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為心靈譜曲——讓隔代的硝煙熄火(3 / 3)

最後,過了很多年,男人終於回來了。“對不起,孩子,我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你了……”樹哀傷地說。“我已經沒有牙咬蘋果了。”男人回答道。“我也沒有幹讓你爬了。”樹說。“我已經老得爬不動了。”男人說。“我真的不能再給你任何東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樹根。”樹含著淚說。“我現在不再需要什麼了,隻想找個地方休息。過了這麼些年,我累了!”男人回答道。“太好了!老樹根正是休息時最好的依靠,來吧,來坐在我身邊,休息一下吧!”男人坐下了,樹很高興,含著淚微笑著……

也許我們會覺得,男孩對樹太殘忍了,但是那正是我們所有人對待父母的方式啊!這個故事就是每個人的成長故事,樹就是我們的父母。當我們年幼的時候,願意和爸爸媽媽玩。當我們長大成人,我們就離開了父母,隻有我們需要一些東西或遇到麻煩時,才會回來。不論怎樣,父母總是支持我們,竭力給我們每一樣能讓我們高興的東西。從這個男孩的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從來都不懂得父母,不理解他們的愛,不理解他們的孤單,所以隻有在自己老了的時候,才懂得,原來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難以償還的。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希望他人能夠知曉自己所想的、所希冀的。但是我們的父母更需要我們的理解啊,他們為了我們能夠好好讀書,努力工作賺錢;他們為了早日見到兒女,情願頂著寒風在車站等上好幾個小時……為了兒女,父母不知做了多少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隻要兒女開心,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值得。麵對父母的苦心,我們有時候卻不屑一顧,隻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人很煩。

原來,矛盾就是在這種不理解下產生的,隻因為兒女不願意去探究隱藏在那些他們認為很煩的舉動後麵的真實意義。所以他們糟踐了父母的愛,疏忽了他們的付出,否定了他們的關懷,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同時也傷害了一顆屬於父母的愛心。在我們喊著“代溝”“隔代的矛盾”的時候,是否曾經站在父母的立場上為他們想過,是否在要求他們理解自己的時候也理解過他們?如果你沒有,那麼就將那些所謂的“代溝”之類的詞收起來,讓自己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過之後,再發言。

親情應該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很多人寧可花時間去理解一些不認識的人,也不願意花些時間來理解自己的父母。雖然父母對兒女的付出不求回報,但是作為兒女,至少要用理解去報答自己的父母。用心靈譜曲,找到搖曳在心靈深處的那份理解,讓親情變得可貴。

6.開在心靈上的花朵,親情可以照亮你前進

的道路親情就像是一盞亮在黑暗中的燈,無論我們身處什麼樣的黑暗中,它都可以為我們照明前進的道路,就好像是一支開在心靈上的花朵,每時每刻都散發出迷人的幽香。

親情是一首詩,回味雋永;親情是一支歌,唱之不竭;親情是一條小溪,滋潤心田。親情是一份永遠的牽掛,是一份真摯的感動,是人生旅途上的照明燈。離開親情,我們的心靈就會幹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親情是我們生命中的守護神,它一直陪伴著我們經曆困難挫折,走過千山萬水,陪我們哭,陪我們笑,分擔我們的壓力,裝扮我們的人生。不管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親情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是值得我們一生珍惜的感情。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候家裏很窮,但是親情讓他克服了一切困難,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他當時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因為家裏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是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裏人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並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飽含著父親的愛,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因為家裏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盡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持。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願再過一兩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鬥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任何人都可能會拋棄我們,唯獨親情不會,或許我們曾經因為種種原因抗拒過自己的父母,嫌棄他們管得太多……但是真正當我們不再受到父母的庇護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的羽翼還不夠豐滿,還無法與狂風暴雨搏擊;我們的能力還不夠強大,遇上生活中的磨難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轉身逃走。所以在挫敗中,我們隻能暗自悔恨,對父母的思念會像蟲蟻一般噬咬著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放棄親情的下場。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因為長大了就可以不再受父母的管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了。於是在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盼望中,我們終於長大了,可以一個人出去闖世界了。在父母的不舍和無奈中,我們興奮地踏上了未知的旅途。當一切的好奇過去之後,才知道,自己一直想要逃離的那個家、那一雙隻會嘮叨的父母才是最安全的港灣,才是應該停駐的港口。

“兒行千裏母擔憂”,這就是難以抹殺的親情之愛,愛得無私而又自私,愛得無理卻又是至理。兒女的每一次出行,哪個做父母的不是摸黑起床,收拾這收拾那,就連行李也是整理一遍又一遍,生怕又落下什麼東西,然後就是在淚眼汪汪中送走自己的兒女。這種不舍以及殷切的期盼,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也享用不盡的財富啊!

親情就是一筆財富,父母的教育讓我們受用終身。他們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如何做事。有句話說:“教孩子就好像是培育樹苗,隻有將那些偏杈、斜枝修剪掉,才能讓小樹苗一直端正地生長,最後長成參天大樹。”對於父母而言,我們可不就是那些小樹苗嗎?那些斜枝就是我們的叛逆和頑皮,正是因為被父母及時地修剪掉了,我們才不至於走上歪路。

感謝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的愛才使我們在人生之路上走得如此輕鬆;因為有他們的愛相伴,我們的心靈才不至於如此沉重;有他們的愛相伴,生活將不再是一副重擔。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的愛,讓他們的愛永遠進駐在我們的心間,讓他們的愛陪伴我們經曆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照明我們前進的道路。

對我們的父母感恩,讓親情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綻放,用心靈譜出美妙的旋律,讓父母的愛伴隨我們身旁,讓隔代的戰場不再出現,讓生活的壓力消失。擁有親情,讚美親情,為親情寫一首讚歌,讓它唱響在所有兒女們的心間。

7.睜開心靈的眼睛,正視父母的關懷

睜開心靈的眼睛,正視父母的關懷,在關懷中解除對父母的誤會。關懷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在乎,它是沒有任何條件的付出,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在關懷中了解父母對我們的愛。

關懷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一種互相連接、互相支持的表現,更是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愛的承載體。父母對兒女的關懷裏麵具備了愛心、包容和支持。兒女對父母的關懷中,則包含了感謝、體諒和深深的歉意。

父母的關懷就像是一種雪中送炭的行動,是在兒女遇上難題、處於困境時所伸出的援手;兒女的關懷對於父母來說,就好像是在他們的生活中注入一股暖流,他們因此而開心。其實,親人之間的關懷並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幫忙”,而是簡單如一個電話或者一聲問候,甚至是一個鼓勵的目光。隻要是裏麵包含了愛,即使很淡,都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鼓舞和激勵。

我們在與父母的相處當中,關懷是聯絡情感的紐帶。這條紐帶可以化解所有的誤會,可以撫平無數的傷口。這條紐帶是綻放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愛,是真情的表現方式。隻有關懷才可以讓被傷害得支離破碎的心靈重新完整;隻有關懷,才能讓行走在人生路出上的疲憊不堪的腳步重新充滿力量。

或許我們有時候因為一些生活的壓力,或者事業上的不順心而心生煩惱,往往在麵對父母的詢問的時候產生一種抗拒,甚至厭煩感,以至於有時候故意曲解他們的關懷,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根本不需要他們再跟在身邊絮絮叨叨了。殊不知,在父母的眼中,我們永遠是他們的孩子,是需要他們保護、照顧的孩子。所以,我們一定要正視父母對我們的關懷,不要讓誤會橫亙在親情之中。

那一夜,她因為和男朋友分手了,哭得稀裏嘩啦,將母親的安慰看作是一種譏諷,將母親趕出了自己的房間,把母親的好意拒之門外。在黑暗中,在緊閉的房間裏,她任自己的淚水肆意流淌,故意忽略了母親一次又一次的敲門聲,將關心自己的母親一次次吼回去。

第二天,她雙眼紅腫,在母親一次次地乞求下出了房門。笑容從此在她的臉上消失了。她將那份失敗的感情深藏於心,從此一心隻撲在工作上。她拚命地加班,不斷地熬夜。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的職位越來越高,薪水也不斷增加。她知道,她之所以如此成功,最主要的不是感情的刺激,而是母親的關懷。

自打她失戀以後,母親就經常圍著她打轉。母親從來沒有說一句安慰她的話,因為她知道自己女兒的驕傲,她隻是變著花樣做了許多好吃的。在她拚命加班顧不得吃飯的時候,母親總是會打電話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她,直到她受不了吃了飯,母親才會罷休。母親一直站在她的身邊,默默地關懷著她。而直到她站在成功的舞台上,肯正視自己的時候才發現,那份曾經的戀情早已模糊不清,而母親忙碌的身影卻一遍一遍浮現在腦海。

就是這種關懷,捂暖了她絕望的心;就是這種關懷,讓她開始正視母親的愛;她為自己曾經的無知而感到羞恥,因為將母親好意的勸慰當做譏諷而後悔。她在失戀三年之後的一個母親節,為母親做了一份豐盛的晚餐。在她將康乃馨送給母親的時候,她看到母親的眼眶濕潤了。她祝賀母親節日快樂,然後將所有的歉意都蘊含在一句“對不起”之中。是母親讓她學會了關懷,也是在母親的關懷中,她慢慢解除了對母親的誤會。

關懷是盛放在父母兒女心間的愛,父母對兒女的關懷是淡淡的,但是聚集起來卻是怎麼也化不開的濃。關懷雖濃,卻不會讓人感覺到壓力。父母是因為最了解兒女的個性,所以他們知道以何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關懷。那麼我們又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關懷他人呢?怎麼做才能讓關懷成為一種愛的表達呢?

(1)關懷是建立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礎上的

在關懷的眼光中,不應該有卑微和憐憫。沒有人喜歡做一個可憐蟲,凡是有傲骨的人都不喜歡別人的憐憫。每一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他們有自己的驕傲,即使當時的處境很不理想,但是他們也不允許自己活在別人的憐憫和施舍中。關心一個人,首先就應該承認並尊重他的人生價值。

(2)關懷是默默而深沉的

太過大張旗鼓的關懷可能會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心。隻有默默而深沉的關懷,才能讓一個暫時生活失意的人保住他僅有的尊嚴。默默的關懷是一種毫無言語的愛,這種愛可以成為激勵人們前進的動力。

(3)關懷是無私無盡的

充滿愛與信念的關懷有時候甚至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重病的患者,她因為一片常綠的樹葉戰勝了病魔,終於將自己從死神的手中拉了出來。但是那片樹葉其實是一位好心人畫上去的。這種關懷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包含在這片綠葉中的,更多的則是愛與心的付出,無盡而無私!

關懷是用心靈彈奏的一首關於愛的曲子,在關懷的照耀下,釋放我們心靈的負擔,讓親情綻放在我們的生命中,讓父母的愛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最靚麗的一道風景。關懷有時可以是淡淡的,就好像消失在天際的流星;也可以是深深的,就好像是沉穩厚重的大地。它是唯一能讓人生低頭的愛。

關懷是一首歌,可以讓我們的心靈飛翔;關懷是一首詩,讓我們在親情的庇護下走得更遠。關懷是一杯茶水、一句問候、一個溫暖的擁抱……在關懷中讓誤會煙消雲散,在關懷中讓我們將對父母的愛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