩吧!

(1)用意識控製情緒

麵對一些讓人生厭的煩瑣小事,有的時候你的情緒難免會遭受到考驗。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你就要用意識控製自己,不斷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隻要不發火,這些瑣碎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堪一擊。”隻要你及時地按滅燃燒在心中的那把無名之火,就不會讓生活中的瑣碎變成火上澆油的危險品。

(2)自我鼓勵,出去走走

在快要被瑣碎窒息的時候,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繁中求樂,瑣碎中思平淡。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在特別壓抑的時候,放開手頭的一切,哪怕是再棘手的事情也撂在一邊到外邊走一走,讓沿途的風景緩解一下你心裏的壓抑,為你已經不堪重負的心靈做個治療。

(3)用幽默與你的心靈開個玩笑

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也是人們自我調節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們對生活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許多看似煩惱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對付,往往可以使人們的不愉快情緒蕩然無存,立即變得輕鬆起來。在瑣碎的生活中注入幽默,用調侃的方式化解一些尷尬,你會發現,其實生活並不是很糟糕。

其實選擇權在你的手裏,即使你的生活已經被瑣碎淹沒,但是隻要你願意,在瑣碎中你的生活依然會很精彩,而那些之前的所謂重擔、心靈的枷鎖隻要你願意丟掉,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讓自己的生活零負重,不僅僅是一句空話,隻要你肯行動,就能夠成為事實。

不要抱怨,也不要讓嘮叨將自己變得可惡,更不要將自己埋在瑣碎中。生活本來就很美好,心靈隻有在釋放中才能自由地飛翔,丟掉桎梏它的枷鎖,讓它在自由呼吸的同時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輕鬆。

3.為心靈減減壓,忙裏偷閑是一種樂趣

“勝似閑庭信步,淡看雲卷雲舒”,忙裏偷閑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為心靈減壓的好方式。在繁忙的生活中,偷偷懶,故意給自己一些空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生活的擔子很重,而至少在這一刻,你享受的是零負重的生活待遇。

有一句話說:“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忙裏偷閑才會有出乎意料的暢快,才有無法比擬的舒心,才有全身心的放鬆。忙裏偷閑是為了更好地忙,忙裏偷閑就好像是置身於維修站中,修整修整已經不堪重負的身軀,甩掉那些掛在心靈上的大包小包,然後為自己充滿電,輕裝前進。忙裏偷閑是加油站,填補的是動力,能夠讓你揚帆遠航。

一家飯店門前有這樣一副有趣的對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閑,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斟兩壺酒來。”我們常常感慨自己活得太累、過得太苦,因為我們的眼睛總是緊緊盯著上麵,常常以物質的豐足、名利的高低作為尺度來衡量幸福。可是當真正有了名利以後,並不一定能幸福快樂。我們仍然不停地在忙碌、奔波、勞動,而這一切都隻是為了追求所謂的生活中的樂趣。當歲月消磨掉我們所有的雄心的時候,回過頭來才會發現真正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是當下那份實實在在的擁有,比如忙裏偷閑的一杯茶,苦中作樂的兩壺酒。

曾經有一位日本婦女,她每天都要和沒完沒了又呆板枯燥的公文材料打交道,整日被官話、套話、空話和廢話包圍。這一切讓她感覺到很累,上班時,她每根弦都繃得緊緊的,下班後,還要回到家裏做家務,侍奉公婆,有時候一不小心就要受到苛刻的婆婆的責罵。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讓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累。她的心靈就像是一個快要被壓癟的氣球,隨時有爆炸的危險。有一次,她為了躲避婆婆的嘮叨,於是幹脆躲在了廁所裏。當她蹲在馬桶上的時候,隨手拿起一份報紙,短短的幾分鍾之內,她從報紙上瀏覽了輕鬆的幽默漫畫、給人啟迪的心靈小品,以及短小精悍的市井故事。她突然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再那麼枯燥,婆婆的責罵也不再那麼難以忍受。蹲在馬桶上的短短幾分鍾,讓她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舒適和輕鬆。從那天起,她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後來,她經常利用上廁所的時間,看些自己感興趣的書刊。直到現在,她依然保持著這種習慣。她認為這些時刻是屬於自己的,是誰也無法剝奪的,盡管很短,卻意味深長。

確實,任何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曾經就在一瞬之間自己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舒適,這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放鬆,同時也是心靈上的放鬆。忙裏偷閑,享受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樂趣,追求的是一份生活中的平淡,很美也很舒適。

總有一個角落屬於我們,讓疲憊忙碌的心靈停下來歇歇腳;總有一些時刻屬於我們,讓生活中的幸福快樂變得觸手可及。但是很多時候,它們都被我們忽略了,我們總是願意將自己的目光放在高處,在功利的迷惑下放棄了它們。

人生的旅途,少不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學業無成、商場失意、家庭變故、事業受挫、經濟拮據、人際是非以及命運乖舛等,都會給人帶來煩惱、憂慮、惆悵,甚至抱怨和怨恨,更會讓人們的心靈在煎熬中被生活的重擔禁錮。麵對人生中的辛酸苦樂,關鍵在於是否善於尋找避苦求樂的良方,善尋者時時有樂,不善尋者處處是苦。怎樣找到生活的樂趣,讓自己的心靈無壓,那麼就要學會忙裏偷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