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3)(2 / 3)

百丈懷海說:“你們去問問老師,不就什麼都清楚了嗎。”

學僧們便去請教馬祖道一。“這事隻有百丈他自己最清楚,你們怎麼問起我來呢?”馬祖道一說。

學僧們麵麵相覷,又經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便回到禪房要向懷海問個清楚,沒想到等他們回頭來問百丈時,百丈懷海卻一個人在那裏哈哈大笑。大家見他先哭後笑,心中更是覺得莫名其妙,好奇心也更強了,便紛紛問他緣故。

百丈懷海答道:“我是以前哭,現在笑,因為當時我說這裏、那裏,過去、現在等等這些,就是犯了時空錯誤。靈明的心性是不受時空限製和阻礙的,又怎麼能說是過去現在,這裏那裏呢?”

懷海禪師從馬祖道一那裏得到其禪法真傳,但是在繼承馬祖道一產學思想的基礎之上,又有自己的創新,他認為世間眾生本來具足圓滿清淨的心體,而這佛法就在眾生的心體之內,不必向外尋求,而所謂的修行學佛,其實也不過是要在自心之內消除煩惱妄念的捆綁而已。

據《祖堂集》卷十七所記,大安曾問懷海:“學人欲求識佛,如何是佛?”百丈雲:“大似騎牛覓牛。”大安又問:“識得後如何”百丈禪師說道:“如人騎牛至家。”大安再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任,則得相應去?”百丈說:“譬如牧牛之人,執鞭視之,不令犯人苗稼。”大安聽後大悟,示眾說:“汝諸人各自身中有無價大寶,從眼門放光,照山河大地,耳門放光,領覽一切善惡音響,六門晝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二昧。”

大安問懷海,對於學佛修道之人來說,究竟什麼是佛呢?懷海告訴他,我們每個人就是佛了,你怎麼還要問佛是什麼?這就好比你騎著牛卻還在找牛一樣。那麼,在識得自性之後呢?又是一種什麼境界呢?懷海說,這就好比騎牛回到自己的家。你的心才是最終的歸處。那麼,在沒有體認自己的心性之前,如何保持自己的心性呢?懷海告訴他,就像放牛人那樣,用鞭子看管牛(這牛其實正是沒有開悟的心,用鞭子看管,即是要做到嚴守戒律),而不要讓它毀壞了田地(即是不要破壞了心體的清淨)。

懷海開示給僧眾:佛法就在眾生個人心中,解脫是不需要外求的,而你一旦執著地認為世間存在著解脫的良方,這便是給心靈套上重負,更是背離了修行的主旨。要知道,修行和開悟,隻不過是要消除自心中的束縛,而這種束縛正是來自於自己所造成的煩惱和妄想,可見,是開悟得解脫,還是繼續痛苦沉淪下去,關鍵是看你如何觀心。

懷海禪師曾有言道:“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心與佛與眾生,全是平等如一,無絲毫差別,但那些不曾開悟的人,卻未能明白這個道理。眾生之心性,本來就是清淨光明,照耀著萬物的心性隨不同外緣而化顯出不同的種種現象。但是這心性卻不會被現象所染汙,而所謂的凡人,隻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罷了,一旦能夠洞悉心之本性與妙用,凡俗眾生即刻成佛。

有人曾向懷海禪師請教,什麼才是大乘佛法頓悟的旨要。百丈懷海禪師說:“你應該先放下諸緣,放下對於一切事情的掛念,不論是善念,還是不善念,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不要惦念記掛。放下你所攀援的事物,舍下你心內記掛的事情,你的身體與心靈便可以頓時輕鬆、安然。把自己的心,比作木石一般,不對外境做什麼分別辨認。”

同時懷海禪師也強調,參禪之人務必要在參學的過程中做到順其自然,不做刻意追求。一切善惡分別都放下,也不要攀援外在對象,以不假所求之心來參悟,心能不受內外諸緣的係縛,才能做到真正的如如不動。

百丈懷海禪師對佛教做的另一個重要貢獻,便是對教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並製訂了《百丈清規》,明確規定出家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並重的修行生活。因此,懷海禪師每天除了帶領僧眾修行、參禪、講解經論之外,還必須親自勞役,像許多年輕的佛弟子一樣勤苦工作。懷海禪師在生活中自食其力,極為認真,可是作為一寺之主持,日常事務又多,懷海禪師盡管每日很是辛勞,卻從不肯假手他人。

但是百丈禪師畢竟已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了,他每日隨僧眾上山擔柴,下田種地,漸漸地也有些支撐不住了。他的弟子們不忍心看到年事已高的師父做這種粗重的工作。因此,禪僧們就紛紛懇請他不要再隨大家出去勞動了。

百丈禪師聽後不以為然,並且十分堅決地說道:“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廢人?”

他的弟子們知道無法阻止他,隻好將懷海禪師平日裏所用的一些工具藏起來,不讓他工作。百丈禪師怎能不知弟子們的心意,盡管他感念師徒之間的情分,卻認為既然自己製訂了禪門清規,自己就應該首先遵守,所以他就以絕食的行為來抗議。

這樣一來,懷海禪師的弟子們可都急壞了,大家連忙勸他進食,百丈禪師卻不急不慌地說:“既然不去勞作,哪裏還能吃飯呢?”弟子們實在沒有辦法,隻得把幹農活的工具還給他,讓他隨大家一起幹農活。從這則故事中,我們也可得見古代有名望的禪師對於自己的要求其實是很嚴格的,並非是後人所想的那樣,終日一副無所事事的摸樣。

百丈懷海禪師雖然對自己要求嚴格,但是對其他人卻充滿著慈悲之心。有這樣一則公案,是關於“野狐禪”的故事。

某一天,百丈懷海禪師說法結束,來聽經的人都已經退出禪堂了,但還有一位老者卻站著不去。

百丈懷海禪師問道:“在那邊站立的是哪一位呀?您還有什麼問題不清楚嗎?”

這位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我是一個得道的野狐。我還在百丈山上修行時,曾有一位學僧問我:‘修行得道之人,是否還落因果?’我回答:‘不落因果。’隻因為這一句回答,我便墮在了畜生道,做了五百世的狐身,至今還在畜牲道中受苦。我想請教禪師一句轉語,讓我超生。”

百丈禪師聽後,心生慈憫,便一口應允了。

這位老者合掌問道:“請禪師開示我,得道的修行者是否還落因果?”

百丈禪師答:“不昧因果!”老者聞言大悟,作禮告辭。

第二天,百丈懷海禪師帶領寺中大眾到後山的石洞內,用禪杖挑出一野狐死屍,之後便用往生的禮節將其火葬。

這便是禪宗史上的一則著名公案。一個“不落”,一個“不昧”,雖然是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

“不落因果”,是指所有修行的人都不受因果報應,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見解,任何人不管是否得道,他都逃不出因果法則的定律。而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才是真正的至理名言,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受著因果法則的規定。

曆史上關於百丈懷海的禪宗典故和公案還有很多,懷海禪師從實踐修行方麵對禪宗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唐憲宗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圓寂,世壽六十六,唐穆宗長慶元年敕諡號“大智禪師”。

靈佑:體露真常理事不二

靈佑禪師(771---853),禪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溈仰宗初祖,俗姓趙,福州長溪人,15歲時跟從建善寺法常長老出家,每日都十分辛勤地為寺院工作,到了18歲便前往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從此開始參究大小乘經論,尤其注重對大乘佛法的鑽研。

又過了幾年之後,靈佑忽然覺悟到整日把自己封閉在這文字堆中,是很難有所成就的,更難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何在,於是便外出雲遊,到處采訪名師,他到過天台山,之後又參禮馬祖道一的弟子懷海禪師,在過了一斷時期的參悟生活之後,靈佑頗得懷海的器重。

在冬季的某一天,靈佑站在懷海身邊侍立,懷海說:“你去看看火爐中還有沒有火,怎的屋子裏這樣冷。”靈佑答應著就去撥動火爐,回答說:“沒有火了。”懷海禪師又親自撥弄著火爐說:“你看,這爐子裏不是還有些小火嗎?”靈佑聽後,心下有所觸動,便喃喃自語道:“方才我看時,卻不見火苗;而禪師看時,卻能看到,這是為什麼呢?”懷海嗬嗬笑道:“這爐中之火,好比是自性,我能見到爐中之火,因為我能洞徹自性;你不能看到爐中之火,你說原因何在呢?”靈佑當下即悟,並請求懷海禪師給予印可。

懷海說道:“一心之內,萬法具足,你如今能夠了悟自性,就要好好護持自己的心念。”靈佑在得到懷海禪師的印可之後,就來到湖南溈山,自立門戶,開辦道場。在靈佑禪師還未來到此處開辦道場之前,當時有位善於看風水的能人,曾經向懷海提到溈山,說這裏風景清秀,地勢得天獨厚,如能做為弘法的道場,定會使宗門大興。這個人不僅善於看風水,還精通麵相,在給眾位禪僧以及懷海禪師相麵之後,一眼斷定當時的典座靈佑才能成為溈山的宗主。此言一出,便引起僧眾的紛紛議論,懷海禪師為了服眾,便說要進行一場考試,誰能獲勝,誰就去溈山開辟道場。這考試其實也簡單啊,就是要各人闡述一下自己對佛教的見地,懷海禪師用手指著一隻淨瓶道:“不得將此物喚作淨瓶,你們說說,到底該叫什麼好呢?”就在眾禪僧各抒己見時,靈佑二話不說,走上前去,一腳踢倒淨瓶後徑直走了出去,懷海禪師由此更加欣賞靈佑了。

剛來到溈山開辟道場的靈佑禪師過了一段十分艱苦的生活,因為這裏盡管風景靈秀,但地處深山老林,經常有野獸毒蛇出沒,而且人煙稀少,靈佑禪師最初的時候隻能靠著采摘些野果野菜來充饑度日,盡管如此,他也沒有動搖最初弘法利生的心願,每天不到進餐時間從不輕易走動,但隻靜坐參禪,保持著安貧樂道的道風。久而久之,附近的山民都被靈佑禪師所感化,紛紛前來幫助靈佑禪師搭建僧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靈佑禪師的溈山道場已經初具規模,當時比較有名的一些僧人比如大安等,也前來親近,與靈佑禪師共同擔荷起如來事業。

在靈佑禪師營建溈山道場的過程中,也得到了當地的地方官員的支持,然而會昌法難的到來,打破了溈山道場昔日的平靜與祥和,盡管僧人們在這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可是溈山僧團還是被迫解散了。靈佑禪師與弟子們喬裝改扮,於民間藏身,期盼著來日能夠重振宗風。

唐宣宗即位之後不久,便下令恢複佛教,裴休親自去迎請靈佑禪師回到溈山道場,之後溈山寺院又被皇帝欽賜為同慶寺。此後,溈山道場宗門大興,成為當時極富盛名的一方寶地,眾多禪僧紛紛前來參訪求道。

靈佑禪師於大中七年示寂,享世壽83歲,當時著名詩人李商隱還為他親題碑額,唐懿宗鹹通四年,朝廷賜“大圓禪師”的諡號。

靈佑的禪法,見於史書記載的並不多,其開示禪語散見於《景德傳燈錄》等書的記載。靈祐某日在禪堂上對僧眾們說:“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麵,無詐妄心行。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隻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寧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參見《景德傳燈錄》)

可見,靈佑禪師主張直心見性的悟道方式,真正的悟道之人,他的內心須是不帶一點偽飾,清淨自然而任運無礙的。心境澄明,不做事想,不留掛礙在自心之上,這是真正修道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