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續佛心燈弘法精進
一誠法師(1927年2月----),出生於湖南寧鄉縣一普通農戶家中,俗姓周,名叫雲生,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1948年周雲生來到湖南長沙縣的黃金園鄉洗心庵,參明心為師,從此剃度出家,承禪宗臨濟一派,法號一誠,字悟圓。1956年,依止虛雲老和尚門下,受具足戒。1957年,在虛雲法師的主持下,得到禪宗溈仰宗和臨濟宗的法脈傳承。在1985年,一誠法師擔任真如禪寺的主持,此後曆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以及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2002年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雲生自幼就不喜葷腥,在少年時代就經常跟隨親友來到烏山寺焚香禮佛,不久之後,便跟從一位師傅,皈依了三寶,專門修習念佛法門。在22歲的某天,他正在烏山寺大殿裏拜佛,當他看到大殿內莊嚴無比的佛像和佛像前的一支支燃燒著的蠟燭時,內心頓時充滿無上的歡喜之情,於是脫囗誦道:“今來無三字,皈依故佛前,……烏山寺姻渺,燈光用大千。”
在場的僧俗眾人在聽到之後無不驚訝,都認為這位年輕人早已具備了修佛成道的夙願,而如今善根具足,才有出家修學的機緣。有位長輩說:“這人和禪法有著深厚的宿緣,而且悟性極高,假如一心參禪,則有望成為一代宗長。”從此之後,雲生的皈依老師果然教他改修禪學。當年六月,雲生辭別親人,來到湖南長沙,追隨明心為師,始有一誠的法號。
在追隨明心法師學習佛法的過程中,一誠法師尤其潛心於《金剛經》的學習和研究,並有著自己深刻的體悟。後追隨虛雲法師受具足戒,在雲居山刻苦修行,由於精勤修習,得到虛雲法師的稱揚。在1957年,法緣具備時,由虛雲老法師親自主持儀式,將一誠法師列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同年又傳授臨濟宗法券,在此後的修行生涯中,一誠法師勇猛精進,專心修學,不僅廣泛地研讀佛教典籍,而且刻苦學習文化知識,由此道業日隆。
1985年秋天,一誠法師升座為真如禪寺方丈,以“繼佛續心燈,宏法是家務”為己任,以實踐頭陀苦行為誌向,在主持寺廟事務管理上,法師在注重曆代祖師的遺訓的同時,還密切結合現代的新形勢,形成新一代宗風。由於一誠法師愛國愛教,道業精進,佛學造詣高,因此在僧俗兩界都有著極高的聲望。
在和大家談到佛教的發展和學佛修行這方麵的問題時,老法師說:“佛教的宗旨是要普度眾生。慈,是指予人於樂,給人帶來歡喜;悲,是指要解除人心中的煩惱,解人之苦,佛教始終是在這兩個層麵上講慈悲。如果隻是予人愛,還不夠,還不徹底,它同時還關注人的痛苦。慈悲涵蓋了一切讓人感動的愛,這是佛教所特有的人文情懷。”(見一誠法師《漫談佛教的發展與學佛修行》一文)
現在我們這個社會,最缺少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溫情。有些人對異性愛得死去活來,但是卻不肯奉獻出一丁點兒的愛回報社會和大眾。這樣的愛,隻是一種貪愛,貪愛是自己痛苦,他人也痛苦。而大愛,慈悲之愛,卻不僅能給給自己帶來靈性的光芒,更能給社會和大眾帶來溫暖。這是一種情感上的升華,更是人格的提高。
還有些人對佛教的“不執著”有些不理解,在做事情時,遇到了困難,就覺得不能執著下去,於是就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和初衷,做事半途而廢。對此,一誠法師說:“佛教裏所說的不執著,是告訴你不要對所產生的煩惱執著,而不是要你放棄做事的執著。要你放下負麵的情緒,放下內心的壓力和失落,這些壓力和失落恰恰來自你內心的不堅定、不明朗。同樣的一件事情,讓一個信念堅定,內心從容的人去做,他就沒有那麼多的煩惱和失落。”(同上)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曆:想做某件事情,但總是猶豫不決的,反複來回地在心裏思考,計劃,但就是不敢去實踐一下。這樣來回地猶豫著不僅會錯過成功的機會,更讓自己的內心陷入不安和煩惱的境地。這就說明,這個人沒有放下負麵的情緒,心裏總是裝著恐懼和驚慌,以這樣的心去做事,定然不能成功。
真正內心從容安適的人,他們在做起事情來總能得心應手,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和明確的目標,最主要的是,他們內心的煩惱少,而把自己的心更多地關注在利益群生的方麵。以這種心來做事,不僅能夠減少外部的障礙,也能夠以輕鬆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勇猛前進。心內的輕鬆,可以讓我們前行得更快,也使我們能夠以一種更飽滿、更自信的姿態麵對命運中出現的坎坷。
那麼,佛教是如何教給人們處理日常事務的呢?一誠法師在《漫談佛教的發展與學佛修行》一文中寫道:“佛教告訴你該止即止,該行則積極地去行,告訴你要放下你內心的失望和悲傷,積極地去做你要做的事,而不是什麼都不作,它始終教導人們用一種積極的、明朗的、從容的心態去對待事物。”
可見,佛教並不是要人們消極、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對事情保持不聞不問的態度,而是讓我們學會放下內心的恐懼和疑慮,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處理事情。佛教給我們提供的是一種心靈體操,可以讓我們以明朗從容的心態麵對一切挑戰,而這尤其是為現代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放鬆身心靈,清淨自心,放下任何思想包袱以達到一種自由任運、沒有心理壓力、毫無阻礙和束縛的精神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事,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所謂出世的說法是對佛教沒有深入的了解,佛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教的根本。佛法是心法,不作惡,行善,始終要人們放下的是內心的消極的執著,以完成人生的升華。”一誠法師就大家對佛教抱有的出世論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老法師認為佛法是一種心靈學問,而人們的心靈始終是要放在現實生活之中的。因此,佛法是一種調心的法門,佛法也不是超然於世外的,而是一種指導人們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調整自己的心態的方法。
佛教的根本是勸善止惡,淨化心靈,而最終目的無非是實現自利利他,實現社會的和諧以及人們生活的美好,提高生命質量。一誠法師也希望每個人都能了解佛法,明白自己的命運由自己掌握,隻有多積善緣,才能有更多的福報,以改變外境對自己不利的因素。
在2003年9月,一誠法師擔任中國佛學院所在地北京法源寺的方丈,一誠法師指出,在現代社會,佛教界應該大力弘揚佛教的優良傳統,愛國愛教,自利利他,不僅要加強中國佛教自身的建設,培養更多愛國愛教、德才兼備的僧尼隊伍,加強佛教道風建設,而且還要開展同港澳台佛教界以及海外僑胞等華人佛教界的聯誼工作,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弘法利生做出貢獻,為促進祖國統一而做出努力。一誠法師以他的實際行動向世界宣告了新一代佛教界人士對於國家的愛、對於眾生的感念之情!
傳印:淨念一心法印長傳
傳印法師,俗姓呂,字月川,名毓岱,於1927年1月30日出生在遼寧莊河,1954年在江西雲居山出家,1955年受戒,依止虛雲法師,授溈仰宗法係第九代傳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廬山東林寺方丈。
法師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母親和姐姐都於1960年出家修學,幼年時因為家庭教育,而信仰佛教,在1947年皈依於本縣普化寺的崇仁法師,追隨其研習佛學,並剃度出家。 1954年來到江西省永修縣雲居山真如寺,並於次年冬季依虛雲法師受具足戒。1956年起親侍虛老左右,並賜法名宣傳,是為溈仰宗第九世傳人。
1960年9月,法師入中國佛學院,於1965年9月本科畢業,之後又回到江西雲居山真如寺,擔任典座並兼任副寺。1978年秋,應邀前往浙江天台國清寺任職,1979年12月,又調往北京中國佛教協會。1981年春,法師前往日本京都淨土寺佛教大學進修,於1983年12月回國。此後在中國佛學院擔任教務長,1994年8月,擔任江西廬山東林寺主持。1999年2月,擔任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2010年2月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並於10月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
傳印法師為當代禪宗、淨土宗的一代高僧。他學識淵博,著作等身,同時也是中國佛學院最早的本科生之一和中國佛教界第一批赴日留學人員,大師的主要著作有《印度學講義》、《淨土宗教程》、《中國佛教與日本淨土宗》等。多年來傳印法師不僅精心管理著佛教事務,而且還十分關心佛教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問題。
傳印長老在為《慧思大師文集》所作的序言裏如是說道:“這是一個物質的豐盛年代,卻是一個精神的末法時代。物質與精神嚴重失調,影響社會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最重要的是影響人們自身內心的和諧。”
可見,即便擁有再多的物質財富,假如不能實現內心的平和、寧靜、喜悅,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是幸福的,我們的人生也必將是枯燥無味的。當物質生產與精神需求嚴重失調時,人們的內心就必定不會平靜,而內心的煩悶、暴躁、抑鬱等等負麵情緒絕對會引發各種社會問題。因此,佛教淨化人們心靈的作用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至於要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弘法利生事業,傳印法師認為,出家人也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利用現代社會的高科技手段來弘法利生,佛教教育不能對這些新事物坐視不理,而是要跟上時代,積極利用諸如網絡空間、遠程授課等新事物的積極作用,來普及人間佛教建設。
在普及人間佛教建設的過程中就免不了講經說法的工作,而這項工作卻又是最為繁重的。傳印法師認為,講經說法盡管任務艱巨,工作繁重,但是卻對佛教的發展,特別是佛教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新的生命力以便能使更多人沐浴在佛法智慧中起著重要的意義。
傳印法師說,佛教經典就如同大慈大悲大智之水,以這些水來澆灌有情眾生,可以使世間有情成就諸佛菩薩一般的智慧果實,而這也正是佛陀建立佛教時的初衷,可以這樣說,講經說法的一大意義就是可以幫助眾生獲得智慧,得到解脫,成就無上善果,不論是出家法師,還是在家的善知識,假如能夠如法地向人傳授佛教經典,啟人智慧,發人深省,那麼他的功德福利便是不可思議的。假如大家都能有這個發願,或者盡自己的力量向人講解經典,或者盡可能地多向善知識學習經典中的智慧,這無疑是在給自己增加福慧。
講經說法,雖然很是辛勞,但這也是佛門弟子不斷踐行四弘誓願的主要途徑,佛弟子的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如何度?自然是要依靠佛教經典中所宣講的佛法了。佛法就如同那度人的船,而講經說法的佛弟子便是這掌舵的人。你肩上擔負的可是世間有情眾生是否能夠得到解脫,出離生死輪回,因此,各位佛弟子也該明白自己所擔負的如來事業有多麼重要。
那麼,無邊的煩惱如何斷除呢?自然還是要用經典中的佛法來對治。佛弟子跟隨法師學習,尚且不能做到精通每一部經典,更何況是普通的眾生呢?因此,佛弟子不僅要努力學習佛教典籍,去實踐、去覺悟,而且還要教給別人如何實踐,引導大家共同開悟。如此,大家的煩惱才可斷除,內心的煩惱漸漸少了,內心世界便多了一分清明,這世間便也多了一些平和。
再有,那無量的法門如何才能學通學透學徹,自然是在講經說法的過程中來不斷深化自己對佛教經典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佛弟子在給其他眾生講經說法時,其實也是在考察自己平時是否認真地、深刻地學習、領會了佛教經典。每次講經說法,其實都是對以往所學法門的深化,看起來,佛弟子講經說法是在幫助他人,利益他人,其實這個過程也是在幫助他自己啊!
佛道如何能夠成就,這個問題可就不光是和佛弟子一個人有關了。隻有世間的眾生都被度脫,佛弟子的使命也才能算是完成,他的佛道才能成就。須知道,你與眾生體性無二,眾生能夠出離苦海、跳出輪回,你才能夠出離苦海、跳出輪回。大乘佛法講求的是自覺覺他、自他兩利、普度眾生,隻有眾生悉數度脫,你的佛道才算真正成就。
講經說法,也是佛弟子報恩濟苦的體現。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就有四重恩要報:國家恩、父母師長恩,一切眾生恩和佛法僧三寶恩。此外,還有三途苦需要佛弟子濟度,這三惡道分別是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而報恩救苦的最好手段就是講經說法。為什麼呢?世間一切珍寶,都不會長久存留,你用多麼珍貴的寶貝去供養眾生,報答眾生恩情,都太膚淺。可惟有這佛法智慧卻是世間稀有難得、最為殊勝的,你講經說法啟迪眾生的智慧,引領他們體悟心性,證得無上善果,試問在這世間還有什麼能夠比得上講經說法所帶給眾生的幸福和喜悅啊?
此外,講經說法還有利於淨化人們心靈,提升大眾的人格境界和思想情操。對於那些整日沉迷於聲色歌舞和名利地位中的人們來說,不啻為一支清醒劑,喚醒他們久已沉睡的良知,以及沉迷於輪回而不自知的迷夢。佛弟子講經說法,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警醒世人,美化人倫,提升整體的道德素養,從而實現誠信互助、奉行眾善的社會和諧風氣。
傳印法師在弘法工作中還談到佛教教育在現代社會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這一問題。傳印長老認為,“從中國佛教的曆史經驗看,佛教自身建設的好壞是決定佛教興衰存亡的根本內因。能否抓住機遇、麵對挑戰,歸結於佛教自身建設的開展與深化。”
我們知道,佛教是知行並重、悲智雙運的自覺教育。佛教教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探求智慧,從智慧中升華自我,不斷改善自己的人生,進而創造人類文明。佛教自身的建設,其實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因此,佛教界應該在加強自己文化建設、理論建設的同時,不斷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而傳印法師所說的“佛教自身建設如何開展並深化”,應當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積極投身到建設社會、服務大眾的事業之中。其實佛教目前所做的也正是這樣。每次發生了自然災害,總會有佛教界人士發起倡議,積極地為災區災民捐款捐物,並提供心理上的慰藉。佛教信眾依靠內心的自省、自覺來探索人生的意義、思考人生道理,並且還把這種智慧和人生道理傳授給他人,從而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這就是一種認識層麵上的深化。
內心的反省、自覺,以及對苦惱生命的棄絕、對清淨自由的渴望,這是佛教信仰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的基礎。而現代社會中,佛教徒應本著佛教慈悲利生的精神,透過教育、文化、慈善、民俗活動等渠道,引導社會文化的思潮朝著正向發展,並從自身做起,扶正社會風氣,為締造和諧幸福的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傳印法師普勸佛弟子,要遠離惡行之過失,遠離煩惱之汙染。在現代社會中努力踐行慈悲、利生、度眾的佛陀事業,淨念一心,為社會的和諧發展、為道德風氣的提升而不遺餘力,奉獻終生。
濟群:溈仰傳人學修並重
濟群法師,1962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安縣的一個具有濃厚佛教氣息的家庭,有一個時期,法師曾經在寧德支提寺、閩侯雪峰寺體驗過出家僧人的寺院生活,1979年在法鼓山湧泉寺的普雨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1981年在北京廣濟寺受具足戒。
1984年,濟群法師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後又到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參學任教,多年以來一直奮戰在教書育人、培育佛教界人才的事業之中。作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濟群法師學修並重,,長期從事唯識、戒律的研究及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