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回家(1 / 1)

從台灣抵達北京的殯葬公司劉董事長,胸前捧著一個白色圓桶狀旅行袋,背帶在身後交叉,緩緩走進機場貴賓廳一個房間,他說:“我們來把老奶奶安置好。”

在場隻有家人和幾位民政官員、學者朋友,大家站起來,悄無聲息。徐雲初眼圈紅了,用幾乎耳語似的微弱聲音說“外婆,回家了”。

她雙手扶住旅行袋,而丈夫李揚扶住她。一會兒兩人才慢慢打開,取出一個淡黃色的小骨灰壇。蓋子邊緣已經破損,壇子上麵寫著“朱諶之”三個字。

2011年7月12日下午3點05分,一架從北京起飛、由國家安全部門所包的專機,緩緩地降落在寧波櫟社國際機場。

5分鍾後,朱楓的外孫女徐雲初從飛機上走下。“外婆回家了。”徐雲初把手裏的遺像交給母親時,眼圈都紅了,李揚則把骨灰盒鄭重地交到舅舅朱明手中。

一個簡短的骨灰交接儀式後,朱楓烈士的骨灰被護送至鎮海革命烈士陵園。

朱楓的骨灰盒上覆著一麵鮮紅的黨旗,在朱明看來,母親把一生中最好的年華,把她的機智、堅強、勇敢,全部傾注到了黨的事業中,身裹黨旗,定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照片裏的朱楓,梳著簡單而典雅的發式,眉目很是分明,神態略顯冷峻,抿起的嘴角似乎就像她堅毅的內心,好像在告訴人們,她知道前路有艱難暗淡,然而她不曾有過一絲一毫的動搖。

朱楓的靈堂暫設於鎮海革命烈士陵園入口處左側的房間裏。靈堂的布置簡單而莊嚴。20餘平方米的房間裏掛起了白色簾子,兩邊各擱置著近10個黃白色菊花紮成的花圈。

一進入靈堂,內牆左右側分別掛有“楓葉紅於二月花”和“烈士血染新中華”的挽聯,上方則是“朱楓烈士永垂不朽”8個大字。

兩名武警戰士小心地從朱家人手中接過骨灰盒和遺像,放置到事先布好的白色菊花台上,骨灰盒上又新覆上了一麵更大的黨旗下方是一個圓形的黃色菊花盤,上麵綴有美麗的白色百合花。

朱明說,在機場,看到母親的遺像和骨灰從飛機上下來的時候,他的心情非常激動,他和母親最後一別就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1949年9月,開國大典的繁忙籌備中,當時在香港工作的母親把他送上了去青島的船,說:“告訴爸爸,媽媽過些日子就回來了。”

這一別,竟是61年。鎮海西門公園現已正式改名為“楓園”,並為朱楓烈士塑像,

以此紀念這位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上的傑出英雄。曆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