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見過了金剛力士的威武和猙獰之後,下麵應該見到的便是笑容滿麵的彌勒佛了。這似乎也在告訴著人們,若沒有經曆過恐懼和焦慮,哪裏能在平靜中獲得安穩與欣喜?在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總是身在靜處,反而會忽略了生命的平靜;而隻有經曆了雨打風吹之後,才會把原本不那麼珍惜的平靜視作難得。
從前不覺珍惜的事物有很多,比如小小的成功,不起眼的禮物,平淡而毫無樂趣可言的工作,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可一旦你經曆過各種坎坷,才能學會珍惜平常。
也罷,人生在世本就不可能真的平靜,我們能做到的,也隻是用笑迎接著世間苦痛,用一顆平常心麵對無常的世界。
人有得意日,必有失意時。人生最大的苦痛也許並不在於一生都一無所有,而在於得到之後的失去、擁有之後的孤寂。若是一直冷清,一直孤寂,一直潦倒,倒也不會覺得怎樣痛苦,可人最怕的還不就是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不會久長嗎?正是因為對“無常”的恐懼,人們總想牢牢地抓緊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有愛情的便渴望此生再不分離,可一旦自己厭倦了這種感情,卻又巴不得對方能早早消失掉才好;有權力的都妄圖讓自己的權勢再大些,地位再高些,可一旦遭遇身體上的重大疾病,便希望用全部的財富和權勢去換來一個再活幾年的機會。
短暫的得到與長久的失去相比,到底哪個更讓人痛心,恐怕天下人雖然答案不一,可到底沒有人喜歡品嚐求而不得、得而永失的滋味吧。人啊,就是一個矛盾體。明明知道一切不長久,還偏偏要什麼都挽留。當然,為了感情挽留一下,表白一下,這並無可厚非。可一旦對什麼都執著起來,那便是真正地把自己裹進了痛苦的旋流之中,再也不能逃離。
但遺憾的是,人生就是這麼變化無常。不管你願不願意,有得到就會有失去,所以,真正能用笑容麵對世間苦痛,看淡世間禍福的人,若不是真的有一顆禪心在,那便是徹底的麻木,用麻木替代了對欲望的追求,然後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可一旦他們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之前苦求不到的東西都在一夜之間聚攏到他們手中,他們便會喜笑顏開,表現得不那麼淡定了。而且他們還會渴求得更多,結果就是給自己的身心又套上了欲望的枷鎖。
可見,無欲無求不一定是大徹大悟,也可能是一種消極麻木。當然了,欲求過多也不好,心中有求,便生掛礙。可人生在世總需要物質資源,不然就無法生活下去。所以,欲求適當才最好,這也是一種“中道”。修行者不是不需要物質生活,而是不會讓自己靈明的心被物欲吞噬。如果哪個人說自己什麼物質欲求都不需要了,這也是一種妄語——人又不是木雕泥塑的造像,自然需要吃穿,無欲無求也不過是理想中的狀態。可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環境,想要過著怎樣的生活,我們的心靈都不要被物欲吞沒——這確實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警醒的事情。隻有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執著、自己所執著的事物都在瞬息變化中,我們自然不會被欲望所左右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是最自由的!
一旦你真的放鬆下來,沉靜下來,你可能都不相信,像眼前這樣什麼事情都不做的狀態也是一種修行。或許你還在訝異著,“難道改變心靈的狀態就是一種修行嗎”當然,不然你覺得修行應該是怎樣呢?像出家老僧一般盤腿打坐,積年累月?可惜,如果僅僅是枯坐,那麼這對於心靈的解脫了無益處。修行,修心,不過是為著轉當下一念,改變心靈的寬度,生命的寬度也會隨之增加。
“有德即是福,無嗔即無禍,心寬壽自延,量大智自裕。”這是聖嚴法師所總結出的人生大智慧,可若是真的踐行起來,我想,這條修行之路一定比遊覽寺院的路要難行得多。
修行難為,可到底也要去做。每日我們都口談幸福,追逐快樂,但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如何獲得快樂,卻怕是很少有人去思索了。有人把快樂定義為自我個性的放逐,在釋放自我中得到快感,全然不在意別人的感受如何;有人把快樂視為事業的成功、生活的富足,所以一旦事業上出現波折、生活上凸現困窘,馬上就頹唐不已,似乎全天下就他一個人最最痛苦。
因此,快樂的人生,真的應該有些胸懷去包容萬物,看得淡、放得下,聽著平常,可卻不是人人生來就能做到的。這個過程艱辛而痛苦,但卻能讓我們的人生真正幸福起來。正如這拜山之路,一步步走來何其辛苦、疲憊,可真正走進了山門,一顆久懸著的心倒能坦然放下,之前再怎麼艱辛的道路也不覺得苦了。
正所謂“苦才是人生”,當我們認識到了世間之苦,才會想到如何讓人生不苦。在苦中改變自己,讓自己快樂起來,才是我們真正要思考的問題,也是人生修行課程中比較重要的那一堂。對於心寬之人來說,眼前的苦,經曆過的苦,他不會覺得苦,他會把所有的苦看做是通往自心解脫的橋梁,甚至還會感恩自己所經曆、所承受過的痛苦與苦難。
心寬之人,他也必定能放下一切自我執著,不在心靈上自我設限,用包容之心待人待物,不僅要包容傷害我們的人,也要包容我們並不滿意的處境,不抱怨,不嗔恨,將人生經營得灑脫又快樂。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麼你也不會再為生活中的各種風波而傷神了,當你真的坦然麵對生命中的變數,這時候的你也是真正自由、真正強大的。
一切隨緣
進得彌勒殿,我們往往先是被那尊敞著衣襟、露著大肚子、咧著嘴哈哈大笑的彌勒佛像給吸引住。不知道他肚子裏裝了多少快樂的事,竟然在看盡千百年人世滄桑之後依然能笑得如此開懷。
看來,也隻有在閱盡人世浮沉,品察百味人生之後,我們才往往能不再那麼鑽牛角尖,也不再那麼憤世嫉俗,反而會用一顆超脫而平和的心去看世間種種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是悲是喜,無非都是人生過往的痕跡而已,不要說有些痕跡永遠抹不去,那是因為你的心頭過於執迷,而不是這些痕跡有多麼強大的生命力。你可以選擇記住喜悅的事,自然也可以選擇記住悲傷的事。但你按動記憶的按鈕,做出選擇之前,就應該明了,隻有你才可以操控自己的感受,盡管這種操控能力需要時間培養。我想,彌勒佛一定早早地就了悟到剛才我們說的這個道理,所以他才能笑得如此悠然,再多的事情在他看來終究不過是有聚有散的雲煙。
根據佛教傳說,這位大肚翩翩、笑容可掬的彌勒佛也稱為慈氏菩薩,他的名字叫阿逸多,被授記為未來佛。他本來是一位婆羅門貴族青年,在修成正果後居於兜率天內院,在未來世時,慈氏菩薩將普度眾生。
寺院裏所供奉的那尊彌勒佛像,普遍被認為是五代時期“布袋和尚”的形象。這位滿麵笑容的大肚比丘雖然來曆不詳,但卻留給後人許多故事。他整日價樂樂顛顛,背著一個布口袋,說些世人所認為的“瘋話”,似乎世間所有的幸或不幸都與他沒有關係。無疑地,他是出塵世外的,但又是心念眾生的。他既隨機教化,顯示禪機,但又不同於人們印象中那些刻板頑固、不近人情的修行者。