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愛國女青年-蕭明華(2 / 2)

1946年晚秋,蕭明華來到北平,進入北平師範大學。在這裏,她遇到了中共地下黨員朱芳春。

當時,朱芳春的公開身份是北師大教育心理學教授、兼河北省北平高級中學校長,秘密身份是我冀中軍區敵工部幹部。

在重慶時,蕭明華就已經認識這位教育心理學教授,北平重逢,朱芳春開始啟發她走上革命的道路。

他給蕭明華送來不少進步書刊,其中有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鄧初民的《社會發展史》和艾思奇的《大眾哲學》等。這對當時的進步青年蕭明華來說真是如獲至寶。

當蕭明華從朱芳春的手中接過《新民主主義論》時,不由得激動起來:“啊,是毛澤東寫的!”

輕輕翻開扉頁,稍加瀏覽,發現幾乎每一頁粗糙的土紙上都畫出了許多紅杠杠,她知道這是朱老師劃的重點。她抬起頭來興奮地說:“謝謝朱老師,我一定一字一句認真地讀。”

這段時間,蕭明華生活緊張而又有規律,她每周有幾天在北師大聽課、做作業;另幾天到河北高中整理修補圖書,學習革命理論;周末則回家看望兄嫂侄女,有時也去拜訪朱芳春老師。

1946年12月24日,在北平東單操場發生了美國大兵強奸北京大學女學生沈崇的事件,由此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駐華美軍暴行的群眾運動。

12月29日,北師大900多名師生在校內召開了抗暴大會,遭到特務分子破壞搗亂。

第二天,北師大的同學們仍然堅持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同學會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遊行隊伍,愛國師生不斷高呼“美軍退出中國”、“維護主權獨立”等口號。

蕭明華義憤填膺地參加了這些愛國活動,國家和民族深重的災難,讓蕭明華心中的革命火種越燃越旺。

1947年9月的一天,蕭明華坐在圖書館裏,為寫有關李清照的一篇文章,正在查找她的生平資料,朱春芳也來到了圖書館。

看到蕭明華,他低聲而鄭重地對她說:“根據你多次表示要求參加革命工作的願望,組織經過考驗決定吸收你參加革命,從事情報工作。”

同時,朱芳春也坦率地告知蕭明華,在國統區進行秘密工作的艱難和危險。

他對蕭明華說:“你怎麼決定,不一定現在就告訴我,可以從容地考慮幾天。”

蕭明華猛然地站了起來,堅定地說:“還想什麼?我早已想過多少遍了。請朱老師轉告組織,我願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黨領導的革命事業,就像是李清照所向往的‘九萬裏風鵬正舉’的廣闊天地。至於死,一個人能為人民的革命事業而死,就無愧於父母,無愧於人民。”

她愈說愈激動,眼眶中滾動著淚花。

朱芳春連忙示意蕭明華坐下:“你說得很好,明華同誌,我想現在可以這樣稱呼你了。我一定盡快向組織彙報你的想法。”

幾天後,朱芳春通知蕭明華,上級已正式批準她加入革命組織,成為黨組織培養的積極分子,並在他的直接領導下一起工作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