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傳奇女性——黃慕蘭(1 / 2)

這是一位命運多舛,富有傳奇色彩的女人。紗廠女工、律師夫人、女銀行家、政府參事……這些特殊的身份,都集中在她一個人身上。

作為女人,她的一生可謂多姿多彩,既可在廳堂上高談闊論,又可於市井煙火中安憩;既能撐得起一襲華裳翩然起舞,也能披一 身布衫荊釵相夫教子。

感性與理性;平凡與非凡;隱忍與不忍,這些矛盾的因素居然都能在她身上找到和諧相處之道,不禁令人稱奇。

她感情豐富、經曆坎坷。如果算上家裏的包辦婚姻,她一共 嫁過四個男人,第二、三任丈夫皆為革命而犧牲;她生育了八個 孩子,其中活下來六個:三男三女。

她出身名門,卻敢於反抗封建禮教而成功逃婚;她弱質纖纖, 卻營救過周恩來、關向應等中央領導人;她是一個引得異性青睞仰慕的美貌女子,卻甘於洗淨脂粉,在隱蔽戰線屢建奇功。

她是風雲際會中,叱吒武漢三鎮的女性領袖,也是舊中國滬 上社交圈巧妙周旋的紅人……但是她的真實身份,卻是一名優秀 的中共地下工作者。

這是一位傳奇女人的一生,更是一名紅色特工的人生傳奇。

記得曾有一位著名學者說過:“革命很奇妙,它的終極是永恒的 正義,使人充滿激情,它的過程則是殘酷的美麗,浪漫與痛苦相 伴相隨。”

在湖南東北部、瀏水之北,有一座曆史悠久、風光秀美的小城: 瀏陽。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瀏陽河》經過 幾代人的傳唱,讓這座本屬舊荊州的小城市變得家喻戶曉。

尤其 是每年除夕,震耳欲聾、喜慶鳴響的鞭炮聲聲,更是讓人們記住 了“瀏陽”二字。

在新中國成立這部漫長而艱辛的史書大卷上,瀏陽更是占據 著無可撼動的重要一頁。

1927 年秋,毛澤東同誌領導了著名的秋 收起義,就是從瀏陽的文家市起步,而後多少瀏陽人追隨著開國 領袖的步伐,毅然決然地踏上尋求自由與民主之路。

胡耀邦、王震、王首道、彭佩雲、歐陽玉倩、婁師白、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等等……這些對中國曆史發展與文化傳承做 出巨大貢獻的名人,紛紛由此走向全國,堪稱是一座當之無愧、 人傑地靈的城市。

而在一長串的人名中,有一個傳奇女性尤其讓人無法忽視。她的光輝,即使在浩若星辰的天穹中,仍是那麼璀璨、那麼耀目。

1907 年 7 月 18 日,在千裏之遙的湖南瀏陽北門外的黃家祠 堂裏,一個女嬰呱呱墜地。黃彰定、黃淑儀、黃定慧…她有過很 多名字,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黃慕蘭。

慕蘭出生時,黃家家 境並不太富裕,卻在當地享有極高的聲譽。

她的父親,黃穎初先生,曾任久負盛名的長沙嶽麓書院的主任教習,是譚嗣同、黃興、蔡 鍔等人兒子的老師,也是譚嗣同親密的幕友,和譚嗣同、唐才常一道, 被尊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期間著名的“瀏陽三傑”之一。

按照家譜裏規定的輩分排列,這一輩人的名字裏都應有個 “彰”字,父親又為長女加上一個“定”字,取名“黃彰定”。 在這動蕩不安的社會中,父親以一個“定”字寄托了對女兒未來 生活的憧憬。

三十多歲才有女兒,父親對這個孩子寵如掌上明珠。正是有 這樣一位思想開明的父親,所以彰定自小就生活在自由、民主、 備受疼愛的家庭氛圍中,她沒有像當時絕大多數的小姐一樣,被 家裏勒令纏小腳而倍受折磨。

一雙纖秀的天足,帶著她走進縣裏 的女子小學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