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華得知後,告誡這些同誌,“越是接近勝利,越不能放鬆警惕,不能讓暫時的成績衝昏頭腦。”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但是,祖國大陸的形勢越好,台灣的局勢就越緊張。
由於交通等諸多不便,上級組織的指示不能及時傳遞到台灣。他們感到如果不能及時得到上級組織的指示,他們在台灣的活動就可能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會失敗。
於非幾經周折和奔波,終於與北平黨組織取得了聯係,並帶來了聶榮臻同誌的指示:為了配合解放台灣的戰鬥,要不惜一切代價,獲取台灣和祖國大陸沿海島嶼的軍事情報。
任務和形勢都發生了變化,蕭明華和於非立即行動,他們將“台新盟”轉入地下。蕭明華負責聯絡工作,並承擔情報資料的保管、整理和密寫。
很快,蕭明華和於非就獲得了國民黨的《海南島防衛方案》《舟山群島防衛方案》《台灣兵要地誌圖》等絕密情報。
特別是《台灣兵要地誌圖》,這是日本投降時,岡村寧次親自交給蔣介石的禮物。
這份絕密地圖是日本人統治台灣時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尺精心測繪的,連一間獨立屋、一棵獨立樹都標繪得很清楚。
有了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台灣的地形地貌和日軍占領時期的防禦作戰工事,對解放台灣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這份珍貴的圖紙平時隻有少數幾個作戰參謀可以接觸,其他人要看必須經過參謀總長批準。
地圖藏在一間加了兩道鎖的鐵門石麵牆上,必須兩個人一起行動才能開門看圖。
盡管防衛嚴密,經於非、蕭明華等我地下工作者精心策劃,這張圖還是拿到了於非和蕭明華手裏。
蕭明華抓緊一切時間,進行情報複製工作,在對《台灣兵要地誌圖》進行密拍後,便著手對兩個防衛地圖進行密寫和包裝。蕭明華連續奮戰幾晝夜,終於在1950年新年整理密寫好全部資料,放進了經過巧妙偽裝的“航空箱”。
而要將這些絕密情報安全地送回大陸,又是一項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正在他們為送情報而犯愁時,聽說有一位老媽媽要返回大陸探親。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可以讓於非以親戚身份送老媽媽回大陸時,乘機將情報送回去。
但是經仔細詢問後,才知道老媽媽其實不想離開台灣,因為她舍不得留在台灣的兒子,又怕途中暈船。
於非和蕭明華經過研究後,決定由蕭明華接近老媽媽,取得信任後,再做老媽媽的工作。
在之後的一個多月裏,蕭明華和老媽媽同吃、同住,精心地侍候老媽媽,終於取得了這位老媽媽的信任。
老媽媽同意回上海探親。於是,於非化名趙光鄰以親戚身份護送老媽媽回內地探親。他們先到舟山,再從舟山搭乘販運私鹽的帆船到達了上海。
於非到上海後,很快找到了我黨華東地區情報負責人吳克堅、何以端等,呈上了這批重要的情報。
吳克堅讚揚說:“你們的情報太重要了!我們要立即給前線指揮部送去,也希望你和蕭明華同誌注意隱蔽,特別要注意安全,以後多和我們聯係,祝你們再立新功!”分手後,於非又立即返回台灣。
從1949年12月到1950年1月,兩個月的時間裏,於非、蕭明華在台灣活動進入了一個高潮,他們連續六次送出了大量的絕密情報。
大陸解放了,台灣宣布全島“戒嚴”,淹沒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