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曆史煙 雲,一個堅韌不拔的女性走進我們的視線之 中——將時光的指針,撥回到 1950 年 6 月 10 日 16 時 30 分,陰 森的台北馬場町刑場上,四名五花大綁的囚犯被推下了車,其中, 唯一的一名女性格外引人注目:她身上穿一件淡綠色碎花雙縐旗 袍,外罩深藍色毛線上衣,知性而儒雅。卻被一道道捆綁的繩索 勒緊著軀體,雙手被強扭著反背到身後,淩亂的發絲下,她的麵 容冷峻而堅定。
槍聲響起,她身上連中 6 槍,鮮血浸染,猶如片片滴血的紅 楓怒放在陰霾籠罩的刑場上……
她是被台灣國民黨當局稱之為“當代特大間諜案”的幾名要 犯之一——中共華東局情報部派遣的秘密特派員朱楓。
犧牲的這 一年,她僅 45 歲。和她同時犧牲的是國 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以及 吳石的親密朋友“聯勤總部第四兵站總監” 陳寶倉中將、親信隨員聶曦上校。
因案情 重大,他們“享有一項特殊待遇”,臨刑 前拍攝行刑照片存入檔案。
這讓 60 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追蹤烈 士人生的軌跡,能夠看到她最後的燦爛。
朱楓(1905-1950),原名朱諶之,字彌明,浙江鎮海人。 她出身自浙江鎮海的一個大戶人家,父親朱雲水是當地漁業公會 會長,寧波市鎮海縣當時就是靠漁業吃飯,會長自然是這個行業 的龍頭,可謂家財萬貫。
母家在鎮海開報關行,所得頗豐。有了 這樣的父母,朱楓自出生之日起,就是家裏養尊處優的四小姐。
1927 年,朱楓從寧波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由父親做主遠嫁 東北沈陽,做了奉天兵工廠總工程師陳傅良的續弦夫人。
朱、陳 兩家原本是故交,幾年後,朱楓生下女兒朱曉楓 ( 原名陳沈珍 ) 後, “九一八”事變發生了,一家人倉惶回到鎮海,丈夫又因霍亂突 然去世。
朱楓依靠自家雄厚家產,在艱難時局中憔悴度日。
這一 時期,閨中密友、寧波女師一起畢業的女同學陳修良(後來成為 我黨的革命活動家)與她來往較為密切,“要為國家和民族的複 興而奮起!”
憂國憂民的情懷衝淡了朱楓對個人命運的感傷。
陳 修良曾回憶她們一起組織抗日宣傳隊的日子,“敵艦炮聲一響, 我們就一起上街散傳單、救護傷員和表演抗日劇目”。
1937 年抗日戰爭全麵展開,朱楓也不再滿足於撒撒傳單,她 在寧波月湖女子師範學校求學時,結識了一批思想進步的同學, 她組織這些誌同道合者在鎮海民眾教育館舉行義賣展覽,將自己 多年創作和收藏的書畫金石工藝製品標價出售,得款悉數捐獻給前線抗戰。
繼而又讓出自家房屋辦起“鎮海工藝傳習所”,安置 難民和失學青年,組織生產自救。
她不顧自身安危,在敵機襲擊 轟炸下,會同醫護人員組織醫療隊救死扶傷;還帶領歌詠隊、演 劇隊積極宣傳抗日,帶頭在《保衛盧溝橋》、《放下你的鞭子》 等街頭劇裏扮演角色。
朱楓和夥伴們別開生麵的抗日活動受到鎮海百姓的歡迎。
富 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鎮海城,在它優秀兒女鬥誌昂揚的運動中顯得 生氣勃勃。而朱楓也由此展開了人生中最絢麗多彩的戰鬥生涯。
朱楓後來與共產黨人朱曉光相戀,生下了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