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並是給自己的心靈上的安慰,它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種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在心間的真實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使他它在冷漠中變得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別人對自己即便是點滴的付出,讓它以一種更美好的形式銘記於心。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會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你生活上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麼,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
一切情緒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愛心,但它以不同的麵貌呈現出來。感恩也是一種愛,如果我們常心存感恩,人生就會充滿快樂,因此應該懷著感恩之心好好經營那值得經營的人生,讓它充滿了芬芳。
一個英國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著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饑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了最後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含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卻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女子用自己的愛溫暖了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讓他在絕望之時重新得到鼓勵;這個幼小的男孩心懷感激,在命運讓他們再次相遇的時候,他償還了那一杯牛奶的恩情。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也因為它而變得溫暖。
感恩是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它是自發性的行為。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個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感恩是一種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同這樣一個規律:心的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的改變,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的改變,性格就跟著改變;性格的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願感恩的心改變我們的態度,願誠懇的態度帶動我們的習慣,願良好的習慣升華我們的性格,願健康的性格收獲我們美麗的人生!
對於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生活也就不會有太多的負擔。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掉我們心中的那些狹隘和蠻橫,同時還幫助我們渡過最大的痛苦和災難。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些曾和我們結怨,甚至觸及我們心靈痛楚的那些人,會使我們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開闊。
因此,感恩是一條人生基本的準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們積極、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懷有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賞和感激。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事業上的原動力和內驅力,是人的高貴之所在。感恩將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聯係得更緊,感恩將是你對生活、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從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圍。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這個世界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每天懷著感恩地說“謝謝”,不僅僅是使自己有積極的想法,也使別人感到快樂。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而當別人幫助自己時,以真誠微笑表達感謝。養成感恩的習慣:一張表達謝意的紙條,一張小小的祝賀卡片,一個小小的鼓勵擁抱。對每一天懷有感恩,你並不需要感謝特定的某人,因為你可以感謝生活,感謝生活讓你如此快樂!
感恩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良知、一種動力。人有了感恩之心,生命就會得到滋潤,並時時閃爍著純淨的光芒。用心去感受,永懷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人生就會變得輕鬆,生活也會充滿快樂。
4.為心靈調味,愛上生活的柴米油鹽
要想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就先要愛上自己的生活,愛上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學會為自己的心靈調味。美好的味道可以讓一個人心生喜悅,當然人生也需要美味,美味的人生才會讓生活的負擔減輕許多。
要想從一件事物中得到快樂,就先要愛上這件事物,隻有出自真心地喜歡,才能夠引起你心靈上的感覺,才能從中得到快樂。同樣地,我們要是想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快樂,那麼首先就要愛上自己的生活。
要愛上自己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就是喜歡上我們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生活就好像是煮飯,這鍋飯的味道如何,就看我們所用的心思有多少,就看我們如何使用作料為它調味。淡了的時候加點鹽,鹹了的時候倒點醋,苦了的時候摻點糖,隻要把握好火候,用心調配,那生活的味道就不會太差。
我們不應該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隻會讓生活變得更加不可理喻。隻有我們愛上自己的生活,才能從中找到樂趣,不管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先要去愛自己所處的環境。如果生活帶給我們的是苦難,那麼我們就當它是一種考驗;如果生活送給我們的是歡喜,那麼我們就當是一種恩賜,把生活當作自己最喜歡的一件東西,好好去愛,用心地去保存,那麼生活就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心靈也就不會如此沉重。
有一支駱駝隊橫穿沙漠,這支隊伍有15個人,剛開始的時候,每個人對於能夠親自體驗橫穿沙漠的感覺而興奮。因為這些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趁著工作休假的時候專門出來旅遊,想要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風光,同時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
可是當他們騎著駱駝趕了一天的路程之後,他們的熱情已經被沙漠的炎日和狂暴的風沙澆滅了,剩下的隻是抱怨和悔恨,有好幾個人開始後悔自己的選擇,他們寧願待在家裏吹空調,也不願意來到這荒涼的沙漠,後悔自己沒事挑戰什麼極限。但是有一個人一路上都是興致勃勃的,他沒有像其他人那般帶很多的行李,他隻有一個不大的雙肩背包,估計裏麵裝的都是水和食物吧,再就是一些戶外露營的必需品。當眾人都累得不行準備紮營休息的時候,他似乎意猶未盡,獨自騎著駱駝又在附近轉悠了一圈之後才回來。對於他的好興致,眾人都很不解,於是就有一個人忍不住問他了。
得到的答案讓人們都有些敬佩,那個人說:“我一進入沙漠其實和大家的感覺都是一樣的,但是我想,既然自己選擇來到沙漠,那麼我就將自己當作沙漠中的居民,沙漠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應該愛它。一想起這個,我就覺得好像是要回到家,所以也就沒有了疲累,更多的則是回家的欣喜。”眾人都似有所悟,是啊,就是因為沒有這種歸屬感作為動力,所以才會感到如此疲累。後來他們終於成功穿越了沙漠,回去之後,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抱怨,學會了愛生活,生活也大方地回報他們以快樂的擁抱。
人生何嚐不是一次橫穿沙漠的旅遊?如果不喜歡沙漠,走在沙漠上無疑是一種煎熬,這時候它帶給你的隻有痛苦;一旦你喜歡上了它,你得到的將是一份享受、一份快樂。麵對我們的生活,我們應該如何做呢?是仇恨討厭它,還是喜歡愛上它呢?仇恨隻會讓你痛苦,愛上就可以活得快樂,為自己的心靈調味,愛上自己的生活吧!
愛上自己的生活其實很簡單,有以下幾個方麵可供參考。
(1)不要將柴米油鹽當作一件厭煩的事情
如果將生活說成是柴米油鹽其實是十分正確的,因為生活最基本的就是溫飽,而填飽肚子又是最重要的。也許生活的瑣事有時候讓人覺得很煩,每天都要煮飯、吃飯、收拾屋子、洗衣服……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這些小事情上,有時候不斷地重複動作,可以讓人失去所有的耐心。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煩惱,將所有的家務當作一種必要的鍛煉來堅持,幹淨整潔的屋子可以讓人心情放鬆,美味的飯菜也可以讓家人開心,隻要在你做家務的時候想到這些,或許你的心情就會變得不一樣,那麼生活的瑣事也就不再那麼可惡了。
(2)忙裏偷閑,苦中作樂學會享受生活
有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生活節奏太快,快得讓人難以想象,壓力大得甚至感覺自己都快窒息了。其實繁忙是一件好事情,證明你還有存在的價值,但是如果將生活當作一種負擔來對待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生活就像一個紙老虎,看上去可怕,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嚇人。在繁忙中抽出點時間,和朋友聊聊天、打打牌,適當地放鬆一下,這樣的生活會更多彩。在自己感到神經太過緊繃的時候,感覺到承受不了壓力的時候,不妨先將扛在身上的擔子放下,做一隻“縮頭的烏龜”又何妨?苦中求樂,躲起來為自己充充電,這樣才會有力氣扛起更多的重擔。
(3)學會忍讓,不要對身邊的人太過苛求
一個人的生活圈子裏最多的就是人了,如果將生活圈稱為人際圈還是挺貼切的。隻要是與人交往,就免不了出現這樣那樣的摩擦,有時候不爽了,甚至吵起來,打鬧起來也是常有的事情。沒有人喜歡與人爭吵,遇到這樣那樣的摩擦的時候,先不要一味地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在他人身上,不妨先從自己的身上來找原因,看看自己是不是對他人太過苛刻了。有句話說“好和好是換來的”,隻要你善意地對待他人,想必他人也不會刻意責難於你。在發生摩擦的時候,適當地忍讓一下,沒必要因為小小的事情讓氣氛那麼緊張。
人是生活的主角,生活是什麼樣子的,都在於他們以何種心態經營。用心經營,用愛作調料調味,那麼生活也是甜蜜的;如果用煩惱經營,將壓力當作調味品,那麼總有一天你會被生活的壓力壓垮。
喜歡上自己的生活,用心靈為自己的生活調味。生活中的滋味本來就多變,味太重就會增加壓力,估計人們無法消受;味太輕太過平淡,沒有什麼快樂可言。究竟該如何調味,你這個生活的廚師準備好了嗎?
5.為心靈找個“健身教練”
心靈需要找個健身教練,勇於舍棄可以讓你堅強地麵對人生中的各種磨難。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生活總是被各種各樣的負擔所占據,麵對沉重的壓力,我們的心靈也在經受著挑戰。既然感覺無法承受,就應當舍棄一些東西。隻有舍棄才可以讓你的心靈減壓、生活減壓。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生活中的壓力多得是,如果你選擇將所有的壓力都扛起來,那麼你一定會被壓趴下。在一定的時候就要懂得舍棄,有舍就有得,隻有你懂得舍棄,才能走出人生中的迷宮,重新站在生活的舞台上。
有一天,一個農民的驢子掉到了一口枯井裏。那可憐的驢子在井裏淒慘地叫了好幾個鍾頭,就是不知道怎麼才能出來。農民也在井口急得團團轉,可是沒有想到救驢子上來的辦法。最後,他斷然認定:驢子已經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起來了,他沒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去救一隻已經老邁的驢子。
於是農民把所有的鄰居都請來幫他填井。大家抓起鐵鍬,開始往井裏填土。驢子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起初,它隻是在井裏恐慌地大聲號叫。不一會兒,令大家都很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靜了下來。幾鍬土過後,農民終於忍不住朝井下看去,眼前的情景讓他驚呆了。每一鏟砸到驢子背上的土,它都作了出人意料的處理:迅速地抖落下來,然後狠很地用腳踩緊。就這樣,沒過多久,驢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縱身跳了出來,快步地跑開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因為驢子的聰明而感到驚詫。
其實,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會如塵土一般落到我們的頭上,進而凝結成不斷增大的壓力,壓彎我們的身軀。要想從這充滿壓力的枯井裏脫身逃出來,走向人生的成功與輝煌,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將它們統統都抖落在地,然後重重地踩在腳下。因為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每一個困難、每一次失敗,都可以將它看作人生曆程中的墊腳石,踩著這些墊腳石,我們就可以逃脫那些壓力的圍攻,走向人生的更高點。
人生之中,之所以很難抉擇得到與舍棄的價值,正在於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兩者相伴相生。在某一個時刻,麵對某一種機緣,總會因為一念之差,有舍有得。人生的所謂最高境界無法單純地歸納為得到世上一切抑或是舍棄,而是在恰當的際遇追求值得追求的,舍棄本不屬於自己的。人活著,就會有許多的責任和欲望,這些東西背在身上,就會形成一種壓力;要是拿掉了,人生又會變得輕飄,無意義。這樣我們就要學會舍棄,不要讓太重的負擔將我們壓垮。
生活原本是非常純樸、簡單的。人們所需要的並不多。學會舍棄自己不特別需要,對人生益處不大的東西。人正因為不懂得舍棄,不能放手去清掃自己,才會有多少糾結無解的痛苦,甚至陷於深深的而又無法自拔的困境中。當自己能懂得舍棄和清掃自己的藝術和智慧時,自己就會豁然開朗,生命就會馬上向你展現出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景致。有這樣一句話:當你握緊雙手,裏麵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都在你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舍棄,生活中魚和熊掌都能兼得的情況畢竟是少數,每一次的舍棄是為了下一次得到更好的回報。緊握雙手,肯定是什麼也得不到,打開雙手,至少還有希望。
舍棄就好像是我們心靈的健身教練,一個人在健身教練的指導下,他的健身效果才會更顯著。同樣地,一顆心靈在舍棄的洗滌下,才能更加純潔明亮。與其說生活的壓力大,倒不如說是我們心靈的壓力大。正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將自己心靈上的一些贅物舍棄,所以才難以負荷生活的重量。
舍棄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升華、一種境界。舍棄需要勇氣,但是千萬不要把舍棄作為不努力的一種借口。
一個農夫和一個商人在街上尋覓財物。他們發現了一大堆燒焦的羊毛,於是兩個人就各分了一半背在身上。
歸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布匹。農夫將身上繁重的羊毛扔掉,選了些自己扛得動的較好的布匹。商人卻將農夫丟下的羊毛和剩餘的布匹通通撿起來背在了自己身上。重負使他氣喘籲籲,步履維艱,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所得,他也就得到了少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